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有人說:計算是數學的基石。不過我更認為計算象一個人體的脊柱。把數學看成一個人,人的脊柱一但出現問題,整個人體就無法支撐起來,數學中的計算也一樣,一個學生學習數學,如果他連計算都過不了關,那他的數學學習老師們都很清楚。所以教書幾十年來經歷過了九義教材﹑課改教材,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數學教學的根基是什么?最終的目的是什么?特別是近幾年經歷了課改教材,感覺到學生的數學成績明顯下降,兩級分化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到底問題出在那里呢?經過無數次的反思,無數次的分析,我覺得還是學生的計算不過關,計算能力也大大的下降了。究竟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計算教學的重要性.
計算是數學的根基,計算是數學的脊柱,數學不管怎,最終的落足點都是要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解決一個問題,最終還是離不開計算,如四則運算,學生肯定要計算,統(tǒng)計到最后還是要計算,幾何問題中的數角、長方形、正方形、長方體、正方體、園柱這些圖形,最終不管是平面圖形,還是立體圖形,在學生認識后還是要計算其面積.表面積.體積等等.總之數學學習的整個階段,都是計算的階段。因此我們不能忽視數學教學中的計算,更不能放松計算教學,不然的話,我們的數學教學將是失敗的教學。
二、提高學生教學教學的措施與方法。
1.重視數學運算的意義、法測。
每次教學計算的意義法測時,我都要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充分理解數學運算的意義,運算的法測。如教學加法的意義時,我首先是通過情景圖讓學生初步感知加法的意義,然后老師再用肢體語言示范,讓學生跟著做,再讓學生通過動手擺學具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其次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用語言表達加法的意義。學生們理解得很好,有的學生說;我有2支鉛筆,媽媽又給我買了3支鉛筆,和起來是幾支鉛筆?2+3=5支?還有的說;有先吃了1個糖,又吃了1個糖,和起來吃了2個糖,1+1=2個?還有學生說;我做了2道口算,還剩3道口算,一共有5道口算2+3=5道?最后讓學生做一些變式練習?進一步鞏固加法的意義。
2.聽算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途徑。
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老師們采用了很多種方法,如口算卡片、聽算、筆算等,不過我認為聽算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來說,聽算顯得尤為重要。有位印度詩人曾經寫道:“把一個行動播種下去,收獲到的將是一個習慣;把一個習慣播種下去,收獲到的將是一個性格;把一個性格播種下去,收獲到的將是一個命運?!币驗閯側雽W的學生行為習慣還是很差的又特別是聽課能力,動手能力,老師稍不注意,一節(jié)課很難調控。因此我在教學了加法后,我通常用聽算來進行課前調控,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是這樣操作的:每次進教室,我說準備聽算,學生很快都忙著準備本子、筆等待老師念題,幾次以后學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習慣。這樣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更訓練了學生聽課習慣,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而不為呢。當然聽算時間每次不能太長,每次3-5分鐘,聽算內容也要有針對性,每次要有一個重點,其次是要及時訂正,讓學生驗體到成功喜悅。
3.計算時要注意層層遞進,逐步提高。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我們不能急于求成。(1)學生要把單一的一種運算過關,達到孰能生巧的程度。(2)把幾種計算綜合起來,進練行對比習。(3)把學生練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及時收集起來,和學生一起來分析、對比,找出錯誤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從而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
4.結合教學把計算融于解決問題的教學中,計算本身來說是比較枯燥的。
如果每天練習同樣的題目學生肯定又會生厭.因此我常常是把計算融于解決問題中,對于學生難于理解的問題,我常常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自己編題自己解決。如在2年級上冊的,《比多比少》的教學以后,我覺得許多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特別是學困生。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這部份知識,我就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每天編了3-5道解決問題.并解決出來.然后讓編得好的學生來展示,學生的熱情可高了,很多學生不只編3-5道.他們可以編很多道,涉及到生活中的各個層面,有學習用具.生活用具.吃的.穿的.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上游的等.久而久之.學困生也學著優(yōu)等生的樣子,逐漸編1-2道.老師也及時指導,他們也漸漸嘗到了學習甜頭,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認識到了學習數學的學習目的.體驗到數學的真正價值,學生的學計算能力也大大的高了。
5.適時教給學生一些計算的技巧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重要手段。
當然計算也不是純粹枯燥無味的,在學生進行計算的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對計算進行分析.比較找出算法的最優(yōu)化.如在低段.我會把整湊的方法經常的融于學生的聽算中,學生經過一些練習后.他們一觀察,就知道整湊的規(guī)侓如:45+55.27+73.84+16.19+81.22+78等等,我并不給他們說是湊整;但一練他們都驚奇地發(fā)現,全都等于一百,然后我就問他們有什么規(guī)侓嗎?學生就迫不接待的說出來了。等后到了加減法的簡便算法中學生一看,大多數學生就知道是怎么做的了,簡直是水道渠成,根本不用費多大的功夫了。在高段我又把25×4、50×2、125×8、1.25×8、12.5×0.8、0.25×4等題融于他們的聽算中,同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說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時時總結歸納,讓學生掌握計算的技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傊嬎闶菙祵W脊柱,我們一定要把好計算關,從而成為一個成功的數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