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心醫(yī)院呼吸科(西安 710003) 李東繁 杜旭升 劉 安
?
Padua風險評估模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并發(fā)靜脈血栓栓塞疾病預防中的作用
西安市中心醫(yī)院呼吸科(西安 710003) 李東繁 杜旭升 劉 安
目的:分析Padua風險評估模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疾病(VTE)預防中的作用,探討根據(jù)風險評估評分進行臨床預防的效果。方法:將416例AECOPD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均按照Padua風險評估模型進行VTE危險度評估,并分為高危病例(≥4分)和低危病例(≤4分);對治療組的高危病例應用依諾肝素進行預防性的抗凝治療,比較兩組VTE發(fā)病率、出血發(fā)生率,致死性大出血導致死亡相關(guān)例數(shù)。結(jié)果:治療組納入病例180例,對照組納入病例186例,治療組高危病例108例,對照組高危病例120例。兩組之間除活動性腫瘤有統(tǒng)計學差異外,其余與Padua評分有關(guān)的各項指標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VTE形成率兩組之間顯著性差異,治療組高危病例的VTE發(fā)生率(2.0%,2/102)明顯低于對照組(12.0%, 13/108),有統(tǒng)計學差異,并且兩組均無發(fā)生明顯出血病例。結(jié)論:臨床上對于AECOPD患者利用Padua風險評估模型進行VTE分層并給予預防性干擾,能夠充分評估血栓及出血風險,合理決策治療方案可大大降低VTE發(fā)生率及致死率。
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與肺血栓栓塞癥(Pulmonaryembolism,PE)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疾病(Venousthromboembolism,VTE),是繼缺血性心臟病和卒中之后位列第三的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exacerbatio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本身即是VTE的高危因素,國內(nèi)研究顯示:AECOPD中VTE的發(fā)生率為10%[1]。自2015年1月我院呼吸科對AECOPD患者應用Padua風險評估模型(Paduapredictionscore,PPS)進行VTE危險度評估并予個體化干預處理,現(xiàn)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呼吸科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共收治的AECOPD患者41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納入病例180例,對照組納入病例186例。
2 研究方法 按照Padua風險評估模型進行VTE危險度進行評估,分為高危病例(≥4分)和低危病例(≤4分),治療組高危病例108例,對照組高危病例120例。對治療組的高危病例進行預防性的抗凝治療,并在臨床懷疑VTE形成或在出院時進行超聲檢查下肢靜脈血管,高度懷疑PE形成時,進行CT血管造影(CTA)檢查。預防性治療的方法為應用那屈肝素4100U, 1次/d,入院48h內(nèi)開始應用, 應用時間不少于住院時間的80%。比較兩組VTE發(fā)病率、出血發(fā)生率,致死性大出血導致死亡相關(guān)例數(shù)。排除標準為:住院時間<48h,合并其它疾病需要抗凝治療, 近期(2周之內(nèi))有活動性出血病史的, 血小板計數(shù)<100×109/L, 肌酐清除率<30ml/min。
兩組之間除活動性腫瘤有統(tǒng)計學差異外,其余與Padua評分有關(guān)的各項指標無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但VTE形成率兩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組高危病例的VTE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并且兩組均無發(fā)生明顯出血病例,見附表。
附表 Padua風險評估模型進行VTE險度進行評估高危病例(≥4分)臨床資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發(fā)病率高,致死致殘率高,社會經(jīng)濟負擔重[2]。COPD表現(xiàn)為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病情呈呈進行性發(fā)展。由于長期炎癥刺激及慢性缺氧,患者存在血流呈高凝狀態(tài)及微血栓形成。所以,AECOPD極易并發(fā)VTE。而且血液凝血狀態(tài)的異常及血栓形成可加速COPD進展,從而導致并加重肺動脈高壓。研究發(fā)現(xiàn),COPD患者發(fā)生PTE和DVT的危險是非COPD患者的近2倍。除了COPD本身就是VTE危險因素外,COPD疾病臨床癥狀就為氣短,雙下肢腫脹,如不注意篩查評估,VTE很易于漏診、誤診,誤以為疾病本身所致,以至于60%以上VTE病例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面對如此高的發(fā)生率,選擇VTE高危病例進行VTE預防顯得非常重要。但是如何篩選VTE高危病例,國內(nèi)外目前尚無統(tǒng)一的標準。2010年Barbar等[3]人建立了PaduaVTE風險評估模型評分,該評分系統(tǒng)是根據(jù)對大樣本內(nèi)科病人進行隊列研究的基礎(chǔ)上進行設(shè)計和驗證而獲得, 由11個參數(shù)組成, 整合了既往的Kucher評分系統(tǒng)和以及最新的國際血栓預防指南。據(jù)報道能夠篩選出VTE高危病例,可以提前進行預防性治療。最近,美國胸科醫(yī)師協(xié)會已經(jīng)將該PaduaVTE風險評估模型評分系統(tǒng)作為非手術(shù)病人風險評估的首選評分系統(tǒng)[4]。此后有數(shù)篇文獻報道應用PaduaVTE風險評估模型評分系統(tǒng)能夠篩選出VTE高危病例,采取及時有效的預防措施,能夠顯著降低VTE的發(fā)生率[5]。
本研究中,將416例AECOPD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并經(jīng)用Padua進行評分和VTE危險分層,根據(jù)分層結(jié)果,對于評估≧4分為VTE高?;颊吒鶕?jù)出血風險予以一種機械預防和(或)一種藥物預防,進行前瞻性研究,結(jié)果表明VTE發(fā)生率明顯降低,而且出血發(fā)生率并無明顯增加。
總之,臨床上對于AECOPD患者利用Padua風險評估模型進行VTE分層并給予預防性干擾,能夠充分評估血栓及出血風險,合理決策治療方案, 可大大降低VTE發(fā)生率及致死率。
[1] 丁 亮,劉 華,倪松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栓前狀態(tài)與靜脈血栓形成[J].國際呼吸雜志,2012,32(11):878-881.
[2] 王 媛,張華麗, 張 勇.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AA、PCT、hs-CRP水平變化及意義[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5,44(5):616-617.
[3]BarbarS,NoventaF,RossettoV, et al.Ariskassessmentmodelfortheidentificationofhospitalizedmedicalpatientsatriskforvenousthromboembolism:thePaduaPredictionScore[J].JThrombHaemost,2010,8: 2450-2457.
[4]KahnSR,LimW,DunnAS, et al.PreventionofVTEinnonsurgicalpatientspreventionofVTEinnonsurgicalpatientsantithrombotictherapyandpreventionofThrombosis, 9thed:Americancollegeofchestphysiciansevidence-based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J].Chest,2012,141:e195-226.
[5]barbarS,noventaF,rossettoV,et al.Ariskassessmentmodelfortheidentificationofhospitalizedmedicalpatientsatriskforvenousthromboembolism:Thepaduapredictionscore[J].JournalofThrombosisandHaemostasis, 2010,8(11):2450-2457.
(收稿:2016-05-24)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靜脈血栓形成 @Padua風險評估模型
R
Adoi:10.3969/j.issn.1000-7377.2016.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