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邕
摘要:新課程改革之后使得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受到了嚴厲的挑戰(zhàn),因此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需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中對于知識傳授的過分強調,進而增加課堂教學多樣性,進而實現課堂效率的不斷提高。本文首先分析當今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而將激勵法應用于出中國政治教育提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激勵法;初中政治教育;意見和建議
一、當今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學生的性格不定性導致了課堂教學困難重重。由于計劃生育的普及使得獨生子女占據了現今家庭成員組合的主流,雖然人口基數受到了限制但是由于獨生子女家庭對于孩子的過度溺愛而導致的性格缺陷也是越來越多的暴露出來,例如個人優(yōu)越感比較強進而導致了做事叛逆,以自我為中心,進而導致了其人際關系的處理存在了障礙,進而對于學生的心理具有十分惡劣的影響。在小學學習階段,學生的判斷能力以及認知能力都比較弱,進而導致父母和老師成為學生心目中的絕對性的權威,因此與孩子有關的一切事情都是需要父母的決定。在初中學習階段,隨著年齡的增加以及青春期的發(fā)育使得學生的叛逆心理比較嚴重,進而導致了其過度的消費其自主的權利,進而導致了對于花花綠綠的世界沒有辦法進行準確的判斷,進而導致了學生走入歧途而不自知。青春期的發(fā)育使得學生在上課時很難達到注意力集中,還有一些孩子因為缺乏關愛而使得其將自己藏起來,封閉自己的內心,并且出現了學習不努力,家長和老師的話也不聽的現象,這樣對于課堂教學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2、新課標改革觀念的認識不準確導致課堂教學陷入窘境。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得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沒有辦法適應發(fā)展的要求,這也就使得政治教師需要準確的把握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并且更應該將這種理念貫徹落實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之中,但是由于政治教師受到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根深蒂固的影響使得新課標改革的理念只是表現在形式之中而對于實際性的課堂教學沒有任何的改進,更加嚴峻的是由于教師的教學觀念更新不完善,導致了教師從傳統(tǒng)的思維來對新課標改革進行解讀,進而使得教學思想存在偏頗,這就使得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思想受到教師的熏陶,進而也是不倫不類的,這樣對于學生的積極性的提高具有十分消極的影響。教學的活動是雙向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教師置于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是學生置于被動的狀態(tài)之下,這就使得課堂教學缺乏應用的活力。
二、激勵法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激勵法應用于初中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對于學生思維的啟發(fā)與引導。在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到對于學生思維的啟發(fā)和引導,進而從一定程度上鼓勵學生進行更加積極的思考,并且能夠有勇氣站起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進而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完全落實到談論的主題中去,進而促進討論的逐漸深入。但是在最后的小結時教師需要通過鼓勵性的話語來褒獎學生積極主動的發(fā)言,并且不強求答案的唯一性,進而使得每一個言之有理的意見都得到保留,這種激勵的方法使得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體驗與發(fā)展來表達不一樣的意見,進而營造更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性思維。
2、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進而鼓勵學生發(fā)言。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擔任的是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因此要針對具體的課堂內容來創(chuàng)設問題,進而為學生提供思路,進而進行自主的思考。通過引導學生對于課文具有針對性的閱讀和分析、進而討論發(fā)言最終實現理論的不斷深化,這樣這種課堂自由的給予了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而促進學生自信心的不斷提高和成績的不斷進步。
3、借助榜樣的力量實現學習自主性的不斷提高。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沒有形成,但是由于社會經驗少,因此會對于偶像或者榜眼的行為進行模仿,換句話說,榜樣的言行對于初中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首先可以利用一些著名的歷史人物或者現實社會中備受推崇的人物典型作為事例來鼓勵學生。教師可以利用體現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歷史人物和先進事跡典型來鼓勵學生從小就樹立為人民服務的風險精神。此外教師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成為激勵學生不斷進步的好榜樣。作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育教師首先要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進而在知識的儲備中能夠做到廣和深,鉆研教材中所蘊含的知識,進而通過對于教育原則的貫徹來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好榜樣。最后,教師也可以利用身邊的學生作為榜樣來鼓勵學生不斷進取,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注意班級典型的樹立,進而鼓勵學生向榜樣學習,進而實現共同進步。教師通過對于學生優(yōu)點的發(fā)掘來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進而為班級的共同進步提供強大的動力。
三、結語
在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激勵法對于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師也需要轉變教學觀念,進而認識到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占的主體地位,進而實現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同時教師還需要尋找學習典型,借助榜樣的力量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作用來傳輸正確的觀念,同時還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為學生樹立好榜樣,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實現課堂效率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