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泰元
英文里的外來語俯拾皆是,“純種”的英文詞匯反而屈居少數(shù)。之前介紹過英文里的拉丁文(如vice versa,“反之亦然”)和法文(如deja yu,“似曾相識”),相信讀者還有印象,這一期我們再接再厲,一起來看看英文里的意大利文。
意大利文在文藝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極可能與意大利作為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發(fā)源地密不可分,英文里借自意大利文的詞匯多少也反映了這個事實。不過文藝畢竟屬于“高尚文化”(high culture),有別于“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與一般社會大眾有些距離,我們不妨先從最貼近庶民生活的飲食談起。
臺灣街頭咖啡館林立,就連便利店都搶著賣現(xiàn)煮咖啡,相信大陸各大城市也不遑多讓。放眼當今全世界的咖啡文化,主流的當屬意式咖啡(caffe),caffe這個詞在意大利文里也有“咖啡館”的意思。
“拿鐵”很多人喜歡喝,奶香味十足?!澳描F”的英文是latte,來自意大利文,本義為“牛奶”,完整的說法是caffe latte(咖啡加牛奶)。“拿鐵”在英文里的拼法有好幾個版本,除了標準的全稱caffe latte和簡稱latte之外,e讓面的那一撇也經(jīng)常省略,成了英文化了的caffe latte,其他不同的拼法就不一一列舉?!澳描F”上面還可以拉花(latte art),字面為“拿鐵藝術(shù)”之意。有件事一直困惑著我,“拿鐵”這兩個字總給我鐵匠的聯(lián)想,跟粉領(lǐng)小資輕啜香醇咖啡的畫面簡直是天南地北毫不搭調(diào),真不曉得當初大家怎么會鐘情于這樣的翻譯?
一個跟拿鐵類似的意式咖啡是“卡布奇諾”(cappuccino),這個詞不好拼寫,中間先兩個p再兩個c?!翱ú计嬷Z”跟宗教有些關(guān)系,因為咖啡的顏色讓人聯(lián)想到天主教圣方濟會修士(Capuchin)的道袍,因而得名。
“拿鐵”、“卡布奇諾”都是加了牛奶或奶泡的咖啡,所用的咖啡是以“濃縮咖啡”(espresso)為基底。這個espresso跟英文的express同源,本義是“壓出來”(press out)。濃縮咖啡的原理,是以接近沸騰的高壓水流通過磨成細粉的咖啡,用高溫高壓把咖啡給提取出來。濃縮咖啡另有個常見的異體字expresso,不過許多專家都視為不正確。
另有一種“瑪奇朵”(macchiato),全稱是caffe macchiato(瑪奇朵咖啡),本義是“有污漬斑點的咖啡”?!艾斊娑洹笔菨饪s咖啡加上少量的牛奶或奶泡,如此制成的咖啡飲品,感覺好像沾上了白色的斑點。
還有一種較為老式的“康寶藍”(con panna),全稱為espresso con panna,意思是“濃縮咖啡加奶油”,con是意大利文的with(加),panna是意大利文的cream(奶油),這里特指whipped cream(鮮奶油)?!翱祵毸{”就是在濃縮咖啡上覆蓋一層厚厚的鮮奶油而成。
近年來有一種叫affogato的新產(chǎn)品很受歡迎,有人翻成“阿芙佳朵”,也有人翻成“阿法奇朵”,此乃咖啡和冰淇淋的混搭,介于飲品和甜品之間?!鞍④郊讯洹钡淖龇?,是把濃縮咖啡淋到香草冰淇淋上,讓冰淇淋被咖啡“淹沒”,這就是affogato在意大利文中的本義。
制作濃縮咖啡以及“拿鐵”、“卡布奇諾”、“瑪奇朵”、“康寶藍”等相關(guān)飲品的師傅,英文稱之為barista,中文不妨翻譯為“咖啡師”。這個詞同樣來自意大利文,原指“咖啡吧師傅”,barista的bar透露出工作地點在咖啡吧(coffee bar),ista相當于英文的ist,指人。第一個字母大寫的Barista也是一間咖啡連鎖店“西雅圖極品咖啡”的英文名字。
講意式咖啡就不得不提星巴克(Starbucks)。星巴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創(chuàng)始于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它成功普及了意式咖啡,其他業(yè)者也紛起仿效。星巴克有一款特色凍飲“星冰樂”,英文名為frappuccino,這個frappuccino是個混成詞,就是由法文frappe(加碎冰的,凍成冰沙的)和意大利文cappuccino(卡布奇諾)結(jié)合而成。
除了咖啡之外,意大利文在通俗文化上對英文的影響,還充分體現(xiàn)在意大利菜品上。各式的意大利面食(pasta)征服了英語世界的味蕾,英文也照單全收。下一期,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作者介紹
●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臺北)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qū)(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Urbana-Champaign)語言學博士(詞典學方向)
●臺灣翻譯學學會前執(zhí)行長
●詞典及語料庫研究中心前主任
●臺北林語堂故居 前執(zhí)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