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 濤 楊修和
一起環(huán)境檢測機構違規(guī)出具檢驗報告案引發(fā)的思考
■文/葉 濤 楊修和
2015年9月25日,根據舉報,S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下稱S市局)組織執(zhí)法人員和技術專家對環(huán)境檢測機構A公司出具的編號為“A字(2015)第150918號”的檢測報告及原始記錄等材料進行取證,并于10月13日組織專家進行評審,認為A公司存在甲醛標準樣品失效及檢測過程未依標準規(guī)定的程序和要求出具檢測數據、結果的問題。據此,S市局予以立案。調查查明:2015年8月22日,A公司與S市的G公司簽訂《環(huán)境檢測服務合同》,A公司接受G公司的委托,于8月25日對位于S市Y小學的兩間空氣治理后的樣板間進行室內空氣采樣,次日出具A字(2015)第150918號檢測報告。該報告封面印有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標志“CMA”,并加蓋A公司檢測報告專用章,報告檢測結論為“室內空氣中甲醛、苯、TVOC、甲苯、二甲苯濃度全部符合國家標準(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合格?!睓z測報告中的項目/參數均在A公司資質認定證書規(guī)定的檢驗檢測能力范圍內,但檢測過程未依據GB/T18883-2002標準規(guī)定的程序和要求出具檢測數據、結果。在檢測采樣上,其采樣點數量少于標準規(guī)定,且樣品量、取樣時間上均未達到標準要求。另查明,該次檢測試驗使用的甲醛標準樣品失效,導致檢驗檢測設備不能滿足檢驗檢測要求。A公司對S市局認定的上述事實無異議,調查中提出申辯意見(詳見案件評析部分)。A公司涉嫌基本條件和技術能力不能持續(xù)符合資質認定條件和要求,擅自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
S市局經審理認定,A公司在基本條件和技術能力不能持續(xù)符合檢驗檢測資質認定條件和要求的情況下,擅自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且出具的檢測數據、結果失實,違反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第24條、第25條第1款之規(guī)定,決定依據《辦法》第42條第1項、第43條第1款第1項、第3項等規(guī)定,給予A公司罰款1.5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件辦理中當事人申辯檢測報告不具有社會證明作用,其檢驗結論也并未失實。筆者結合《辦法》及釋義,對案件定性逐一進行分析,兼及討論《辦法》中責令整改的適用主體問題。
一是A公司基本條件和技術能力是否系不能持續(xù)符合檢驗檢測資質認定條件和要求,是否屬于擅自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A公司提出,該次檢測僅針對G公司所負責的Y小學的兩間樣板間的空氣治理效果做說明,其數據也僅供G公司內部參考使用,不代表Y小學整個學校校區(qū)的環(huán)境質量情況,不做驗收依據用。筆者以為,《辦法》第9條在部門規(guī)章層面原則規(guī)定了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條件和要求,包括法律地位、人員、工作場所和環(huán)境、檢驗檢測設備設施、管理體系、特殊要求等6個方面?!掇k法》第24條明確,“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定期審查和完善管理體系,保證其基本條件和技術能力能夠持續(xù)符合資質認定條件和要求,并確保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奔兹藴蕵悠穼儆跈z驗檢測設備,評審結論認為甲醛標準樣品失效,導致在檢驗檢測設備上不能滿足檢驗檢測的要求,當事人對此不持異議。至于“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數據、結果”的認定,其中所說的社會是指檢驗檢測機構從事《辦法》第3條規(guī)定的檢驗檢測活動時,提供檢驗檢測服務的對象。主要包括: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仲裁機構、社會經濟活動相關方(如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等)、社會公益活動相關方(如社會公益組織、社會公益活動參與者等)。證明作用是指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檢測數據、結果用于司法機關的司法裁決、行政機關的行政決定、仲裁機構的仲裁決定、社會經濟和公益活動以及其他法定用途。本案中A公司提供檢驗檢測服務的對象為G公司,G公司作為Y小學的空氣治理方,其通過給Y小學提供空氣治理服務而獲取利益,系有投入與產出,成本和效益的社會經濟活動,G公司應屬于前述的“社會經濟活動相關方”。A公司受G公司委托進行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理論上講應為檢驗報告,因為其在檢測參數的基礎上依據產品標準出具了符合性的判定結果,筆者注),檢測項目在資質認定證書確定的能力范圍之內,檢測報告及合同中并無諸如“檢測報告僅供委托方內部使用”的明示內容,現有證據不能證明檢測報告僅供G公司內部質量控制使用。鑒于雙方合同約定“乙方(即A公司)按照相關國家標準,進行環(huán)境檢測,提供該套工程項目的檢測數據并提供報告,檢測報告具有法律效力?!辈荒芘懦鼼公司持該檢測報告向Y小學證明空氣治理效果達標的可能性,故A公司申辯檢測報告不具備社會證明作用的理由不能成立。A公司基本條件和技術能力不能持續(xù)符合檢驗檢測資質認定條件和要求,擅自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數據、結果,能夠得以證明完成。
二是檢驗檢測數據、結果失實的認定。當事人辯稱,其采樣點數量少于標準規(guī)定,系因委托合同上約定了共2個檢測點,且收費低。而且后來其他檢驗機構對Y小學的室內空氣檢驗,檢驗結論也是合格的,所以并不存在檢驗結論失實的問題。“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在資質認定證書規(guī)定的檢驗檢測能力范圍內,依據相關標準或者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的程序和要求,出具檢驗檢測數據、結果?!边@在《辦法》第25條已經明定。我們認為,抽樣是檢驗檢測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檢驗檢測機構為確保檢驗檢測結果的有效性,應努力分析抽樣對檢驗檢測結果不確定度的影響以及抽樣過程應注意需要控制的因素。即便客戶要求對標準中規(guī)定的抽樣程序有所偏離,檢驗檢測機構亦應依程序妥善處理。本案中當事人A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中的項目/參數在資質認定證書附表規(guī)定的檢驗檢測能力范圍內,其采樣等理應依據相關標準或者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A公司與G公司的合同上約定了檢測2個點,這與合同中“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檢驗檢測”的條款沖突。退一步講,即便認為是G公司要求對A公司的采樣程序有所偏離,A公司也應審視這種偏離可能帶來的風險,根據任何偏離不得影響檢驗檢測質量的原則,對該種偏離進行評估并經批準后才可實施偏離后的采樣方案。實際上,A公司不僅在取樣點數量上,在樣品量、取樣時間上均未達到標準要求,抽樣體現出一定的隨意性,致使本次檢測所獲得的樣品或者抽樣方案無法滿足、支撐相應檢驗檢測開展和判定,其出具的數據、結果的準確性更是無從談起。就如其所申辯,其他檢測機構的檢驗結論也是空氣質量合格,但檢驗結論失實并非完全依據檢驗結論的真?zhèn)芜M行認定。執(zhí)法實踐中主要參考如下情形認定數據或者結果失實:首先,出具的數據或者結果與樣品的實際情況是否明顯出現偏差;其次,出具報告標注數值,與對應檢驗檢測原始記錄和計算能否形成合理邏輯關系的數據;再次,出具結果的判定結論,與測量數據的準確度及參數覆蓋度能否形成合乎邏輯關系的結果;最后,所獲得樣品或者抽樣方案能否滿足、支撐相應檢驗檢測開展和判定。據此,A公司該次檢測中的抽樣方案缺失可直接視為出具的檢驗檢測數據、結果失實。
三是責令改正與責令整改的適用主體問題?!掇k法》中區(qū)分了責令改正和責令整改的適用。責令改正不屬于《行政處罰法》中所列明的行政處罰種類之一,執(zhí)法實踐亦認為責令改正不屬于行政處罰。責令改正可依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設定做出,在法律法規(guī)未明確對違法行為做出處理的規(guī)定時,也可依職權做出。責令整改,《辦法》第43條第2款明確:“前款規(guī)定的整改期限不超過3個月。在整改期間,檢驗檢測機構不得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檢驗檢測數據、結果?!惫P者認為,最長達3個月的整改期限內不能向社會出具檢測報告,與撤銷其資質證書無異,從而使該項法律責任具備了行政處罰理論分類中資格罰的性質,對當事人影響不可謂不大,慎重起見,是否整改,整改期限均應由資質認定部門決定。認監(jiān)委對《辦法》的理解上也認為,整改期限應由資質認定部門根據違法情節(jié)輕重自由裁量,而資質認定部門,僅包括國家認監(jiān)委和省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在內。當然,撤銷資質認定證書資格罰的處罰主體,只能是資質認定部門,自不待言。
可見,《辦法》第43條的責令整改具備資格罰性質,由相應資質認定部門決定整改事項較為妥當,符合立法精神。地(市)、縣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作為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部門而非資質認定部門,有權實施責令改正及財產罰,但是無權實施責令整改以及資格罰。地(市)、縣級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認為需要適用責令整改的,應報資質認定部門決定是否實行及實行期限。在資質認定與證后監(jiān)管適度分離的背景下,如何確保財產罰與資格罰的協調一致,監(jiān)管執(zhí)法中如何便利當事人,值得立法者思考并有待實踐中逐步完善。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