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的貢獻比,中央重獎他100萬不多!
近20年來,沈昌祥率領團隊活躍在眾多網絡安全戰(zhàn)線,大到三峽工程,小到體育彩票防偽系統(tǒng)。2000年前后,他作為二代居民身份證防偽技術的首席專家,堅持使用芯片技術。
9月19日,網絡安全先進典型表彰儀式在武漢舉行,重獎網絡安全人才,這是我國第一次針對網絡安全方面工作進行表彰。
此次在全國范圍內,只有1人拿到百萬的“杰出人才獎”,他就是76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院士之外,沈昌祥還有很多頭銜。比如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密碼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顧問,公安部“金盾工程”特邀顧問,中國人民銀行信息安全顧問,國家稅務總局信息技術咨詢委員會委員等。
然而,他對中國網絡安全做出的貢獻遠比他的頭銜更矚目。
他不僅國家科技獎項拿到“手軟”,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軍隊內部的獎拿得更多,軍隊各類科技進步獎曾獲得17項,多項研究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89年4月,海軍授予他“海軍模范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沈昌祥其實是軍人出身的院士。1965年入伍時他才25歲。在部隊,沈昌祥歷任研究實習員、工程師、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等職,專業(yè)技術1級,文職特級,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可能正是因為他是軍人,所以對國家安全格外有使命感。9月18日上午,他接受采訪時,談到了為什么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他以去年年底烏克蘭大面積停電事件為例,指出這是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受到攻擊后的一種苗頭,意味著一旦一個國家的信息化網絡被攻擊造成癱瘓,整個社會就不存在了。
沈昌祥說,將自己的工作比喻成為計算機增強免疫系統(tǒng)?!拔覀円龅木褪前l(fā)揮免疫力,做到讓外人不能進來,進來以后拿不到東西,拿到東西也看不懂,看懂了也不能篡改?!?/p>
沈昌祥表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如果信息化網絡被破壞,社會將會陷入癱瘓。網絡攻擊不光是破壞網絡,更嚴重的是控制網絡
2013年,由于WindowsXP(電腦操作系統(tǒng))將在2014年停止服務,政府采購問題成了當務之急。當年11月,沈昌祥牽頭聯(lián)合26位院士向中央提交推動國產操作系統(tǒng)開發(fā)和替代的建議信。
“如果2億臺計算機使用了Win8,花巨資買的不是信息安全,而是被控制權?!彼f。核心技術是國家網絡空間的命門,這封關于國家網絡安全和自主創(chuàng)新的建議信,內容大致是面對XP系統(tǒng)停止補丁服務,可以用自主創(chuàng)新的可信計算進行加固,完全不必用巨資購買被控制權。
“2013年11月,這封建議信由26名院士簽名后遞交給習近平總書記,總書記12月20日就做了重要批示?!鄙虿檎f,總書記批了很長的批示,他提出我們核心技術是人的問題,必須及早解決,要從國家長遠發(fā)展、國家安全考慮謀劃制定核心技術設備發(fā)展戰(zhàn)略,并明確時間表。
最終,Win8沒有進入政府采購目錄,Win10也開發(fā)出基于微軟技術的中國政府專用版操作系統(tǒng)。
這是一位始終站在前沿的學者。相比年才成立的世界可信計算組織,由沈昌祥主持,我國可信計算于1992年就已經立項。如今我國以密碼為基礎,芯片為支柱,主板為平臺,軟件為核心,網絡為紐帶,形成了自主的可信計算創(chuàng)新體系。
回顧沈昌祥曾經的言論,都是領先于即將發(fā)生的技術熱點。
比如2011年,他就強調興建云計算中心不能忽視信息安全,2004年,他就曾披露了電子商務中冒充商家騙取貨款、偽造訂單等安全隱患,甚至在上個世紀的1999年,他就曾對國內一些部門建設信息系統(tǒng)時毫無安全防范意識表示了焦慮,特別是證券系統(tǒng)最不安全。
近20年來,沈昌祥率領團隊活躍在眾多網絡安全戰(zhàn)線,大到三峽工程,小到體育彩票防偽系統(tǒng)。2000年前后,他作為二代居民身份證防偽技術的首席專家,堅持使用芯片技術,“事實證明,我的主張經得起歷史檢驗。”沈昌祥信心十足。
8月31日,沈昌祥在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創(chuàng)建了我國大數據領域第一個院士工作站,助力我國數據交易安全再升級。
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
“要下大功夫,下大本錢,請優(yōu)秀的老師編優(yōu)秀的教材,招優(yōu)秀的學生,建一流的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沈昌祥表示,這就需要改革創(chuàng)新,從國家安全戰(zhàn)略急需的角度,特事特辦。為全國建立網絡安全作為第一學科,沈昌祥呼吁了十年。
另外,沈昌祥還建議,創(chuàng)新思路改革辦學機制和模式,可開展“本、碩、博”連讀,縮短學制,增設“少年班”,選拔有專長的學生保送進入本科學習開設“實驗班”,實行“未來科學家”計劃。
如今,76歲的沈昌祥依舊工作在一線。他表示,他還將會繼續(xù)在自己研究的領域盡心盡力。
(《新京報》2016.9.2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