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歡,高明霞,柳韋華
(泰山醫(yī)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的相關性分析
宋 歡,高明霞,柳韋華
(泰山醫(yī)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現狀,并探討其相關性。方法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健康信念量表、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量表,對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調查。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進行數據分析。結果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總分為(49.54±4.43)分,得分指標為70.77%,處于中等水平;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總分為(27.89±7.41)分,得分指標為55.8%,處于較低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各維度及總分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總分呈正相關(P<0.05)。結論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水平有待提高,健康信念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關系密切,醫(yī)護人員可通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提高患者的健康信念水平,改善其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從而達到控制血糖、減少或延緩并發(fā)癥發(fā)生的目的。
糖尿?。唤】敌拍?;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相關性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統計,2015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達4.15億,中國占1.1億。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人數占85%~95%[1]。糖尿病是慢性終身性疾病,血糖水平是反映該病控制好壞的重要指標,而良好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是血糖控制的基礎。健康信念模式認為,健康信念是人們接受勸導從而采納健康行為的基礎和關鍵,國內外研究[2-4]表明,健康信念與健康行為密切相關。本研究通過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與健康信念現狀,并分析其相關性,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以提高其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水平,改善其生活質量。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2015年5—10月選取泰安市泰山區(qū)4個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5]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齡≥18周歲,認知功能正常,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嚴重糖尿病并發(fā)癥者;意識模糊、不合作、語言表達不清楚者。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自行設計,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配偶情況、居住情況、主要照顧者、職業(yè)、經濟來源、月收入、醫(yī)療付費方式、有無接受健康教育。
1.2.2 健康信念量表 該量表由林佳慧[6]修訂,用于測量糖尿病患者近半年內執(zhí)行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對血糖控制重要性的認知程度,其Cronbach’s α系數為0.92。該量表共14個條目,4個維度:罹患性認知(3個條目)、嚴重性認知(3個條目)、自覺行動利益(4個條目)、自覺行動障礙(4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從“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分別賦予1~5分,各條目計分之和為總分,總分為14~70分,總分越高表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的健康信念越好。為進一步了解該量表各維度得分情況,由于各維度所含條目不同,為使各維度之間得分具有可比性,分析時使用得分指標,計算公式:得分指標=維度的平均得分/該維度的可能最高得分×100%,得分指標<60%為差,60%~80%為中等,≥80%為良好[7]。
1.2.3 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量表 該量表由林佳慧[6]修訂,主要用于測量糖尿病患者近半年內在家執(zhí)行血糖監(jiān)測的實施情形,Cronbach’s α 系數為 0.98,共有10條目為計分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從“完全沒有做到”~“完全做到”分別賦予1~5分,10個條目計分之和為總分,總分為10~50分,總分越高表示糖尿病患者在家執(zhí)行血糖自我監(jiān)測的行為越好;以30分為界定值,≥30分為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良好,30分以下為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較差。
1.3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統一培訓調查員,問卷采用統一指導語,由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單獨填寫,對視力障礙或閱讀困難者,調查員逐條詢問,患者如實回答后,調查員逐條記錄。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205份,回收有效問卷18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0.7%。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 3.1錄入數據,使用SPSS 20.0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關性分析,檢驗水準為ɑ=0.05。
2.1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得分情況 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總分為(49.54±4.43)分,得分指標為70.77%,處于中等水平。得分指標最高的維度是自覺行動利益,為83.90%;得分指標最低的維度是自覺行動障礙,為56.90%,見表1。
表1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得分情況(n=186)
2.2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得分情況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總分(27.89±7.41)分,低于 30 分,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較差。條目均分排在前3位包括:“當我感到不舒服或生病時,我能自行增加驗血糖的次數”為(3.37±1.09)分;其次是“當我所監(jiān)測的血糖值高于正常時,我會和醫(yī)護人員討論我的藥物劑?”為(3.21±0.88)分;得分位于第3位的條目是 “當我所監(jiān)測的血糖值高于正常時,我會和醫(yī)護人員討論我的運動?及運動類型”為(3.16±0.92)分。條目均分最低的是“當我外出旅行時,我也能做到定期驗血糖”為(2.01±0.93)分,10條目得分分布情況詳見表2。
表2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10個條目得分分布情況(n=186)
2.3 不同特征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得分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月收入、健康教育情況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不同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月收入、健康教育情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監(jiān)測行為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不同特征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和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得分比較(±S,分)
表3 不同特征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和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得分比較(±S,分)
?
續(xù)表3
2.4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的相關性分析 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各維度及總分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總分均呈正相關(P<0.05),見表 4。
表4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的相關性分析(n=186)
3.1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處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得分為(49.54±4.43)分,得分指標為70.77%,處于中等水平,這與孫曉敏等[7]研究結果一致。但低于國外的相關研究[8],究其原因:一方面本研究與國外研究中使用的研究工具略有不同;另一方面,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糖尿病相關知識,對健康和疾病沒有形成明確的觀點和態(tài)度,因而健康信念得分較低。說明我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信念水平有待提高,醫(yī)護人員和家屬對其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醫(yī)護人員和家屬給其正確的引導,將會幫助患者糾正錯誤、消極的健康信念,從而有利于患者形成積極正確的健康信念,促使其自行采取健康行為。本研究結果顯示,得分最高的維度是自覺行動利益,這與于平平[9]研究結果一致,自覺行動利益是指個體對實施某種行動后對健康益處的認識,包括促進健康、治療疾病、預防并發(fā)癥等[10],分析原因可能是:當患者罹患各種急慢性并發(fā)癥,身體出現臨床癥狀時,通過相應的藥物和飲食治療能較快緩解,患者更容易感受到治療帶來的益處,故自覺行動利益維度得分較高。得分最低的維度是自覺行動障礙,這與張榮霞等[11]的研究結果一致。自覺行動障礙是指個人對采取行動過程中可能存在困難的認識[10],患者表示進行血糖自我監(jiān)測花費高、耗時以及要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慣感到很不方便。其原因可能為:一方面,血糖儀和血糖試紙未被納入基本醫(yī)療保險的范圍,長期進行血糖自我監(jiān)測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對于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來說,血糖自我監(jiān)測所需花費較高;另一方面,患者對血糖自我監(jiān)測的知識技能掌握不足,血糖儀操作不熟練、讀數方面存在困難,故認為進行血糖自我監(jiān)測花費時間較多;另外,大部分患者表示要改變原來的生活習慣感到很不方便,說明大部分患者目前尚未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對糖尿病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缺乏正確的認識,自覺采取健康行為的意識較差,改變不正確生活方式的動機較小。
3.2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水平較差本研究結果顯示,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分總分為(27.89±7.41)分,低于30分,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較差,與Bailey等[12]、Ji等[13]研究結果一致,說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水平有待提高。條目均分最高的是 “當我感到不舒服或生病時,我能自行增加驗血糖的次數”,當患者健康受到威脅時才會增加自我身體狀況的關心程度,這與胡鵬等[14]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患者未能對糖尿病并發(fā)癥對身體帶來的危害以及血糖自我監(jiān)測的意義進行全面的理解。條目均分位于第2位和第3位分別是“當我所監(jiān)測的血糖值高于正常時,我會和醫(yī)護人員討論我的藥物劑?”“當我所監(jiān)測的血糖值高于正常時,我會和醫(yī)護人員討論我的運動?及運動類型”,與嵇加佳等[15]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過程中,依從性最好的是藥物管理,其次是運動管理。條目均分排在后2位是“當我外出旅行時,我也能做到定期驗血糖”、“當我工作忙碌時,我也能抽空驗血糖”,說明患者外出或工作忙碌時,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的依從性不好,分析其原因可能為:血糖儀和血糖試紙攜帶不方便或工作時間安排不合理,從而不能按時進行血糖自我監(jiān)測。條目均分位于倒數第3位的是“當有特殊事件發(fā)生時,如低血糖、感冒或進食過多等,我能將特殊情況記錄在血糖記錄本上”,說明多數患者平時并沒有記錄血糖的習慣,甚至出現低血糖、感冒等血糖波動較大的情況,仍不能堅持記錄血糖。
3.3 不同特征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得分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月收入、接受健康教育情況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得分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較大,健康信念認知水平較低,這與林娟等[16]的研究結果一致,老年人具有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減慢的特點,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觀念,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了解較少,因此健康信念水平較低?;颊叩奈幕潭扔绊懡】敌拍钫J知水平,這與徐紅等[17]的研究結果一致,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職業(yè)較不穩(wěn)定,社會交往較少,獲取疾病相關知識的途徑較少,從而導致健康信念認知水平較低;同時,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由于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多會出現消極悲觀的態(tài)度,這也影響到對疾病的態(tài)度。月收入不同的患者健康信念認知水平不同,這與楊旭[18]的研究結果一致,月收入較高、經濟來源穩(wěn)定的患者的,生活水平較高,健康意識也相對較高,更傾向于采取健康行為方式,而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因忙于生計,對自己的健康關注不夠,而不能感知到罹患性和嚴重性;同時,經濟條件較差患者醫(yī)療承受能力較低,因此“自覺行動障礙”相對較大,導致其對疾病持消極態(tài)度。提示醫(yī)護人員需重點關注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在進行糖尿病相關健康教育時,需強調“自覺行動利益”并弱化“自覺行動障礙”。接受健康教育較多的患者健康信念認知水平較高,這與仲艷[19]的研究結果一致,接受的系統健康教育越多,健康教育的針對性越強,獲取的疾病相關知識越多,采取健康行為的動機越強烈,健康信念認知水平越高。
3.4 不同特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得分分析 不同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月收入、接受健康教育情況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得分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較差,這與鐘慧琴[20]的研究結果一致,與高齡糖尿病患者認知能力下降、接受能力下降有關。文化程度是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的重要影響因素,初中及以下的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最低,隨著受文化程度的增高,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水平也相應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受教育水平高的患者對自身健康狀況比較關注,閱讀的書籍較廣泛,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強,同時能有效利用各種途徑獲取疾病相關信息;另一方面,受教育水平較高的患者與醫(yī)護人員溝通過程中障礙較少,對信息的理解也比較深入,進行血糖自我監(jiān)測過程中障礙較少。工作較穩(wěn)定、經濟來源好、月收入高的青壯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水平較高。工作較穩(wěn)定的患者,有較規(guī)律的時間進行飲食、運動、血糖監(jiān)測,不會因時間安排不合理而耽誤正常的血糖監(jiān)測時間;同時,工作較穩(wěn)定的患者,經濟來源、月收入較穩(wěn)定,長期血糖監(jiān)測需要的醫(yī)療費用不會對其產生較大的經濟負擔,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較好;接受過健康教育的患者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優(yōu)于未接受過健康教育的患者,與孫曉敏等[21]研究結果一致。健康教育是患者全面獲取相關知識的最佳途徑[22],健康教育能夠增加疾病相關知識,使其對疾病的重視程度增加,從而改善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相關教育時,需要因人而異,對文化程度較低患者使用通熟易懂的語言,使患者增加對疾病的了解程度,使用多媒體和實物演示的方式,教會患者血糖儀的使用方法;對受教育程度較高的患者,應更多的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健康需求;同時,針對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血糖監(jiān)測計劃,對于血糖較穩(wěn)定,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適當減少血糖監(jiān)測的頻率;目前國產的血糖儀和試紙,較便宜,準確率也較高,可以推薦給其使用。
3.5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呈正相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各維度及總分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總分均呈正相關(P<0.05),即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越好其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越好,與于平平[9]的研究結果一致。健康信念模式是用社會心理學的方法來解釋健康相關行為的理論模式,其主旨是通過激發(fā)人們的內在動機,使他們堅信自己有能力改變不健康行為并獲得預期的結果。蔣梅等[3]通過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以健康信念模式為理論基礎的護理干預,患者的自護能力明顯增強。本研究健康信念各維度中,罹患性認知和自覺行動利益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相關程度較高(r=0.592,r=0.583,均 P<0.05),為了改善患者的健康信念,必須使患者認識到不良健康行為將引起疾病的臨床后果如殘疾、死亡等,讓其對不良行為感到恐懼;同時,使患者認識到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益處,從而使其能自覺采取健康行為。自覺行動障礙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相關程度最低(r=0.354,P<0.05),但只有讓患者對長期進行血糖自我監(jiān)測所遇到的困難有足夠的認識,才能使這種健康行為得以長期維持。因此,改善患者的健康信念認知水平,醫(yī)護人員必須對患者的健康信念進行全面評估,針對患者健康信念的特殊性,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
3.6 對護理工作的建議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水平均有待提高,故醫(yī)護人員需根據患者的不同特征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健康信念認知水平,進而改善其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不僅要通過健康教育增加患者的糖尿病相關知識,更要關注不同患者健康信念的特殊性,制定科學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糾正其錯誤認知,建立積極正確的健康信念。對血糖自我監(jiān)測的益處進行宣教的同時,應該告知患者采取這些措施可能遇到的障礙,并幫助患者權衡利弊,樹立采取并堅持健康行為的信心。由于個體的健康信念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健康教育的對象不應只限于患者個人,還包括家庭、社區(qū)、社會,醫(yī)護人員應充分利用醫(yī)院的各種宣傳設備和途徑,發(fā)揮家庭支持系統的作用,讓家庭成員也了解到健康信念與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的相關性,使其更好的幫助并鼓勵患者,以增強患者的健康動機,從而改善其血糖自我監(jiān)測行為。
[1]IDF全球糖尿病概覽(第6版)中文版公布[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7(26):3124.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4.26.027.
[2]彭慧蛟,萬麗紅,黃月友,等.腦卒中患者健康信念與健康行為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10-13.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2.01.004.
[3]蔣 梅,劉曉晨,張 蘭,等.健康信念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行為改變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9):807-810.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0.09.015.
[4]Iranagh J A,Rahman H A,Motalebi S A.Health Blief Mod el-based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Nutritional Behavior among Elderly Women[J].Nutr Res Pract,2016,10(3):352-358.DOI:10.4162/nrp.2016.10.3.352.
[5]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
[6]林佳慧.糖尿病患血糖監(jiān)測行為及相關因素之探討[D].臺灣:慈濟大學,2008.
[7]孫曉敏,黃曉萍,袁翠萍,等.健康信念和應對方式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2,19(1):8-11.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2.01.003.
[8]Sullivan K A,White K M,Young R M,et al.The Cerebrovascular Attitudes and Beliefs Scale(CABS-R):The Factor Structure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 Tool for Assessing Stroke-related Health Beliefs[J].Int J Behav Med,2010,17(1):67-73.DOI:10.1007/s12529-009-9047-3.
[9]于平平.長沙市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應對方式、健康信念與其自我管理行為的相關性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9.DOI:10.7666/d.y1536514.
[10]萬麗紅,阮恒芳,周雯莉,等.高血壓與首發(fā)高血壓相關腦卒中患者的健康信念及行為[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4,22(9):859-864.
[11]張榮霞,王惠麗.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信念與其自護行為的相關性研究[J].新疆醫(yī)學,2015,45(1):112-114.
[12]Bailey K J,Little J P,Jung M E.Self-monitoring Using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s with Real-time Feedback Improves Exercise Adherence in Individuals with Impaired Blood Glucose:A Pilot Study[J].Diabetes Technol Ther,2016,18(3):185-193.DOI:10.1089/dia.2015.0285.
[13]Ji L,Su Q,Feng B,et al.Glycemic Control and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on Insulin:Baseline Results from the COMPASS Study[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6,112(1):82-87.DOI:10.1016/j.diabres.2015.08.005.
[14]胡 鵬,徐 蓉,楊 丹,等.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監(jiān)測現狀調查[J].護理學報,2008,15(11):11-13.DOI:10.3969/j.issn.1008-9969.2008.11.004.
[15]嵇加佳,劉 林,樓青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糖控制現狀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5):617-620.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4.05.026.
[16]林 娟,江平湖,林麗娜,等.社區(qū)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監(jiān)測情況調查分析與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2):89-91.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50.
[17]徐 紅.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的高血壓患者遵醫(yī)服藥行為影響因素分析[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18]楊 旭.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醫(yī)護人員健康狀況影響因素的研究[D].重慶: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
[19]仲 艷.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對下肢靜脈性潰瘍患者壓力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2):1109-1112.DOI:10.3969/j.issn.1002-6975.2012.12.024.
[20]鐘慧琴.社區(qū)糖尿病患者慢性病資源利用、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行為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5.
[21]孫曉敏,汪 虹,許方蕾,等.個性化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2):179-181,182.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5.02.017.
[22]王 麗,張俊蕾.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2,19(7):39-42.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2.07.011.
R473.58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6.18.012
2016-04-2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5BRK023)
宋 歡(1990-),女,山東泰安人,本科學歷,碩士研究生在讀。
柳韋華(1966-),女,山東泰安人,碩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周春蘭 謝文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