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
近年來,學校欺凌現(xiàn)象呈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和復雜的態(tài)勢,媒體中曝光的學生欺凌行為讓人觸目驚心,引起了社會和政府的廣泛關注。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干預學校欺凌事件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更是學校必須正視的現(xiàn)實問題。筆者所在學?!獰o錫市新城中學,在“校園欺凌”的預防和干預工作方面作了如下探索和實踐。
一、營造積極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技防、人防到位
學校構建了有效的干預機制,明確了學校專項治理機構、各年級負責人員名單及具體職責。建立了校園欺凌的程序化處理,包括早期干預、及時上報、事中處理和事后心理干預等全方位機制。
學校新增了公共樓道隱蔽角落等校園主要觀測點的高清攝像頭數(shù)量,盡可能使學生活動可視化、公共化,減少學校觀察死角。
同時,學校鼓勵學生同欺凌現(xiàn)象作斗爭,不姑息,不縱容,遇到不法侵害及時報告,可以向老師和家長報告,也可以向設在校園內(nèi)的“正義聯(lián)盟”信箱匿名舉報或發(fā)出救助信息。但是基于有些學生膽小怕報復的心理,學校還設立了“正義聯(lián)盟”微信號,相關的海報在校內(nèi)外廣泛張貼,受欺的學生、家長或者旁觀者都可以快速地通過網(wǎng)絡微信進行舉報,教師也能及時接收并著手調查處理。
這些人防、技防手段的使用,對有效防范和處理校園欺凌現(xiàn)象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精選強有力的班主任人選,加強師資培訓
學校在物色班主任人選時,反復商議,綜合考察,把管理能力強、思想品德好、教育理念新的教師選任為班主任。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非常辛苦,為此,學校還實行了副班主任制度。一些事務性的工作如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錄入、衛(wèi)生、黑板報等工作由副班主任全權負責;班會課、家訪、應急事情的處理等工作由班主任負責,副班主任參與學習。這一舉措為班主任教師減輕了一定的工作量,使他們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并進行教育引導,同時加快了后備班主任成長的步伐。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直接領導者,應當掌握必備的管理技能。學校加強班主任業(yè)務的培訓交流,立足半月一次的班主任業(yè)務論壇,以年級組為單位,班主任教師把近階段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提出來,大家共同交流、商討對策。學期初和學期末,安排優(yōu)秀班主任和聘請校外專家進行全校性的業(yè)務講座交流。
通過培訓,班主任教師掌握和提高了學生管理技能、心理教育水平。班主任教師要了解學生,學會傾聽;給學生多一些溫暖、欣賞和贊美;關注他們的煩惱,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引導,追尋根源,變堵為疏,盡量把學生的欺凌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三、開展豐富有效的集體活動,和諧師生關系
班集體是學生成長的第二個家。開展豐富有效的班級活動,營造積極向上、團結和睦的班級文化,建立良好親密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是預防學校欺凌行為的關鍵。
在班級文化的創(chuàng)建中,學校主張“我的班級我做主”,從班級目標、班級公約的制訂,到主題班會、黑板報、歌詠比賽的開展以及班級內(nèi)環(huán)境的布置,都由學生出謀劃策,積極參與。大到代表班級形象的班級名片、“班級文化墻”的創(chuàng)意設計,小到班內(nèi)學生作品的替換,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集體勞動的成果,體現(xiàn)了學生的美感和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是學生們對班級生活的美好追求?!鞍嗉壥俏壹摇薄拔覟榘嗉壧砉獠省薄翱淇湮业陌嘀魅巍薄翱淇湮业暮没锇椤钡劝嗉壔顒訌V受歡迎,學生們自覺地加入到班級文化的建設中,不僅明確了班級目標和班級守則,融洽了師生間、生生間的人際關系,而且班內(nèi)學生的自我接納與認同,使其在班級生活中更積極、更自信、更陽光,將班集體建設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了積極的因素,產(chǎn)生了強大的同化效應。
以上這些靈動活動的開展,為學生們提供了積極參與的舞臺,增進了師生間情感的交流,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讓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
四、加強對學生思想價值引領,實施積極評價
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看,校園欺凌者欺侮同學的內(nèi)在動因可能是他本人的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或長期處于匱乏狀態(tài),以致抑制了其好學、友善、助人行為的產(chǎn)生,而他則通過欺凌行為來滿足這方面的需要。比如,有的學生常常不被老師、同學關注,不被贊美,對集體缺少歸屬感,而通過欺凌行為,他能得到一些“哥們兒”的贊美和信服,所以以此病態(tài)的方式來滿足他長期處于匱乏狀態(tài)的歸屬需要和尊重需要。基于此,學校積極改革評價制度,實施積極評價方式,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自信心和歸屬感。
各班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小組合作、共同進步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有一份“互助小組評價”記錄表,考勤、衛(wèi)生、紀律、作業(yè)、發(fā)言、活動等都列入其中。另外,如果組內(nèi)成員有拾金不昧者、好人好事者、誠實守信者,對班級、學校有突出貢獻者,會給予額外加分。
為了搭建學生不斷進步的階梯,學校借鑒了QQ中的“星星—月亮—太陽”或者“一星—五星”升級制的模式,一日一反饋,一周一總結,一月一升級。通過投票評出“明星小組”、各類“進步之星”,并予以獎勵。獎勵方式五花八門,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并舉,如發(fā)放證書或張貼照片上墻,大會表彰,減免作業(yè),可以和喜歡的老師一起合影,和喜歡的老師一同高歌,可以在“紅領巾之聲”廣播節(jié)目中為喜歡的老師或好友點歌,小組成員可以獲得額外的活動時間,在升旗儀式上接受“每周一星”的表彰等。這些形式新穎有創(chuàng)意,激起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yǎng)了他們積極向上的品質。
此外,學校通過班會課、思想品德課、心理輔導、講座、參觀、板報宣傳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正面的道德價值引領,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法律意識和良好的心理品質。教給受欺凌者應對欺凌的辦法,當遭受欺凌時,冷靜機智應對,善于自衛(wèi)自救;當被欺凌后,不忍氣吞聲,及時報案或報告師長,相信法律,相信正義,而不是采取武力解決,導致欺凌現(xiàn)象的惡性循環(huán)。增強旁觀者的責任意識,教育大家面對欺凌現(xiàn)象要積極制止或舉報,形成“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局面。
五、攜手家長、公安等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一個問題學生背后往往有一個有問題的家庭,所以,家校聯(lián)合是防范校園欺凌現(xiàn)象的有效途徑和必需手段。教育好學生,首先要引導家長,家長對校園欺凌的態(tài)度和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對防范欺凌現(xiàn)象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學校通過開辦“家長學?!?、組織家長委員會、請專家來校講座、開通微信平臺等形式,對家長進行培訓,使家長重視家庭教育方式,增強對欺凌行為危害性的認識和重視,關注孩子的異常言行,做到不縱容、不包庇、不遷就,配合學校做好相關工作。
學校爭取社區(qū)資源和公安資源的支持,對個別難以教育轉化的學生,和轄區(qū)派出所形成緊密聯(lián)系,共同做好“校園欺凌”的防范干預工作。他們給學生們作法制講座,對班級排查出來的重點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和教育,放學后,安排警力在學校周邊地區(qū)進行巡邏,形成震懾力。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希望,這些幼苗健康茁壯成長,需要全社會的關愛和呵護。作為學校,應義不容辭地承擔好護苗育苗工作,為讓他們能長得更壯、開得更美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