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世鵬
摘 要 初中化學教學要與日常生活相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化學知識和化學原理都是來源于生活,具有非常高的實用性。初中生學好化學,有利于在實踐中解決現(xiàn)實問題,有利于更好地認識和了解自然界的變化。本文主要對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給化學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 初中化學 策略 生活化 課程目標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3-0069-02
長期以來,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只為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中學化學課堂教學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學習興趣不高,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教師講課的思路,只會死記硬背,不會活學活用等。這種現(xiàn)象急需改變,我們不能把化學學習的目的都放在應付考試上。初中化學要與實際相聯(lián)系,讓學生體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瘜W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作學生的引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課堂的壟斷者,要讓初中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并逐步地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
一、課前導入“生活化”
(一)挖掘素材,設計導入方法
課程導入具有技巧性,掌握科學合理的導入方法,能夠最大程度地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開拓中學生的學習思路,為化學課程開展提供保障。新課程的導入方法有很多,只要導入方式適合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即使同一課程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導入方法,比較常見的有故事導入法、實驗導入法、多媒體導入法等,具體在課堂上實行什么方法要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瘜W作為一門自然學科,要求具有很強的原則性和準確性。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挖掘素材,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讓中學生的化學學習更加生活化。
(二)聯(lián)系實際,增強學習興趣
課前導入要聯(lián)系實際,以學生掌握的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驗為依據(jù),在教學中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課前導入不宜過長,要把大部分時間留給課堂教學,因此,課前導入要堅持啟發(fā)性、簡潔性、趣味性,在突出課程重點知識的前提下,真正將化學教學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比如在講到“水的組成”章節(jié)時,化學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個小故事,2007年9月12日在連云港港口三號錨地,一艘貨船突然爆炸起火,部分燃油外泄,頓時海面上大火熊熊,形成火海。那么,海水為什么會起火呢?這與水的密度和組成有關,下面我們來詳細地了解一下水的組成。通過簡短的課前導入,不但吸引了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課堂的有效性提供了幫助。
二、課堂教學“生活化”
(一)營造生活化的課堂氛圍
化學教學中,教師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化學課堂有所收獲。營造生活化的情境,有利于幫助學生提升對化學的重視程度,培養(yǎng)學生努力鉆研的個性。學習化學有很多固定的化學式和原理性質(zhì)需要記憶,很多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信心,這就要求初中化學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在講到電解水的實驗時,為提高學生的記憶速度,我會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將該實驗真實還原,幫助學生記住負極產(chǎn)生氫氣,正極產(chǎn)生氧氣,體積比為2:1等等知識,避免他們因為記憶混淆而產(chǎn)生錯誤。
(二)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引入到化學課堂的教學中,當學生學習提不起興趣的時候。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的例子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從而將枯燥沉悶的化學課堂變得活躍輕松?;瘜W知識的確很復雜、瑣碎,但是只有教師通過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巧妙設計科學的教學模式,一定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地課堂體驗效果。構建自主探究的生活化課堂,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nèi)容。在課堂教學中,我會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給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在課堂中提出問題后,讓他們分小組談論,然后給出小組的答案。初中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會增加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課后練習“生活化”
(一)布置生活化的課后練習
化學學習離不開生活,教師在布置課后練習的時候也要緊密結合實際,以現(xiàn)實生活為依托,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得到學習的真諦。比如在學習了碳酸鹽的性質(zhì)后,教師可以布置一項課后練習,讓學生思考家里熱水瓶中的水垢應該怎樣去除,并親自動手試一試,最后提交實驗結論。像這樣的具有生活氣息的化學小實驗在生活中不勝枚舉,學習化學要善于觀察生活,在觀察中得到結論,而且這也符合學生“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學習規(guī)律,有助于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課后練習不應該是為了做題而做題,應該是為了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而設計的。
(二)組織生活化的興趣小組
具有生活化的化學課堂應該是創(chuàng)新的、開放的,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nèi),應該活躍于整個學習的空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間有限,不能全面地掌握化學知識。因此,化學教師可以利用中學生的課余時間組成化學學習小組,讓有興趣的學生都參與到化學的深入學習和探討中。興趣小組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化學競賽,聽取化學教學報告,組建教室的“化學園地”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與現(xiàn)實生活親密接觸,學生不僅掌握了化學知識,能力也得到了鍛煉,為初中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基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認可,在未來的教育中也會更加完善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我們必須要注重培養(yǎng)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他們用化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xiàn)象。在生活的大課堂中蘊藏著豐富的課程資源,只要認真挖掘,就能極大地提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欲望,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1]杜德鰓.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藝術[J].讀寫算:教研版,2012,(5).
[2]宣超.農(nóng)村初中化學概念教學有效性方法初探[J].新課程導學,2012,(20).
[3]唐水,朱樂霞.新課程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思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3).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