楊建彬
【摘要】 目的 探討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靜脈復合麻醉在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104例接受無痛人工流產術的患者, 根據(jù)入院時間先后分為對照組(給予丙泊酚麻醉)和觀察組(給予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靜脈復合麻醉), 各52例。對比兩組患者鎮(zhèn)痛效果及兩組患者丙泊酚用量、術中出血量、意識消失時間、術后清醒時間等麻醉指標。結果 觀察組患者麻醉效果優(yōu)良率(100.0%)高于對照組(90.4%),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5.25, P<0.05)。觀察組患者丙泊酚用量少于對照組, 意識消失時間、術后清醒時間短于對照組 (P<0.05)。結論 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靜脈復合麻醉在人工流產術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 患者丙泊酚用量更低且意識消失時間、術后清醒時間更快,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丙泊酚;芬太尼;靜脈復合麻醉;手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098
丙泊酚是當前我國臨床手術麻醉過程中較為常用的一種短效靜脈麻醉藥物類型, 具有術后蘇醒速度快、無藥物蓄積作用等諸多優(yōu)點。有關研究證實[1], 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靜脈復合麻醉在手術中的應用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將以此為據(jù)并以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為研究對象, 探討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靜脈復合麻醉在手術中的應用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抽選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無痛人工流產術的患者104例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入院時間先后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2例。觀察組患者中年齡最小16歲, 最大40歲, 平均年齡(22.5±5.9)歲, 體重45~75 kg, 平均體重(60.2±6.5)kg, 患者停經時間38~72 d, 平均停經時間(49.2±7.7)d;對照組患者中年齡最小17歲, 最大40歲, 平均年齡(22.4±5.9)歲, 體重45~77 kg, 平均體重(60.5±6.6)kg, 患者停經時間38~70 d, 平均停經時間(48.8±7.3)d。兩組患者術前均給予常規(guī)婦科檢查以及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心電圖等檢查, 確?;颊呱鲜鲋笜藷o異常并無陰道感染、藥物過敏等現(xiàn)象后確定手術時間。本次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事前告知患者手術方式以及麻醉方式, 經過患者同意后簽訂責任書。兩組患者年齡、體重、停經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給予禁食禁水8 h, 將患者推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指導其成截石位同時為其建立靜脈通路, 為其輸注林格氏液以保證通路通暢, 輸注速度為6~7 ml/(kg·min)。兩組患者均給予面罩吸氧并連接無創(chuàng)生命體征監(jiān)測儀, 對患者平均動脈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指標進行持續(xù)性監(jiān)測以確保其無異常。對照組患者此時給予1.0~1.5 mg/kg的丙泊酚靜脈輸注, 而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患者基礎上添加0.1 μg/kg的芬太尼靜脈輸注, 事前準備好的1.0~1.5 mg/kg的丙泊酚于60~90 s內迅速輸注完畢后觀察患者神情變化, 確?;颊呱裰鞠Ш罅⒓撮_始手術。麻醉人員應持續(xù)關注患者術中麻醉程度變化情況, 一旦觀察到患者麻醉程度變淺就立即追加丙泊酚0.5 mg/kg靜脈輸注。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2] ①評估兩組患者麻醉效果差異:優(yōu)秀:患者術中神態(tài)平穩(wěn)且無肢體活動, 詢問患者表示無疼痛感;良好:患者術中神態(tài)緊張且存在肢體活動, 但不影響術者手術操作, 詢問患者表示存在輕微疼痛、牽拉感;較差:患者術后神態(tài)極度緊張且肢體活動夸張, 存在明顯疼痛感且存在大聲呻吟現(xiàn)象, 直接影響手術順利程度。優(yōu)良率=
(優(yōu)秀+良好)/總例數(shù)×100%。②統(tǒng)計兩組患者丙泊酚用量、術中出血量、意識消失時間、術后清醒時間等麻醉指標。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麻醉效果 觀察組患者麻醉效果優(yōu)良率(100.0%)高于對照組(90.4%),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5.25, P<0.05)。見表1。
2. 2 麻醉指標 觀察組患者丙泊酚用量少于對照組, 意識消失時間、術后清醒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兩組術中出血量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研究顯示[3], 丙泊酚作為一種高脂溶性短效靜脈全身麻醉類藥物, 其在人體中的半衰期一般≤3 min, 因此其藥效發(fā)揮極快, 具有麻醉誘導速度較快、患者術后蘇醒時間較短、患者體內無藥效蓄積、能夠隨人體代謝直接排除等多項優(yōu)點。毋庸置疑的說, 丙泊酚在當前臨床手術中的廣泛應用至今難以替代[4]。然而在無痛人工流產術的手術實施過程中, 單純的丙泊酚靜脈麻醉無法有效的滿足患者鎮(zhèn)痛需求, 其在子宮松弛效果上也不盡如人意, 術者手術過程中還需要另外擴張宮頸, 患者手術時間增加且面臨的手術風險也由此上升。同時大劑量的丙泊酚短時間內應用還會對患者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形成抑制作用, 對患者手術及其生命安全均造成嚴重威脅[5]。
本次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靜脈復合麻醉, 芬太尼是一種純阿片受體激動劑, 其能通過與人體內的μ1受體結合而發(fā)揮較強的鎮(zhèn)靜以及鎮(zhèn)痛效果。芬太尼能夠直接作用于患者皮層以下組織而有效抑制患者體內的各項應激反應, 具有穩(wěn)定患者心血管功能、鎮(zhèn)痛效果迅速等多項優(yōu)點。但芬太尼同樣具有作用時間較短的缺點, 因此將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應用于人工流產術患者的手術進程中, 能降低丙泊酚用藥劑量的同時提升患者麻醉效果優(yōu)良程度。最終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麻醉效果優(yōu)良率及丙泊酚用量、意識消失時間、術后清醒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總之, 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靜脈復合麻醉在人工流產術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 患者丙泊酚用量更低且意識消失時間、術后清醒時間更快,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毛仁德.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靜脈復合麻醉用于手術的效果觀察.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3, 7(24):99-100.
[2] 陽婷婷, 唐軼洋, 張興安.瑞芬太尼與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用于神經外科手術的系統(tǒng)評價.循證醫(yī)學, 2014, 14(2):109-115.
[3] 杜建陽.丙泊酚聯(lián)合芬太尼靜脈復合麻醉用于手術中的療效觀察.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1, 5(17):50-51.
[4] 暴桂萍. 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用于宮腔鏡手術麻醉的效果評價. 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 2013, 25(5):577-578.
[5] 封曉明, 王煥榮.丙泊酚聯(lián)合瑞芬太尼靜脈麻醉用于小兒手術的效果分析.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 2015, 2(22):4533-4536.
[收稿日期: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