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宋代應策時文概論

        2016-12-17 07:16:02諸葛憶兵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詩賦時文進士

        諸葛憶兵

        (中國人民大學 國學院,北京 100872)

        ?

        宋代應策時文概論

        諸葛憶兵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北京100872)

        【摘要】宋代應策時文最早出現(xiàn)在制科考試中,熙寧三年進士殿試,首次采用制策問答的方式考試,此后,殿試以策取士,大致沿襲不變。熙寧以后,士人逐漸將更多的學習熱情轉移到策問的寫作上。殿試制策,考核士人兩個方面的能力:對現(xiàn)實政治弊病的了解和應對方案,綜合分析、歸納等邏輯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宋代士人必須時時聯(lián)系現(xiàn)實政治思考問題,他們進入仕途后,熱衷于變革,時而大膽批評朝政,直抒己見,這與應策考試的訓練有一定的關系。從格式角度考察,制策需要考核考生對現(xiàn)實社會和政治的多方面綜合思考的能力,一道制策中總是提出多個問題。所以,應策時文事實上是由多篇政論文組成,與平常一題一議的政論文不同。應策時文受題目、時間、地點的限定,又有考試錄取的現(xiàn)實目的,考生為了進入仕途,必須揣摩帝王或當政者的想法,以此作為應策時文的主要論點,貫穿全文。更有甚者,惡意攻擊當時政壇上受排擠壓迫的政治派別,應策時文遂墮落為朝廷鷹犬。此外,考生有個人經(jīng)歷的局限,回答問題時又有諸多功名利祿的考慮,面對現(xiàn)實政治和制策提問,絕大多數(shù)應策時文不可能提供深刻的見解,空疏膚淺是應策時文的通病。

        【關鍵詞】宋代科舉應策時文

        宋代時文就是科舉考試文章,又稱程文。宋人“不中進士舉,無由得朝廷之官;不能為時文,無由中進士舉”*吳潛:《奏乞分路取士以收淮襄之人物守淮襄之土地》,《全宋文》第337冊,上海辭書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40頁。??婆e考試文體多樣,時文的范圍也較寬,如策與論兩場考試,其文章架構就有很大的不同。從文體學角度著眼,應對論、策時文乃古文之一種,都是非駢儷的散體文言文。其中,應答策問的文言體政論文,針對現(xiàn)實政治,長篇論說,其篇章結構有獨特性。尤其是神宗熙寧以后,進士殿試,獨重策問,應策時文引起宋人的高度關注。這類時文由此成為古文大家族中的“另類”,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故將應策時文獨立剝離出來討論。

        一、 宋代應策時文的發(fā)生與興盛

        宋代進士考試,最初沿襲唐代,重詩賦,輕策論。北宋初期殿試,惟存詩賦題。如,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帝御講武殿,復試新及第進士宋準并下第進士徐士廉、終場下第諸科等,內(nèi)出《未明求衣賦》、《懸爵待士詩》題”*《宋會要輯稿·選舉》七之一、七之二、七之三、七之五,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4356、4356、4357、4358頁。。開寶八年(975),“帝御講武殿,試禮部奏名進士。內(nèi)出《橋梁渡長江賦》、《龍船習水戰(zhàn)詩》題”*《宋會要輯稿·選舉》七之一、七之二、七之三、七之五,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4356、4356、4357、4358頁。。而后,亦存留論題,仍以詩賦為主。如,太平興國三年(978),“帝御講武殿,試禮部奏名進士,內(nèi)出《不陣而成功賦》、《二儀合德詩》、《登講武臺觀習戰(zhàn)論》”*《宋會要輯稿·選舉》七之一、七之二、七之三、七之五,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4356、4356、4357、4358頁。。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帝御崇政殿,試禮部奏名進士,內(nèi)出《卮言日出賦》、《射不主皮詩》、《儒行論》題”*《宋會要輯稿·選舉》七之一、七之二、七之三、七之五,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4356、4356、4357、4358頁。。

        北宋前期進士試高第者,往往以詩賦聞名天下。如咸平五年(1002)狀元王曾,鄉(xiāng)試、省試都是第一名,時人稱其連中三元。“莒公嘗言:‘王沂公所試《有教無類》、《有物混成》賦二篇,在生平論著絕出,有若神助云。’楊億大年亦云:‘自古文章立名不必多,如王君二賦,一生衣之食之不能盡?!?宋祁:《宋景文公筆記》卷上,《全宋筆記》第一編·五,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47頁。前賦為省試考題,后為殿試考題。又,“南省試進士《有教無類賦》,王沂公為第一?!顿x》盛行于世。其警句有云:‘神龍異稟,猶嗜欲之可求;纖草何知,尚薰蕕而相假’”*歐陽修:《歸田錄》卷二,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25頁。。凡此種種,皆可見時人關注的都是王曾考試時所作之賦。北宋前期重詩賦,論策無足輕重。李覯言:“當今取人,一出于辭賦,曰策曰論,姑以備數(shù)?!?李覯:《直講李先生文集》卷二七《上葉學士書》,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從《宋會要輯稿》保留的殿試題目來看,北宋初年不見論、策題;后雖增加論題,神宗熙寧三年之前,一直不見策題。

        應策時文,最早出現(xiàn)在制科考試中。制科乃朝廷為選拔特殊人才而設置的考試,應試者需得朝廷多位官員推薦,其第一、第二等永遠空缺,以示制科考試之艱難和尊貴,“第三等與進士第一……第四等與進士第二、第三”*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八八、卷五,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4540、125頁。,故制科又稱“大科”。北宋開國初始,即設制科試,然一直沒有應試者。宋太祖乾德二年(964)正月,太祖下詔,明令各級官員推薦應制科試者;四月,“博州軍事判官穎贄為著作佐郎。贄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策試稱旨故也”*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八八、卷五,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4540、125頁。。穎贄策試文章失傳。而后,制科時廢時置,策問亦無一流傳。直至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二月,朝廷再次下詔,要求各級官員推薦制科應試者;四月與八月,真宗兩次親試應制科者。這一年的兩次策問都保留在《宋會要輯稿》中,制策者當為文壇領袖人物楊億。楊億《武夷新集》卷十二保存咸平四年奉旨所撰制策三道,其中兩道為四月考試而作,一道為八月考試而作?!端螘嫺濉繁4娴陌嗽虏邌柤础段湟男录匪嬲摺K脑虏邌栁匆娪凇段湟男录?,或亦為楊億所作??梢娒看沃瓶圃嚕实鄱紩尦⒐賳T中文名顯赫者撰寫多道策問,挑選其一為考試制策。后來進士殿試制策,也與此類似。此年四月應制科試者有查道、李邈、王曙、魯驤、陳越,八月應制科試者有何亮、孫暨、孫僅、丁遜,其應策之作無一留存。然而,從楊億的制策來看,其內(nèi)容、格式與以后進士試之策問大致相同,大約都是以史為鑒,針對現(xiàn)實社會和政局,提出多個問題,要求考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案。如八月策問,提出“去兵”、“足食”、“求賢”、“飭法”四個方面的問題。*詳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之九、一○,第4416頁。制策如此,應策之作亦當為長篇政論文。

        現(xiàn)存最早的制科應策時文乃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夏竦的《崇政殿御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制策》,全文五千六百余字,就禮法制度、貢舉選拔、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任賢選能等多方面展開討論。仁宗年間,制科考試常態(tài)化,制科時文亦多有保存,如景祐五年張方平《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對制策》、嘉祐六年蘇軾《御試制科策》和蘇轍《御試制策》等。神宗年間罷制科,哲宗年間復置而再罷,南宋時復置而應者寥寥??偠灾?,兩宋期間應制科試者不多,據(jù)學者統(tǒng)計,“有宋一代,御試僅二十二次,入等者不過四十一人”*參見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之《宋代制科制度考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125~157頁。。制科應策時文數(shù)量也極少,與后來龐大的進士試應策時文相比,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宋代制科應策時文開風氣之先,宋神宗以后的進士考試,是朝著重策問的制科試方向發(fā)展的。

        宋太宗以后,大量官員都是科舉出身,科舉內(nèi)容與為官品質(zhì)和資質(zhì)之關系日益引起朝廷上下的關注。孫何言:“策論高者,稍近于仁義;詩賦精者,未離于雕篆。今朝廷取士之制雖古,用道較藝之術,猶專守唐代?!?孫何:《送朱嚴應進士舉序》,《全宋文》第9冊,第199頁。即表達對朝廷沿襲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的不滿。馬亮也向太宗進言:“詩賦小才,不足觀士,愿先策論,以擢優(yōu)長?!?晏殊:《馬忠肅公亮墓志銘》,《全宋文》第19冊,第234頁。真宗咸平五年(1002),張知白上疏,提出進士考試“先策論,后詩賦,責治道之大體,舍聲病之小疵”*《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三,第1169頁。。由此,朝廷上下逐漸達成共識,進士考試中策論的地位日益提高。大中祥符元年(1008),馮拯要求“令于詩賦人內(nèi)兼考策論”*《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六八、卷九○、卷一四三,第1522、2082、3436頁。,得到真宗首肯。天禧元年(1017),真宗再次對宰輔強調(diào):“前已降詔,進士兼取策論?!?《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六八、卷九○、卷一四三,第1522、2082、3436頁。進士考試錄取標準的這種改變,在宋仁宗年間有了明顯的表現(xiàn):“天圣二年,劉筠知貢舉,得公(葉清臣)所對策,奇之,擢為第二。國朝以來,以策擢高第,自清臣始?!?龔明之:《中吳紀聞》卷三,《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857頁。天圣五年(1027),朝廷下詔:“貢院將來考試進士,不得只于詩賦進退等第,今后參考策論以定優(yōu)劣?!?《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之一五,第4269頁。從太宗到仁宗,進士考試中慢慢形成了詩賦與策論并重的局面。

        既然詩賦與官員的道德品質(zhì)、行政能力無關,策論逐步獲得朝廷重視之后,要求獨重策論的討論也就出現(xiàn)了。慶歷初,富弼《上仁宗乞革科舉之法令牧守監(jiān)司舉士》言:“欲今后科場考試,以策論為先?!?趙汝愚:《宋朝諸臣奏議》卷八○,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865頁。范仲淹于慶歷年間變革朝政,對科舉的要求也是“先策論而后詩賦”*《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六八、卷九○、卷一四三,第1522、2082、3436頁。。這種觀點,幾乎得到多數(shù)大臣的贊同,趙師民、宋祁、歐陽修都給朝廷上疏,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神宗熙寧變法,科舉改革乃其重點之一。熙寧二年(1069),朝廷下詔,要求大臣討論“貢舉法”之變革。韓維認為,科舉考試“誘之以華靡無用之文,程之以誦記不講之言”,因而要求“罷詩賦”*韓維:《議貢舉狀》,《全宋文》第49冊,第154頁。。王安石認為:“宜先除去聲病對偶之文,使學者得以專意經(jīng)義?!?王安石:《乞改科條制札子》,《全宋文》第64冊,第20頁。司馬光建議:“進士試經(jīng)義策三道,子史策三道,時務策三道,更不試賦、詩及論?!?司馬光:《司馬光集》卷三九《議貢舉狀》,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891頁。呂公著亦云:“取人以言,固未足見其實;至于詩賦,又不足以觀言。是以昔人以鴻都篇賦比之尚方技巧之作,此有識者皆知其無用于世也。臣以謂自后次科場,進士可罷詩賦,而代以經(jīng)。先試本經(jīng)大義十道,然后試以論策。”*呂公著:《上神宗答詔論學校貢舉之法》,《宋朝諸臣奏議》卷七八,第853頁。諸人所議,大致相同,皆以為科舉應該罷試華靡不實之詩賦,而以經(jīng)義、策論取士。司馬光更為激進,甚至要求廢除詩、賦、論,獨存策問。惟蘇軾見解不同于眾人,云:

        自文章而言之,則策論為有用,詩賦為無益;自政事言之,則詩賦、策論均為無用矣……近世士大夫文章華靡者,莫如楊億。使楊億尚在,則忠清鯁亮之士也,豈得以華靡少之?通經(jīng)學古者,莫如孫復、石介,使孫復、石介尚在,則迂闊矯誕之士也,又可施之于政事之間乎?自唐至今,以詩賦為名臣者,不可勝數(shù)。何負于天下,而必欲廢之?近世士人纂類經(jīng)史,綴緝時務,謂之策括。待問條目,搜抉略盡。臨時剽竊,竄易首尾,以眩有司,有司莫能辨也。且其為文也,無規(guī)矩準繩,故學之易成;無聲病對偶,故考之難精。以易學之士,付難考之吏,其弊有甚于詩賦者矣。*蘇軾:《蘇軾文集》卷二五《議學校貢舉狀》,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724頁。

        蘇軾所見甚是,士人為官品質(zhì)和行政能力,與詩賦、策論都沒有關系,他人所議皆迂闊之論。然而,這種觀點與多數(shù)人不同,尤其是與熙寧變革的主持者王安石不同,當然不被當政者所采納。

        熙寧三年(1070)進士正奏名和特奏名殿試,首次采用制策問答的方式考試,其做法與以往的制舉殿試相同:“舊制:殿試進士以詩、賦、論,特奏名進士一論。至是,進士就席,有司又猶給《禮部韻》。及試題出,乃策問也。上顧執(zhí)政曰:‘對策亦何足以實盡人材?然愈于以詩賦取人爾?!?《宋會要輯稿·選舉》七之一九,第4365頁?!端蚊佳孕袖洝泛蠹戆溯d:

        公(呂公著)知貢舉,在貢院密上奏,曰:“天子臨軒策士而用詩賦,非舉賢求治之意。且近世有司考校,已專用策論。今來殿試,欲乞出自宸衷,惟以詔策,咨訪治道。”是歲,上臨軒,遂以策試進士。*朱熹:《宋名臣言行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呂公著密奏,幫助神宗最后下定決心。此后,或詩賦取士,或經(jīng)義取士,省試內(nèi)容時有變化,而殿試以策取士,大致沿襲不變。換言之,應策時文此后數(shù)量極速增加,占據(jù)宋代時文格局中的大半壁江山。熙寧三年省試通過的正奏名有355人,特奏名數(shù)量應該更多,這一年應策之作應該有近千篇。這是進士試最早的一批應策時文,此年殿試第三名陸佃的《御試策》留存至今。這一年殿試考官蘇軾有《擬進士對御試策》,是現(xiàn)存較早的意在垂范的模擬應策時文。

        熙寧以后,士人逐漸將更多的學習熱情轉移到策問的寫作上。葉適言:“自熙寧以策試進士,其說蔓延,而五尺之童子,無不習言利害以應故事?!?葉適:《葉適集·水心別集》卷一三《制科》,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802頁。一直到南宋末年,保留下來的應策時文數(shù)量龐大。士人應試之前,會有大量的模擬寫作;每次科舉高第者之時文,也會刊印流傳;書肆商販,選編匯集,點評注釋,模范時文刊本傳播更廣。僅以《直齋書錄解題》所載為例:“《擢犀策》一百九十六卷,《擢象策》一百六十八卷?!哆氛撸v、宣、政以及建、紹初年時文也;《擢象》則紹興末。”*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458頁。

        二、 宋代應策時文的基本內(nèi)容與格式

        科舉考試為朝廷選拔人才,統(tǒng)治者期望通過策問來考核士人兩個方面的能力:對現(xiàn)實政治弊病的了解和應對方案,綜合分析、歸納等邏輯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多言時政闕失”*《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一之二○,第4436頁。,是應策時文的應有之義。帝王有時還特意下旨,強調(diào)直言不諱的選拔人才標準。如紹興二年(1132)科場,高宗“謂輔臣曰:‘朕此舉將以作成人才,為異日之用。若其言鯁亮切直,他日必端方不回之士。自崇寧以來,惡人敢言,士氣不作,流弊至今,不可不革?!蚴衷t諭考官:‘直言者置之高等,尤諂佞者居下列’”*《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二,第325~706頁。。即使僅僅為了應對策問考試,考生也必須時時聯(lián)系現(xiàn)實政治思考問題。宋代士人進入仕途之后,熱衷于變革,時而大膽批評朝政,直抒己見,與這種應策考試的訓練也有一定的關系。

        現(xiàn)存抨擊現(xiàn)實最為激烈的應策時文乃建炎二年(1129)科場胡銓的《御試策》。胡銓以“國將興聽于民,國將亡聽于天”立論,指責廷試“陛下策臣等數(shù)十條,大概質(zhì)之于天”。以下所有的論述,皆以“臣有以見陛下聽于天而不聽于民之弊”開始。文中言論,也極其大膽。如批評高宗“圣慮漸解,浸不克終,國勢委靡而不振,生民愁苦而無聊”,“大柄大權,乃悉竊弄權臣之手”,“陛下痛念二圣鑾輿暴露,而未有迎復兩宮之策”,“陛下即位以來,旬月之間戮直言者凡三”。應策中有對時弊的直接指斥和詳細分析:“臣聞府庫單匱、軍費倍滋者,以兵冗而坐食也,以師老而費財也,以生寡而食眾也?!薄八^追胥有程,而外患未弭、寇盜尚多者,其弊在朝廷多過,生靈多怨?!薄敖衲朔胃I樞柄,戚屬將衛(wèi)兵,漢南北軍之禍,其監(jiān)不遠?!薄叭龜?shù)年來,邊防用兵,凡百科斂,不問四方有無物之處,但嚴令督責之?!薄氨菹?lián)駥⒉蝗缣?,而恩禮則過之,適足以啟諸將之驕心,而長奸臣之觖望。”“今者兩河淮甸,赤地千里,飛蝗蔽天,公卿大臣熟視無計,而請為遣蝗之舉?!?詳見《全宋文》第195冊,第67~84頁。全文長達11000余字。其時,高宗即位不到三年,金人大兵逼迫,國如危卵。高宗皇位未穩(wěn),顛沛流離,駐蹕揚州。這一年科舉考試就是在揚州舉行,高宗此時急于招攬人心,既沒有能力鉗制言論,也真心希望聽到一些對時政有所裨益的意見,所以就出現(xiàn)了胡銓的《御試策》。胡銓針砭時弊,鞭辟入里,后一年的“苗劉兵變”等,皆已在胡銓應策的分析預料之中。直接駁斥制策之謬,不給帝王和當政者留一絲情面,如此應策時文,兩宋僅見此一篇。

        其他多數(shù)應策時文,皆以歌頌帝王盛德立論,文中依然要分析時弊,提出對策。紹興二年狀元張九成殿試應策,開篇即歌頌高宗“謙不居,躬御便殿,親頒德音,以前世中興之君為問”,“有君如此,天下何憂乎!宗廟社稷何憂乎!二圣六宮,暫當淹恤,亦何憂乎”,具體應對時,則不能回避時弊。如言“今日之事……其橫行于州郡,嘯聚于山林者,類皆軍兵爾”,“秋苗之外,又有苗頭;苗頭未已,又行折八;折八未已,又曰大姓;大姓竭矣,又曰湮實;湮實虛矣,又曰均敷;均敷之外,名字未易數(shù)也。流離奔竄,益以無聊。前日桑麻沃潤,雞犬相聞;今為狐貍之居,虎豹之宅,蒼煙白露,彌望滿野”。同時,應策時文語言形象而不枯燥,富有文學性,也為考官所欣賞。張九成此文亦以此而著名,尤其是下列一段:

        方當春陽晝敷,行宮別殿,花柳紛紛,想陛下念兩宮之在北邊,塵沙漠漠,不得共此融和也。其何安乎?盛夏之際,風窗水院,涼氣凄清,竊想陛下念兩宮之在北邊,蠻氈擁蔽,不得共此疏暢也。亦何安乎?澄江瀉練,夜桂飄香,陛下享此樂時,必曰:“西風凄勁,兩宮得無憂乎?”狐裘溫暖,獸炭春紅,陛下享此樂時,必曰:“朔雪袤丈,兩宮得無寒乎?”至于陳水陸,飽奇珍,必投筯而起曰:“雁粉腥羊,兩宮所不便也,食其能下咽乎?”居廣廈,處深宮,必撫幾而嘆曰:“穹廬區(qū)脫,兩宮必難處也,居其能安席乎?”*詳見《張九成集·橫浦集》卷一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27~141頁。

        此段文字盛傳一時,李清照就有“桂子飄香張九成”之戲。*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17頁。又,張九成對策也刺疼特殊的對象?!丢毿央s志》載:

        張子韶廷對,時欲寫至“豎刁聞于齊而齊亂,伊戾聞于宋而宋?!钡日Z,諸珰在殿下者來竊窺之,子韶卷卷,正色謂曰:“方欲言諸君,幸勿觀也?!苯詰M恚而退。子韶又論劉豫事云:“彼劉豫者,何為者也?素無勛德,殊乏聲稱。天下徒見其背叛君親,委身敵人耳。黠雛經(jīng)營,有同兒戲,何足慮哉!”間諜得之,傳以示豫。豫大不平,會其左右,出其文,令榜于汴京通衢,召刺客欲刺子韶?;蛉艘愿孀由兀磭L為之動。*曾敏行:《獨醒雜志》卷六,《全宋筆記》第四編·五,第169頁。

        從格式角度考察,制策需要考核考生對現(xiàn)實社會和政治的多方面綜合思考能力,一道制策中總是提出多個問題。所以,應策時文事實上是由多篇政論文組成,與平常一題一議之政論文顯然不同。下面分別以北宋、南宋兩篇殿試制策與應策時文說明之。

        元祐六年(1091)殿試,制策提出:漢“孝文專用德化”,“幾至刑措”;漢“章帝事從寬厚,人賴其慶”。而當前則是“歲報重辟,至以千數(shù)”;“寒燠僭差,水旱為沴”。由此提問“彼何修而臻茲?今何由而反是?”進而追問“賢鄙之未明,徭賦之未平,法令之屢更,戎羌之不誡,蠻徼之未清,頗欲革而正之,安得無擾而定也?”而下,又就農(nóng)、禮、趨利矜節(jié)、憚勞奏功、古之典刑切于今、今之施設戾于古、患未萌而預防及消弭等方面提問。*詳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七之二六、二七,第4368、4369頁。粗略統(tǒng)計,一共提出十四個問題。此年,有趙鼎臣《廷試策》留存。趙鼎臣以“人之怨咨郁于下,然后天之舒慘變于上”之天人感應論點立足,期望朝廷“以教化為首務,擇良有司而奉行之,然后刑辟可清,嗟嘆可平”,進而達到“明賢鄙而平徭賦,定法令而清蠻貊”的治理效果。具體做法有廢除“任官以資格”、“取人以言語”,“不賞邊功”、“釋為外懼”,“上好節(jié)義”、“朝有爵賞”。此外,“漢之久任可以課吏治,隋之義倉可以御兇年,此善于今而可先者也。兵食之滋廣,服用之無制,此戾于古而為大者也”*詳見《全宋文》第138冊,第158~160頁。。趙鼎臣就提問展開應答,沒有足夠的論據(jù)和例證,倉促回應,難免敷衍,全文約2000余字。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面對如此無所不包而又有深度的問題,考生當然無法一一詳細或深入論述,宋代多數(shù)應策時文水平不高。尤其是北宋,考生對應策時文之模擬練習還不充分,此類時文的寫作水平普遍低下。

        紹興二十七年(1157)殿試,制策從“遵先王之法”角度出發(fā),對“奸弊未革”、“財用未裕”、“人材未盛”、“官師未勵”四個方面提問:“其咎安在?豈道雖久而不渝,法有時而或弊,損益之宜,有不可已耶?抑推而行之者非其人耶?”*《宋會要輯稿·選舉》八之八,第4378頁。制策分別從變法、任人兩個角度追問上述問題。這次制策問題雖然相對集中,涉及面仍然非常廣泛。這一年應策時文,惟狀元王十朋的《廷試策》留存。殿試策問,至此已近九十年。士人悉心練習應對,應策時文也已經(jīng)形成一定的寫作模式。首先,不管制策提出多少問題,應策時作者總是以一個核心觀點應對,將多篇政論文歸攏為以一個觀點統(tǒng)領的長篇政論文,這是一種很好的應策寫作技巧。王十朋這里提出的核心觀點是“攬權”。作者不由分說地進行了概念偷換,“臣之所欲言者無他焉,亦曰攬權而已”,將所有的問題癥結都集中在“攬權”之上。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論述的難度,作者只需要就一個方面集中探討,論據(jù)和分析都可以比較充分。其次,具體應對時,應策時文總是先引用一段制策問題,然后開始應對。應對時,也總是先歌頌在位皇帝之豐功偉績,或肯定制策提問之圣賢英明,然后再闡述自己的觀點。王十朋分八個方面應對,圍繞“陛下能攬威福之權,率自己出,則成憲有不難守,祖宗有不難法,時弊有不難革,天下有不難治”展開討論。*《王十朋全集·文集》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74~590頁。全文長達近萬字,從北宋的數(shù)千字應策至南宋的萬余字應策,此類時文經(jīng)歷了一個發(fā)展、成熟的過程。

        三、 宋代應策時文之弊病

        應策時文乃科舉考試答卷,考試之題目、時間、地點都是限定的,而且考試的目的就是為了被錄取?;谏鲜鲆蛩?,應策時文的弊病也非常明顯。

        制策名義上要求考生針對現(xiàn)實弊病,發(fā)表批評性意見,并提出改進或變革建議。事實上,應策時文大多奉上所好,阿諛時政,歌功頌德。在專制體制中,不允許不同的政見存在,厭惡聽到批評的聲音;考生為了進入仕途,必須揣摩帝王或當政者的想法,以此作為應策時文的主要論點,貫穿全文。更有甚者,揣摩帝王與時相好惡,惡意攻擊當時政壇上受排擠壓迫的政治派別,應策時文墮落為朝廷鷹犬。

        首先,考官出題,即揣摩上意,窺測當下政治風向。如,紹圣元年哲宗親政,有意變更元祐朝政,恢復新法。這一年“廷試進士,清臣發(fā)策曰:‘今復詞賦之選而士不知勸,罷常平之官而農(nóng)不加富,可差可募之說雜而役法病,或東或北之論異而河患滋,賜土以柔遠也而羌夷之患未弭,馳利以便民也而商賈之路不通。夫可則因,否則革,惟當之為貴,圣人亦何有必焉?!饕饨越I元祐之政,策士悟其指,于是紹述之論大興,國是遂變”*脫脫等:《宋史》卷三二八《李清臣傳》,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10563頁。。蘇轍抨擊云:“臣伏見御試策題,歷詆近歲行事,有欲復熙寧、元豐故事之意。”*蘇轍:《蘇轍集·欒城后集》卷一六《論御試策題札子二首》,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第1066頁。蘇轍于是被貶謫出朝,最能逢迎上意的畢漸狀元及第。

        再往前回溯,熙寧年間,神宗和王安石皆主張變法,熙寧三年殿試,策問迎合者皆得高第,這一年狀元葉祖洽尤為突出?!白媲⒉哐裕骸孀诙嘁蜓埡喼?,陛下即位,革而新之?!蹩紴槿?,復考為五等。上令宰相陳升之面讀,以祖洽為第一。軾乃上言:‘陛下試士,將求樸直之人,而阿諛順旨者率據(jù)上第,臣竊悲之?!?陳均:《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卷一八,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427、428頁。熙寧之新舊黨爭,在科場中直接表現(xiàn)出來。此時,考官中有新舊兩黨人士,故錄取意見不同,最終當然取決于皇帝和主政者的意見。

        哲宗親政,徹底顛覆元祐執(zhí)政理念,以紹述為己志。紹圣元年科舉初露端倪,紹圣四年科舉變本加厲?!顿e退錄》載:

        紹圣四年殿試,考官得胡安國之策,定為第一。將唱名,宰執(zhí)惡其不詆元祐。而何昌言策云:“元祐臣僚,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恩?!边獮槭走x。方天若策云:“當是時,鶴發(fā)宵人,棋布要路。今家財猶未籍沒,子孫猶未禁錮?!彼齑沃?。*趙與時:《賓退錄》卷一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6頁。

        建中靖國元年五月,朝請郎梁寬上奏:

        紹圣之初,奸臣特進,是時不惟朝廷之士革面迎合,雖田野書生,亦懷觀望捭闔之術。舉人畢漸,廷試對策,其心本欲附會時流,以窺上第。其間言語不顧輕重,有傷事體,傳播四夷,所損不細。又如紹圣之際,方天若對策,其間以不誅南竄大臣家屬為恨,以不沒元祐公相家貲為惜。天若,閩中匹夫,于元祐大臣公卿有何宿憾!時以蔡卞用事,正持威柄,方務傾覆大臣,既欲行其妻父素志,又欲復其平日私仇。天若者,蔡京之門人,蔡卞之飛走也。鷹犬效力,仆妾事人,其言何所不至云云!*黃以周:《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卷一七,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635頁。

        梁寬等上言者,很快被朝廷定為奸黨一類。北宋后期,政治生態(tài)日益惡化,宰相權力膨脹,蔡京之流輩出。他們黨同伐異,任用親信,朝廷中皆阿諛奉承之輩,政壇風氣會直接影響科場考試。以徽宗崇寧五年(1106)殿試為例,“時蔡薿揣蔡京且復用,其所對策曰:‘熙、豐之德業(yè)足以配天,不幸繼之以元祐;紹圣之纘述足以永賴,不幸繼之以靖國。陛下兩下求言之詔,冀以聞至言,收實用也。而見于元符之末者,方且幸時變而肆奸言,乘間隙而投異意。詆誣先烈,不以為疑;動搖國是,不以為憚。愿逆處其未至而絕其原。’于是,擢為第一,以所對策頒天下”*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卷四九,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490頁。。其時,“蔡京專國,以學??婆e箝制多士,而為之鷹犬者,又從而羽翼之。士子程文,一言一字,稍涉疑忌,必暗黜之”。*洪邁:《容齋隨筆·三筆》卷一四,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590頁??茍鰰r文,惡意攻擊舊黨人士,以諂媚逢迎為尚。

        此種科場風氣,在南宋愈演愈烈?!敖B興和議”簽訂之后,秦檜權傾朝野。自后應策時文,高第者皆歌頌高宗、秦檜之功勛。紹興十二年(1142)科舉,登第前三名乃陳誠之、秦熺、楊邦弼,主要歌頌和議之功?!督ㄑ滓詠硐的暌洝份d:

        秦熺對策言:“天子建國,右社稷,左宗廟,是故宗社不可無所依。今神州未歸職方氏,則考卜相攸,莫如建康。謂宜申飭有司,早立宗社,權為定都之制。”舉人陳誠之策言:“圣人以一身之微,臨天下之大,惟度量廓容,舉天下之大納之胸中,而成敗得喪不能為之芥蒂,斯綽綽有余裕矣。成湯不愛犧牲粢盛以事葛伯,文王不愛皮幣犬馬以事昆夷。漢高祖解平城而歸,飾女子以配單于,終其身而無報復之心,故韓安國稱之曰:‘圣人以天下為家?!馕浔稗o厚幣,以禮匈奴之使,故馬援稱之曰:‘恢廓大度,同符高祖?!w帝王之度量,兼愛中外之民,不忍爭尋常,以斃吾之赤子也。陛下誠得金使如侯生,則梓宮可還,母兄可復,至德要道之欲可得矣。臣聞東晉之所恃者,國險也??梢宰允?,語其攻人則未也。宋文帝自恃富強,橫挑強鄰,末年遂有百牢之恥;陳宣帝狃于屢勝,進輒不已,自蹙其境。惟齊武帝懲元嘉之敗,保本境土,聘問不絕。當是時,外表無塵,內(nèi)表多裕。梁武帝初有意用兵,及蕭宏洛口之敗、蕭宗彭城之敗,乃遣使議和,遂得國家閑暇。豈非自守之效乎?今日之事,審彼己之狀,校勝負之勢,利害相半,雖戰(zhàn)無異也。故臣之深思,竊以休兵息民為上策。……”楊邦弼策言:“陛下躬信順以待天下,又得賢相,相與圖治,中興之功,日月可冀。”又論吳越之事,以為:“使越王與大夫種、范蠡,不量力度時,輕死而直犯之,是特匹夫之勇,而非賢君相所宜為也。顧以為今日休兵息民之計,誠為得策。”*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四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27頁。

        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科舉,登第前三名為劉章、王剛中、許必勝。三人應策時文,阿諛歌頌高宗和秦檜,極為無恥。《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

        舉人劉章答策言:“陛下既以先修其身,而又任用真儒,始終如一?!庇衷唬骸氨菹路ㄊ毓畔?,得一賢者,必思先王所以任之之誠;得一能者,必思先王所以使之之方。彼賢者、能者,孰敢不盡忠竭節(jié)于陛下哉!”王剛中策言:“帝王之應世,非治天下之難,必得真賢碩能之用為難?!痹S必勝策言:“今日廟堂之上,其所以董正百官者,竭誠盡忠,以謀國事。縉紳知之,將見觀感視效,自然而化?!庇衷唬骸皣覐R堂之上,秉握鈞衡,總攬庶職者,其于節(jié)義之事,在人耳目,輝映今古。天下縉紳方且相與取正而激勵。今陛下乃以士大夫偷墮為患,其亦陛下之過計?!?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三,第327~136頁。

        紹興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秦檜去世,高宗剪除秦檜黨羽,重收中央大權。兩年后,王十朋對策以“攬權”為核心,正合帝王之意,方得狀元及第。

        宋人對科場時文風氣,也有很清楚的認識。魏了翁總結說:“當歲大比,往往竊取朝廷余論、薦紳奏疏與郡國邸吏所傳,昈分條別,纂綴以備問……問紹述則贊紹述,謀和親則贊和親,欲開邊則是開邊,大抵鑿經(jīng)術以傅世好,刺邪說以阿有司?!?魏了翁:《普州貢院記》,《全宋文》第310冊,第358頁。鄭性之亦云:“蓋嘗歷觀答策,深監(jiān)諛風。在熙寧則多言更變之宜,在紹圣則具論紹述之美。是為迎合,實可深羞?!?鄭性之:《狀元謝余察院啟》,《全宋文》第306冊,第31頁。

        此外,科場考試有時間限定,考生則有個人經(jīng)歷的局限,回答問題時又有諸多功名利祿的考慮,面對現(xiàn)實政治和制策提問,絕大多數(shù)應策時文不可能提供深刻的見解,空疏膚淺是應策時文的通病。保留至今的應策時文,為數(shù)不多,皆當時之佼佼者,被時人視作典范,然亦不免空疏膚淺之病。如,紹定五年(1232)殿試,存徐元杰《御試對策》,文中所論“道與心一,帝王之心與萬世一”、“帝王之心與天地一,祖宗之心與帝王一”等*詳見《全宋文》第336冊,第179~190頁。;寶祐四年(1256)殿試,存狀元文天祥《廷對策》,文中所論“天地與道,同一不息;圣人之心,與天地同一不息”等*詳見《文天祥全集》卷三,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第42~53頁。,皆泛泛而論,大而無當。

        眾多士人中第之前,皆閉門苦讀,兩耳不聞窗外事,他們既少生活閱歷,對現(xiàn)實政治也缺乏足夠或深入的了解。部分已經(jīng)仕宦而參加“鎖廳”試的考生,或未得實際差遣,或混跡下層,積累的從政經(jīng)驗也不多。他們?yōu)榱藨獙婆e考試,往往是收集以往時文典范之作,學習揣摩,模擬寫作?!稁熡央s志》載:“汪信民試南省第一,頗收畜時文?!?呂本中:《師友雜志》,《全宋筆記》第三編·六,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4頁。這種現(xiàn)象在熙寧以后非常普遍。書肆商販也大量銷售此類作品選集,《春渚紀聞》載:“李偕晉祖,陳瑩中之甥也。嘗言其初被薦赴試南宮。試罷,夢訪其同舍陳元仲,既相揖,而陳手執(zhí)一黃背書,若書肆所市時文者,顧視不輟,略不與客言。”*何薳:《春渚紀聞》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6頁。更有甚者,士人們僅僅只是摘抄范文或其他著作之精彩片段,拼湊一篇時文。政和四年(1114),黃潛善奏云:“比年以來,于時文中采摭陳言,區(qū)別事類,編次成集,便于剽竊,謂之《決科機要》。偷惰之士,往往記誦,以欺有司。讀之則似是,究之則不根于經(jīng)術本源之學,為害不細?!?岳珂:《愧郯錄》卷九,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淳熙十四年(1187),洪邁等亦奏言:“竊見近年舉子程文,流弊日甚,固嘗深軫宸慮?!e子左掠右取,不過采諸傳記雜說,以為場屋之備。牽強引用,類多訛舛,不擇重輕?!珀兄?,唯務貪多,累牘連篇,無由精好。”*《宋會要輯稿·選舉》五之一○、四之三、八之二五,第4317、4292、4386頁。周行己自言:“行己七歲就傅,授句讀,誦五經(jīng)書。十五歲學屬文,十七歲補太學諸生。是時,一心學科舉文,編綴事類,剽竊語言。”*周行己:《上祭酒書》,《全宋文》第137冊,第91頁。由此,崇寧二年(1103)就已經(jīng)有大臣提出:“竊謂使士知經(jīng),咸欲如元豐之盛,莫若取諸經(jīng)時文印板,一切焚毀。今后除府監(jiān)發(fā)解、省試并太學補試、公私試第一名經(jīng)義,方許印行,其余悉不得賈售雜亂。*《宋會要輯稿·選舉》五之一○、四之三、八之二五,第4317、4292、4386頁。面對功名利祿,此類禁令就是一紙空文。至南宋年間,“凡編類條目、撮載綱要之書,稍可以便檢閱者,今充棟汗牛矣。建陽書肆,方日輯月刊,時異而歲不同,以冀速售。而四方轉致傳習,率攜以入棘闈,務以眩有司,謂之‘懷挾’,視為故常”*《愧郯錄》卷九,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當時學校教育,同樣圍繞科舉指揮棒,“教以鈔節(jié)經(jīng)史,剽竊時文,以夜繼晝”*司馬光:《司馬光集》卷三九《議貢舉狀》,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892頁。。應策時文因此往往沒有自己的觀點,大抵乃“蹈襲紙上之空言……揣摩事情,追逐時好,競一日之長,以竊取科第而已*《宋會要輯稿·選舉》五之一○、四之三、八之二五,第4317、4292、4386頁。。

        科舉的目的是進入仕途。時文的篇章結構、遣詞造句等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不要觸怒考官和當政者。所以,絕大多數(shù)時文即使不過度阿諛,也不敢真正斥責現(xiàn)實,“舉子之策,平平論事,小小立言,惟恐傷時,姑以塞責”*姚勉:《廷對策》,《全宋文》第351冊,第340頁。,多數(shù)應策時文都是如此,空疏膚淺就難免了。宋人對此有充分的認識,乾道七年(1171),中書舍人留正批評時文言:“議論膚淺,而以怪語相高;對策全無記問,而以浮辭求勝。大抵策尤卑弱,不足以傳示四方?!?《宋會要輯稿·選舉》四之四一、六之三二,第4311、4345頁。嘉定十二年(1219),國子司業(yè)王棐指責時文“前后相襲,陳腐愈甚”*《宋會要輯稿·選舉》四之四一、六之三二,第4311、4345頁。。

        又,考生在考場上多數(shù)不能很好地分配答卷時間,應策時文往往前詳后略。前面幾個問題,洋洋灑灑,論古論今;后面幾個問題,一筆帶過,匆匆作答。這是應策時文的通病,不再詳細列舉。

        總之,應策時文在一定程度上敦促宋代士人關懷現(xiàn)實,思考時政,同時,也是宋人創(chuàng)作中喜議論傾向的主要推手。專制體制下之官場病,如不敢獨立思考、奉上之好、看風使舵、諂媚阿諛等等,在應策時文中也有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

        [責任編輯羅劍波]

        [作者簡介]諸葛憶兵,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Stratagem and Suggestion Writing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ZHUGE Yi-bing

        (SchoolofChineseClassics,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

        Abstract:The stratagem and suggestion writing first appeared in the zhike examination (a special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In the palace examination in 1070, the text took a form of policy-making questionnaire. Afterwards, this kind of examination was regularized and inherited through dynasties. Thus scholars gradually devoted more efforts into stratagem and suggestion writing. In palace examination, two capacities were considered important: knowledge of political ills and corresponding policie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expression ability. Song scholars, who were requested to consider problems with the context of real politics, were keen to make changes and bold in criticizing the government, which could be partly related to the training before exam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rmat, the system needed to assess the candidates of comprehensive thinking on social and political dimensions, and usually had several questions under one subject. Therefore, the answering sheet was actually composed of a few pieces of article, different from the one-question-one-answering sheet.

        As the policy essays were limited by subject, time and place, with practical purposes in addition, most candidates tried to cater for the rulers in praise of the current politics. They would figure out the real thought of authority and took it as the main argument of the essay. Some of them went so far in malicious attacks against the groups in disadvantage. Limited by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consideration on fame and fortune, most policy essays could not provide insightful opinions. Shallow emptiness was the common defect.

        Key words:imperial examination; policy essay

        猜你喜歡
        詩賦時文進士
        河下:文風厚重的“進士之鄉(xiāng)”
        華人時刊(2023年19期)2023-11-16 12:32:12
        痛風的多組學研究進展
        遺傳(2023年8期)2023-08-25 07:00:20
        談時文閱讀在小學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詩賦不必寓教訓”與“文學的自覺”關系討論
        四進士(上)
        《進士or近視》
        童話世界(2019年14期)2019-06-25 10:11:42
        熊亨瀚:用忠誠血寫信仰的詩賦
        新時代“弄潮兒精神”全國詩賦征集大賽啟事
        中華詩詞(2018年5期)2018-11-15 01:47:21
        靈活運用時文閱讀,有效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清代石城縣黎正進士考論
        廣州文博(2016年0期)2016-02-27 12:48:36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国产成人香蕉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 国产国语熟妇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囯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看三级三级三级|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国语对白做受xxxxx在线| 亚洲日韩专区在线视频| 天堂视频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国产| 成人毛片av免费| 在线播放人成午夜免费视频| 久久免费网站91色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av高清二区| 男女高潮免费观看无遮挡 | 亚洲av本道一本二本三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99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香蕉|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人妻被公喝醉在线|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97|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啪|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 亚洲性感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毛茸茸性xxxx毛茸茸毛茸茸|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国产自拍偷拍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日射精情感性色视频|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中字| 国产av一区二区内射| 国产精品高清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本人成在线观看| 男女做羞羞事的视频网站| 37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张筱雨| 亚洲最大成av人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