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智
加強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的思考
李天智
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自2006年國家實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以來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同時給農村中小學校的公用經費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中出現(xiàn)的管理不到位、超范圍開支、支出不規(guī)范的問題進行分析,就加強預算管理、建立健全農村中小學內部控制度、成立內部審計委員會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以期規(guī)范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使公用經費為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提高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的辦學效益。
農村中小學 公用經費 使用管理
公用經費是農村中小學保證正常運轉,正常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費用,包括:辦公費、印刷費、水費、電費、網絡通訊費、教師培訓費、差旅費、學生活動費、維修維護等。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對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學校運轉的血液。實行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保障機制以來,農民的教育負擔得到了大幅的減輕。在義務教育公用經費管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如使用不合理、違規(guī)開支、違紀使用、擠占挪用貪污等問題時用發(fā)生。如何合法合規(guī)的使用管理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就成了農村中小學財務人員應當深入學習的領域。加強公用經費的管理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公用經費的使用效益,保障學校正常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同是也有利于財務人員在工作中自我保護避免違規(guī)違紀的發(fā)生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加強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的管理,提高公用經費的使用效益就成為學校財務工作者必須深入研究和學習的范疇。
根據財政部、教育部2006年1月頒發(fā)的《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暫行辦法》的規(guī)定,農村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公用經費是指保障學校正常運轉、在教學活動和后勤服務等方面開支的費用。其具體支出范圍包括教學業(yè)務與管理、教師培訓、教學實驗、文體活動、水電、取暖、交通差旅、郵電、儀器設備及圖書資料購置、房屋及儀器設備的日常維修維護等。2006年以前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是由當?shù)乜h級財政統(tǒng)一安排撥付,一般按本年本校在職人員工資的5%撥付;學校按物價部門核定每生每學年60元標準收取的雜費收入。自2006年國家實行義務教育保障機制以來公用經費由公共財政保障,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由中央財政承擔80%和省財政承擔20%,并按經濟發(fā)展水平逐年提高。截止到2016年,云南省中小學公用經費標準為:小學600元/生.年;初中800元/生.年,寄宿生學校按照寄宿學生數(shù)每生每年增加200元公用經費的標準補助。實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以前農村中小學的公用經費除了支付維持正常運轉的水電費,電話通訊費外所剩無幾,有的學校老師上課用的粉筆都是用老師的工資自己購買。實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以來,農村中小學的公用經費有了極大的提高,有力地保障了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一)超范圍開支
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中超范圍開支現(xiàn)象普遍存在,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學校基建的歷史遺留債務,校安工程新增債務及與之相關的支出等。有的基建項目上級撥付專項款時配套的前期款不足,學校為了使項目能夠按進度實施不得不挪用公用經費用于項目支出。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農村中小學教師按教育局規(guī)定的課時量很多都已經是超課時滿課時。加之教師各種外派學習進修較多,有教師外出學習培訓時在校教師就必須頂課造成學校教師超課時頂課現(xiàn)象嚴重,學校用公用經費發(fā)放教師超課時工資時有發(fā)生。由于校與校之間的溝通交流活動較多,有的學校以開展教研活動為名列支接待費。有的學校對日常的辦公耗材采購及領用管理不完善,采購缺乏控制監(jiān)督可能出現(xiàn)采購經辦由一人完成,存在舞弊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采購了質次價高的商品,造成嚴重的浪費現(xiàn)象。
(二)會計核算不規(guī)范
由于農村中小學會計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參差不齊,導致賬務處理不規(guī)范,資產管理不規(guī)范。一是支出分類不合理,將接待費記入辦公費等。二是報銷單據不健全,如有的學校采《購政府目錄》規(guī)定的商品時沒有履行政府采購審批手續(xù),沒有采購驗收證明等。三是報銷審批不嚴格不健全,如差旅費報銷只有校長一支筆簽字,沒有辦公室出差審批,沒有相關的出差文件。四是培訓費沒有培訓通知,培訓無發(fā)票只有普通收據。五是學校固定登記不完整不健全,沒有進行資產卡片管理,核算不細致,沒有進行定期的財產清查盤點。資產賬實不符現(xiàn)象嚴重,由于資產處置須履行相關的報批手續(xù),學校由于怕麻煩就不及時的提出報批申請,有部分已經報廢拆除的房屋等資產長期掛賬。新增的符合固定資產入賬標準的資產沒有及時入賬造成資產賬實不相符。
(三)經費使用不合理,慎至過于謹慎不利于教育教學發(fā)展
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為農村中小辦學的資金來源,各學校要充分足額的用好公用經費,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發(fā)揮效用。近幾年省財政廳及教育廳委托中介審計事務所對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的核算進行了多次的審計,在審計過程中查出了不少存不了問題也處理了不少相關責任人計中指出學校在支出維修費時單據不全,或超范圍開支,學校在維修費用使用列支時就縮手縮腳有的房屋及設備經過簡單的維修能恢復使用的認由其破爛造成了浪費。學校每年都應當購置部分體育音樂器材以滿足體育音樂教學的需要,但有部分學校常年不購置影響了學生和教師的教學。學校教學實驗室的器材藥品也比較缺乏,學校應每年用公用經費購置補充。
(一)加強預算管理,強化事前監(jiān)督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算管理在農村中小學公用經營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農村中小學應重視預算的編制,做到全面及時,為學校來年做好財力準備。學校編制預算要以實際出發(fā),同時要具有一定的預見性。在編預算時要建立民主參與制度,做到民主理財。預算編制要注重質量,要有可執(zhí)行性,學校各年級組及教研組應參與學校預算的編制各組在編預算時提出來年需要辦些什么事搞什么專題的教研,需多少經費,將學校的辦學思想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于預算中。對于金額效大影響時間較長的支出項目,在支出前要做好可行性研究集思廣益。在支出活動中做好事中控制防止相關人員的營私舞弊。在項目終了要做好績效評價。
(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按照《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要求,行政事業(yè)單位應于2016年底前完成內部控制的建立與實施工作。各學校應當根據本校實際情況,結合實際業(yè)務制定出本單位的內部控制辦法,并按照控制辦法執(zhí)行。各單位應將各類經濟業(yè)務活動的全面納入內部控制范圍,重點關注重要業(yè)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特別是涉及內部權力集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著力防范可能產生的重大風險。應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優(yōu)先選取涉及金額較大、發(fā)生頻次較高的業(yè)務作為重點控制對象。制定與本單位的業(yè)務性質、業(yè)務范圍、管理架構、經濟活動、風險水平及其所處的內外部環(huán)境相適應的指標進行評價內部控制評介制度。
(三)建立內部審計制度
學校應當成立內部審計委員會,內部審計委員會主要由教師代表由全校教職工民主選舉產生以保證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審計委員會對學校公用經費使用的合規(guī)合法性進行審計,并對學校經濟業(yè)務的經濟、效率、效果進行監(jiān)督、評價并提出意見建議,為學校公用經費的管理使用做好監(jiān)督。審計委員會負責審計學校年初預算的執(zhí)行情況,檢查會計賬目及其相關資產,監(jiān)督各項經濟業(yè)務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四)加強農村中小學財務人員隊伍建設,提高業(yè)務政策水平
目前農村中小學財務人員大多是由學校專任教師兼任的,沒有系統(tǒng)全面的財務知識,不能勝任財務工作。教育及人事部門近幾年通過公開招考有部分學校配備了專業(yè)的財務人員,給財務人員隊伍帶來了新鮮的血液。但就現(xiàn)在的體制對進入學校的專業(yè)財務人員的業(yè)務能力提升不利,財務人員跳槽的多,轉崗的多造成學校財務人員進得來留不住。建議在教育系統(tǒng)建立有利于財人員資格晉升的環(huán)境,讓財務人員進得來留得住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更好地為學校發(fā)展服務,同時也讓財務人員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為學校創(chuàng)造價值。
(五)提升校領導的基礎財務知識
目前很多校長都缺乏財務方面的基礎知識,只憑經驗理財缺乏公用經費管理經驗。在公用經費管理使用方面缺乏全局觀發(fā)展觀。所以普及校長的財務知識就顯得十分必要,只有校長也具備了一定的財務知識,財務人員開展工作才能更好地得到校長的支持與理解,工作起會更得心應手。校領導有了財務知識在資金使用上就更心中有數(shù)能統(tǒng)籌劃,讓公用經費發(fā)揮最大的使用效益,促進學校教育工作的發(fā)展。
(六)財務公開,民主決策
財務公開是校務公開的重要內容,是學校加強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內容。學校應當根據本校實際制定公示辦法,并對學校財務進行及時全面的公示。學校財務公開括預算公開,讓全校教職工清楚本年學校有多少經費,這些經費將辦些什么事,用于那些方面;也包括決算公開,讓學校職工及社會公眾對本校的財務執(zhí)行情況有所知悉。財務公開應真實全面,不能只流于形式不注重實效。
(七)統(tǒng)一集中核算,規(guī)范管理
成立會計核算中心,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是會計委派制的一種形式,教育局可以成立教育會計核算中心,在資金所有權、使用權、財務自主權不變的前提下取消學校的會計崗位,由核算中心統(tǒng)一核算,學校只保留報賬員。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行,及統(tǒng)一賬務核算在線軟件的應用,為會計統(tǒng)一核算提供了平臺。全縣教育系統(tǒng)使用一套軟件,統(tǒng)一會計科目設置,報表格式設置均統(tǒng)一,教育局財政局實現(xiàn)對各學校財務的實時監(jiān)控和查詢,做到資金使用的無縫監(jiān)管。
(作者單位為云南省鎮(zhèn)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按板鎮(zhèn)中學)
[1] 杜育紅.教育發(fā)展不平衡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6-24.
[2] 吳曉磊.如何加強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厲行節(jié)約,統(tǒng)籌高效[J].管理視野(下),2013(5):150-151.
[3] 吳大義.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管理視野(下),2014(8):196.
[4] 毛亞丹.會計集中核算下如何加強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J].中國外資,總第282期,2013(2):136.
[5] 董振林.規(guī)范化視野中的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觀察,2014(1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