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逢
(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 017209)
并聯(lián)除氧器運行節(jié)能分析與技術改造
白逢
(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 017209)
為了解決除氧器運行中補水量大,加熱蒸汽消耗量大,生產成本高及并聯(lián)除氧器在停運檢修時水箱內存水排放浪費的問題,進行了技術改進工作,并提出了利用連通器的工作原理,在除氧器停運前減少待修除氧器水箱內存水的方法,有效降低了除氧器運行成本,避免了系統(tǒng)停運時大量積水外排,減少了工質浪費,降低了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壓力,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達到節(jié)能減排、降本增效的目的。
除氧器;并聯(lián);連通器;節(jié)能
某電廠機組容量為3×440 t/h+2×100 MW,采用2×100 MW空冷凝汽式汽輪發(fā)電機組,配套3× 440 t/h高溫高壓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1、#2機組分別于2007年9月和2008年1月建成投產,其主要任務是向煤制油化工區(qū)輸送合格的除鹽水、電能和蒸汽,供其生產需要。發(fā)電負荷隨化工區(qū)用電負荷的變化而變化,自發(fā)自用。
該電廠的主要任務是向化工區(qū)提供穩(wěn)定的高壓蒸汽。產汽鍋爐發(fā)生故障時供汽壓力會產生波動,影響化工區(qū)生產。為了提高供汽壓力的穩(wěn)定性,電廠所有系統(tǒng)均設置成母管制形式,其中給水除氧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給水除氧工藝流程
除氧器為YY490型無頭高壓除氧器,其工作壓力為0.588 MPa,工作溫度為158℃,水箱的有效容積為100 m3,3臺除氧器為并聯(lián)運行。該系統(tǒng)在目前的大型單元制機組里很難見到,但在各化工廠的自備熱電站和熱電聯(lián)產及城市供熱機組中較為普遍。
機組自投產以來,每年都要進行1次公用系統(tǒng)檢修工作,檢修期間所有系統(tǒng)全部停運,將系統(tǒng)內存水全部排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以往的方法是停止給水泵運行,停止除氧器汽側及水側運行,最后將系統(tǒng)內存水排至污水處理廠。單就給水除氧系統(tǒng)而言,在這一過程中就要排放近300 t存水,在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也在污水處理這一環(huán)節(jié)增加了生產成本,這與國家提倡的節(jié)能減排和公司提倡的降本增效背道而馳。
另外,在正常生產過程中,該電廠擔負著向化工區(qū)輸送高溫蒸汽的任務,供汽量大約500 t/h。在除氧器內將除鹽水從20℃加熱至158℃需耗費大量蒸汽,既耗費大量能源也不利于除氧器的安全、經濟運行。
針對上述問題,工藝技術人員詳細計算了并聯(lián)除氧器正常運行及停運操作等環(huán)節(jié)的能源損耗,并提出了節(jié)能方案。該方案實施后,既減少了能源浪費,也降低了生產成本,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3.1 除氧器運行中的熱源消耗
由于外供蒸汽量達500 t/h左右,所以除氧器在運行中的除鹽水補水量也是500 t/h左右。除氧器的加熱汽源的壓力為0.600 MPa,溫度為276.32℃。除鹽水的年平均溫度為20℃,那么將500 t 20℃的除鹽水加熱成壓力為0.588 MPa、溫度為158℃的除鹽水,由熱力學第一定律[1]及比熱容公式[2]可知其每小時能耗為
式中:c為水的比熱容,c=4.2×103J/(kg·K);m為工質質量,m=500×103kg;Δt為溫度變化量。
經查,0.588 MPa對應的飽和蒸汽溫度為158.08℃,因此在該過程中可不考慮汽化潛熱的計算。由焓熵圖查得壓力為0.6 MPa、溫度為276.32℃蒸汽的比焓值為3011.5288 kJ/kg。
由熱交換定律可知此過程中消耗的蒸汽量為
該壓力等級蒸汽的自用價格以60元/t計算,則系統(tǒng)滿負荷運行時,3臺除氧器每小時消耗的熱源成本為
3.2 公用系統(tǒng)檢修時除氧器存水排放的損耗
3.2.1 除鹽水的制備成本
除氧器所用除鹽水是化學車間由生水制備而來,根據公司核算,除鹽水的制備成本為9元/t,3臺除氧器內300 t除鹽水的制備成本為2700元。
3.2.2 除鹽水的供水成本
化學車間的除鹽水經除鹽水供水泵送至主廠房除鹽水緩沖水箱,再由高壓除鹽水泵送至除氧器,其中除鹽水供水泵的功率為55 kW,流量為240 t/h;高壓除鹽水泵的功率為160 kW,流量為250 t/h。以供300 t除鹽水計算,由焦耳定律及電功率定義可知
式中:W為除鹽水供水泵消耗的總功;P為除鹽水供水泵消耗的功率;t為除鹽水供水泵消耗運行的時間,t=300÷240=1.25(h)。
則除鹽水供水泵的能耗為
自用電以0.3元/(kW·h)計算,則電費為68.75×0.3=20.625(元)。高壓除鹽水泵的能耗為
自用電以0.3元/(kW·h)計算,則電費為192×0.3=57.6(元)。
3.2.3 除鹽水在除氧器內的加熱成本
將300t 20℃的除鹽水在除氧器內加熱成壓力為0.588MPa、溫度為158℃的除氧水,每小時能耗為
在該過程中也可不考慮汽化潛熱的計算,消耗的蒸汽量為
該壓力等級蒸汽的自用價格以60元/t計算,則成本為
3.2.4 排污泵的能耗
除氧器的排水由排污井的排污泵排至污水處理廠,排污泵的功率為30 kW,流量為50 t/h,則排污泵排除300 t除鹽水的能耗為
自用電以0.3元/(kW·h)計算,則電費為180×0.3=54(元)。
3.2.5 污水處理成本
排污泵將除氧器及管道內存水排至污水處理廠后,經過處理后的水送至化學車間作為新鮮水使用,達到循環(huán)利用的目的。污水處理廠處理1 t污水的成本為55元/t,處理300 t污水的成本為55×300=16500(元)。
即公用系統(tǒng)檢修過程中,給水除氧這一系統(tǒng)排放存水的總成本為
4.1 提高除氧器補水溫度的技術改造
為節(jié)約生產成本,可以提高除氧器補水的溫度。工藝技術人員通過技術改進,將高壓除鹽水泵出口的除鹽水供水管道引至化工區(qū)某換熱器水側,并設置旁路。技術改進后的給水除氧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如圖2所示,機組正常運行過程中,開啟供化工區(qū)換熱器水側進水閥門t23、出水閥門t22,關閉其旁路閥門t24,除鹽水溫度可由20℃提高至80℃,這樣可大大節(jié)約生產成本。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及比熱容公式可知,技術改進后除氧器運行中每小時的熱源消耗為
圖2 技改后的給水除氧工藝流程
在該過程中也可不考慮汽化潛熱的計算。在此過程中消耗的高溫輔汽量為
與技術改進前相比,每小時節(jié)約了41.84 t蒸汽,節(jié)省了2510.4元生產成本。
4.2 并聯(lián)除氧器停運操作的節(jié)能分析
4.2.1 除氧器并聯(lián)運行原理
幾個底部互相連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連通器內各容器的液面總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這就是連通器的工作原理[3]。該原理的實質是當連通器內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內液體對連通器底部正中部位的壓強相等。
并聯(lián)運行的除氧器,其汽側通過汽平衡母管連通,水側通過低溫低壓給水母管連通,因此,圖1所示的3臺除氧器屬連通器。并聯(lián)運行的除氧器在正常運行中,各除氧器汽側壓力相同,主要是通過汽平衡母管來實現,各除氧器液面面積相等,各除氧器液位高度相同,即
由連通器工作原理及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可知
式中:p1為#1除氧器汽側壓強;p2為#2除氧器汽側壓強;p3為#3除氧器汽側壓強;h1為#1除氧器液位高度;h2為#2除氧器液位高度;h3為#3除氧器液位高度;ρ為水的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
所以正常運行中,各除氧器之間不存在液體流動現象。
反之,在除氧器解列前,可以應用連通器的工作原理,改變待解列除氧器內的工作壓力,讓待解列除氧器與運行除氧器之間發(fā)生液體流動,降低待解列除氧器的液位高度,達到減少除氧器內存水量的目的。
4.2.2 操作方法
以停運#1除氧器運行為例,通過以下操作,降低#1除氧器的液位高度h1。首先,關閉#1除氧器至汽平衡母管電動門t4,使#1除氧器汽側與#2,#3除氧器汽側解除連通,然后緩慢增加#1除氧器進汽電動閥t3開度,增加#1除氧器的進汽量,使#1除氧器汽側壓力p1升高,即p1>p2=p3;則(p1+ρgh1)>(p2+ρgh2)=(p3+ρgh3)。
因各除氧器水側通過低溫低壓給水母管連通,所以#1除氧器內的液體就會向#2,#3除氧器流動,或#1除氧器的出水量大于#2,#3除氧器的出水量??傊?除氧器的液位高度h1開始下降,與此同時,緩慢減?。?除氧器除鹽水進水電動閥t2開度,減?。?除氧器的進水量直至進水量為0。當#1除氧器的液位高度降至最低可見液位時,關閉#1除氧器至低溫低壓給水母管電動閥t5,解列#1除氧器水側。最后,迅速關閉#1除氧器進汽電動閥t3,開啟#1除氧器泄壓閥t1,#1除氧器泄壓冷卻。
公用系統(tǒng)檢修時,可以用同樣的方法解列#2除氧器。當#3除氧器單獨運行時,保持低水位,保證其存水量夠鍋爐冷卻用水即可。這樣可以在給水除氧系統(tǒng)停運后,保證除氧器內基本無存水。
這一操作過程,也可以用以下不同的方法,以實現待解列除氧器汽側壓力高于運行除氧器汽側壓力的目的。增加待解列除氧器加熱汽源的進汽量,使待解列除氧器內壓力升高;減少待解列除氧器低溫水的進水量,使待解列除氧器內液體溫度升高;增加運行除氧器低溫水的進水量,使運行除氧器內液體溫度降低;減少運行除氧器進汽量。
2015年公用系統(tǒng)檢修時,利用增加待解列除氧器進汽量的方法停運3臺并聯(lián)除氧器,除氧器停運后,除氧器水箱內基本無存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該方法也可在除氧器并聯(lián)運行中,某臺除氧器發(fā)生故障需要單臺解列的操作中應用。
4.2.3 注意事項
在這一操作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操作事項。
(1)操作過程要緩慢,防止因操作幅度過大,導致除氧器發(fā)生振動。
(2)當待解列除氧器達到最低可見液位時,應迅速關閉待解列除氧器至低溫低壓給水母管電動閥t5(或t12,t19),防止蒸汽進入低溫低壓給水母管,導致低溫低壓給水母管發(fā)生震動,或蒸汽進入給水泵,導致給水泵發(fā)生喘振事故。
實踐證明,在除氧器解列之前,應用連通器的工作原理,通過精細化操作,可以實現除氧器停運后,除氧水箱內基本無存水。另外,通過技改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達到節(jié)能減排,降本增效的目的。
[1]胡盤新.大學物理手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9:176.
[2]李笑樂.工程熱力學[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3:50.
[3]管楚定,王右寰.工程流體力學[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8:42.
[4]楊世銘,陶文銓.傳熱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秦曾煌.電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責編:劉炳鋒)
TK 223.5+22
B
1674-1951(2016)10-0069-04
白逢(1980—),男,陜西榆林人,工程師,技師,從事汽輪機運行管理工作(E-mail:baif2009@163.com)。
2016-03-31;
201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