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李星/微信公眾號:lixingo2o
隨著拍賣師的一錘定音,Papi醬通過阿里平臺進行的首次廣告招標,以2200萬元的價格最終成交。眾所周知,Papi醬在試水商業(yè)化過程中曾被要求進行低俗整改,引得業(yè)內一時唏噓,所幸此次招標順利完成。只是令外界好奇的是,2200萬只是為了買一個貼片廣告嗎?
Papi醬此次拍賣的廣告位是短視頻片尾彩蛋,形式上最為接近視頻網站的貼片資源。雖然貼片在品牌信息傳達、用戶市場覆蓋、曝光頻次補足等方面確實有著一定的功用,但無法代表視頻營銷的全部精髓。
因為如果貼片廣告強加在正片之前,那么內容關聯(lián)性先天不足,會影響用戶體驗;放在末尾,以簡單的logo或二維碼露出,又會弱化品牌存在,難以與內容一脈相承;如果放在片源中,即犧牲了靈活性,又會給監(jiān)測、評估帶來不便。
貼片廣告的出路其實并不難找尋——將廣告信息內容化,以“前貼片+植入廣告”的組合形式,提升品牌認知以及品牌與消費者的情感交流。
相比之下,原生廣告與視頻內容融為一體帶來的用戶體驗、品牌傳播效果更佳,以及廣告操作和投放流程的相對簡單和營銷效果的實現(xiàn)可視化,成為了推動原生植入廣告在廣告場景化、投放便捷化、效果數(shù)據(jù)化等層面擔當視頻營銷主力趨勢的因素。數(shù)據(jù)顯示,前貼片+植入廣告的組合拳,威力相當于單獨投放前貼片的1.37倍。而且目前,基于影譜科技“植入易”平臺開發(fā)的“易植”技術,已廣泛應用在芒果TV的《全員加速中》、《我是歌手》、《超級女聲》等熱播綜藝節(jié)目之中。
在生機勃發(fā)的“互聯(lián)網+”時代,相信原生植入廣告這一幫助內容品質與營銷效果完美平衡的創(chuàng)新模式,將會成為網絡視頻營銷未來的主流方向。
楊博丞、汪晨/微信公眾號: 創(chuàng)業(yè)家
3年前,丁秀洪帶著他的夢想開創(chuàng)了大可樂手機。3年后,大可樂手機走完了它的最后一程。2014年年初,中國的手機品牌仍有540余家。而到年末,140家已經消失。有人說,這是市場優(yōu)勝劣汰必然的結果,也有人說,這是行業(yè)競爭過熱的副作用。那么,大可樂何以消亡?
大可樂是手機行業(yè)中的“草根創(chuàng)業(yè)者”,丁秀洪從網易離職,推出大可樂手機。丁秀洪一直相信“互聯(lián)網是免費的”,他認為大可樂是一個互聯(lián)網手機品牌,希望能夠在手機行業(yè)挑戰(zhàn)一次免費商業(yè)模式,比如眾籌。2014年12月,大可樂3開啟了手機眾籌模式,25分鐘籌得1600萬元,聲名鵲起。
但由于備貨不足,內存供應和質量的問題,使其辛苦賺來的人氣大打折扣。營銷做得再好,卻沒有過硬的技術團隊,產品銷量未有起色,品牌依然小眾化。
另一方面,市場日漸飽和,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格局已基本定型。手機行業(yè)要想做成華為這種體量的高溢價品牌已無機會,做VIVO、小米也沒可能,但低價手機還是可以獲得增長,畢竟有低收入人群和農村市場?!盎ヂ?lián)網+傳統(tǒng)”的模式,要求廠商有足夠的粉絲影響力或粉絲互動溝通能力,而大可樂不具備這種能力。
丁秀洪坦言:“原本我們也抱著毅然的決心堅持戰(zhàn)斗,但是手機行業(yè)的洗牌比預期更快、更殘酷。我們挺過了產品競爭、營銷競爭,但隨著更多互聯(lián)網巨頭的加入,手機行業(yè)的競爭已經轉移到資本競賽。不期而遇的資本寒冬,導致原本談好的投資協(xié)議,最終難以兌現(xiàn)。”很多廠商倒閉最大的問題在于資金供應鏈沒有把握好。
低利潤時代,想要生存的手機廠商,要么渠道有優(yōu)勢,要么設計有長處,對于那些打互聯(lián)網模式的新晉品牌,在研發(fā)上有企業(yè)支持還有機會,但門檻會很高。
吳嗚/微信公眾號:YOLO值此一生
最近一直被一篇講《寶潔必將衰敗》的文章刷屏,標題的“永遠不能復蘇”驚悚得賺足了眼球。你可能會說,寶潔近乎壟斷式的廣告宣傳在互聯(lián)網時代無法一家獨大,所以規(guī)模經濟失靈了,所以,寶潔真的衰敗了?
其實,寶潔的根本問題,其一在于輪崗制。輪崗制是培養(yǎng)“管理培訓生”的常用方式,也是寶潔等外企員工非常喜歡的工作模式,因為可以接觸新的行業(yè)新的品牌新的同事??墒牵@種輪崗制對于生意的影響卻是致命的,導致很少有人在乎公司長期的發(fā)展,并且?guī)淼牧硪粋€問題,就是經驗的斷層。
其二在于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撕扯。寶潔的國際化戰(zhàn)略是總部—地區(qū)—國家,不同層級的管理范疇和決策能力不一樣。那么問題就來了,決策從國家到地區(qū)到總部,太慢,往往錯失良機。導致理想中的“整合全球資源達到效率和收益的最大化”,扭曲成了本地和區(qū)域、總部的資源爭奪和無盡地打太極??偛坎涣私庵袊袌鲂枨?,本土團隊不敢、不能做決策繼而無法快速響應。
真相是:隨著海淘大量涌入的小品牌的確在中國市場分得了一杯羹,但真正蠶食寶潔和類似企業(yè)的市場份額的,其實是藍月亮、自然堂這樣的一些本土品牌。他們看上去不夠高大上,但絕對本土化(組織架構簡單,決策流程短),且靠人深耕細作積累了真正的實戰(zhàn)經驗。
寶潔現(xiàn)在是衰退期,但我堅決不認同它和類似企業(yè)會衰敗,更不認同他們“永遠不能復蘇”。以寶潔為代表的歐美跨國企業(yè),最大優(yōu)勢在于一流的文化建設和先進的管理理念。以上問題,寶潔已經在著手解決了,只是還需要一點時間。
劉春雄/微信公眾號:劉老師論壇
現(xiàn)在談工匠精神似乎很時髦。當很多人在談工匠精神時,我特別想問一句:你為工匠精神買單了嗎?如果沒有人為工匠精神買單,那么工匠們靠什么活下去,憑什么這個社會出現(xiàn)工匠精神?
市場原則的一個核心,就是用消費來獎勵或強化一種行為。如果沒有人為工匠精神買單,工匠精神就沒有消費市場,工匠精神就不會產生。
如果連提倡者都沒有買單,何況普通人呢?工匠精神,既反映出品質的提升,也會反映出價格的溢價。工匠精神產生溢價,就需要有人為溢價買單。
工匠精神是具有時代性的,但其歷史進程被打斷。中國的文明進程被朝代更替和外強入侵所打斷,始終沒有建立真正的工業(yè)文明,這是不能不考慮的歷史現(xiàn)實。不考慮歷史背景,只提過度要求,中國人一直有這種傾向。我們不應該期待過去的工匠精神復活,但應該期待基于工業(yè)文明產生新的工匠精神。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復制、濃縮西方超過百年的工業(yè)文明進程,這個階段,中國的歷史任務是模仿、復制,還不具備建設工匠精神的社會經濟基礎。
過去,以數(shù)量滿足為主體的中國市場,鮮有人為工匠精神的溢價買單。這只能說明中國的工匠精神還沒有足夠大的市場。當然,愿意為工匠精神的溢價買單的人正在日益普及,可以說,催生工匠精神的消費市場正在形成。
最近的研究表明,有兩個新型市場正在到來:一個是穩(wěn)定的高端市場,另一個是中產市場。這兩個市場,正是有溢價的市場。中國產生工匠精神的土壤正在形成。
只有愿意為工匠精神買單,才會形成溢價;溢價反饋到技工們身上,就會形成職業(yè)趨向,當然這個要花很長的時間。產生工匠精神的時代即將到來,只是工匠精神氛圍的形成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INSIGHT思想觀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