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玲+++劉春艷
摘 要:艾麗斯·沃克的《紫顏色》為婦女主義杰出代表。本文以婦女主義角度出發(fā),主要分析黑人女性在社會與家庭中所遭受的種族與性別壓迫。
關(guān)鍵詞:婦女主義;種族壓迫;性別壓迫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7-0-01
作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艾麗斯·沃克的成功取決于對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種族與性別的雙重苦難的關(guān)注?!蹲项伾窞槠鋴D女主義的代表作,而婦女主義這一概念,沃克在《尋找母親的花園》中進行完整釋義。她認為“婦女主義是屬于所有黑人女性的”(Steinem 1998:639)。而婦女主義者應(yīng)“欣賞女性文化、重視女性情感、提升女性力量,熱愛斗爭、關(guān)愛人民、珍愛自身”(Walker 1983:1)?!蹲项伾敷w現(xiàn)的婦女主義是女性主義與種族主義的成功結(jié)合,不僅關(guān)注黑人女性遭受的性別壓迫,同時強調(diào)整個黑人群體所遭受的政治和經(jīng)濟壓迫。
種族主義是一項長期存在于美國的社會問題。艾麗斯·沃克從政治和經(jīng)濟方面對此進行闡述。黑人女性,連同黑人男性無法獲得與白人相同的政治權(quán)利。而法律體系僅僅為白人服務(wù),例如,西麗的兒媳索菲亞,只因拒絕成為市長夫人的傭人而在市長家里為仆十一年,在白人的眼中,黑人是沒有權(quán)利拒絕他們的要求。她對白人的拒絕,甚至警察都認為她是個瘋女人且“她命大才活著”(沃克 1997:62)。法律體系是冰冷無情的工具為白人所用來壓迫黑人以獲得自身的權(quán)利。而在經(jīng)濟上的壓迫更是嚴重,甚至發(fā)展到了非洲。英國人想要通過村莊奧林卡建造公路,奧林卡人不得不遠離所生活的村莊。這種遷移則意味著經(jīng)濟上的種族壓迫。耐蒂在給西麗的信中提到村民的遭遇:“奧林卡人和他們的傳教士雖然大聲抗議,但仍然被趕到一塊一年只有六個月有雨水的貧瘠土地上。沒有水的時候,他們必須向種植園主買水”(沃克 1997:155)。這種經(jīng)濟掠奪就是本質(zhì)上的種族壓迫,壓榨黑人以滿足白人的特權(quán)與利益。艾麗斯·沃克詳細描述了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種族壓迫,著重分析了種族政治且強烈譴責(zé)白人對黑人傳承的剝削。
黑人群體中的性別壓迫與種族壓迫緊密相連。由于長期的壓迫,一些黑人已經(jīng)形成了奴隸意識。在男權(quán)家庭中,女性承受著沉重的家庭責(zé)任,她們還是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權(quán)利,甚至經(jīng)常挨打。某某先生告訴兒子:“老婆都像孩子。你得讓她們知道誰厲害。狠狠地揍一頓是教訓(xùn)她的最好的辦法”(沃克 1997:27)。這種扭曲了的想法導(dǎo)致了黑人社會的悲劇與暴力。同時,黑人女性被剝奪受教育的權(quán)利且認為自己屬于下等階級。當(dāng)耐蒂在非洲的時候,“奧林卡人認為女孩用不著受教育,女孩對自己沒有用;只有對丈夫還有點用處”(沃克 1997:105)。非洲女孩的現(xiàn)實恰恰反映了美國女性的地位。黑人女性沒有形成清晰的自我認同,她們將丈夫作為衡量自己的標準,丈夫的地位就是她們最好的體現(xiàn)。而男性的統(tǒng)治使黑人女性精神腐敗、喪失尊嚴,男權(quán)的影響使她們成為女性同胞的壓迫者。西麗欣賞索菲亞的個性與勇敢,但是當(dāng)索菲亞反抗丈夫的時候,西麗卻告訴哈波“打她”(沃克 1997:27)。西麗自身處于糟糕的境地,但在黑人女性反抗時充當(dāng)著壓迫者。女性認同自己的地位低于男性,非洲女孩同樣承受著這樣的苦難。生活在奧林卡的女性就是最好的證明:“她們并不快樂,整天做牛做馬,可她們還是認為當(dāng)酋長的妻子是無上榮光的”(沃克 1997:106)。女性被剝奪選擇生活方式的權(quán)利,這本身就是悲劇,但同時她們也親手剝奪自己女兒的權(quán)利,同樣的悲劇在黑人女性中重復(fù)發(fā)生。沃克展現(xiàn)的性別壓迫是黑人女性遭受來自男權(quán)社會的苦難,也是對限制黑人女性尋求自我的批判。
黑人女性較白人女性和黑人男性而言承受著更多的壓力,遭受著種族與性別雙重壓迫,這使得她們成為社會的最底層。黑人女性所遭受的苦難加強了她們對自我認同及女性解放的探索與追求。
參考文獻:
[1]艾麗斯·沃克.紫顏色[M].陶潔譯.南京:意林出版社,1997.
[2]Steinem. Gloria, ed. Womens History.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8.
[3]Walker, Alice. 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3.
[4]Walker, Alice. The Color Purpl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