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南
學校體育是教育方針的組成部門,事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體育特長生成了學校不可忽略的群體,如何有效管理好體育特長生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在此,我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作為體育特長生,他們有其自身的特點。與普通學生相比,有一技之長,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各類比賽,為學校爭得各項榮譽。平常除完成學習任務外還需參加課余專業(yè)訓練,比普通學生要付出得多。但是,為什么在學校里他們卻是讓老師、同學們很頭痛的群體。究其原因,主要是體育特長生普遍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自我約束力差,經常違反學校規(guī)章制度。如上課愛遲到、早退、睡覺、不認真聽講,搞小動作如聽音樂、看小說、用手機上網打游戲等,常常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2.普遍文化成績差,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意志力較差。多數的體育特長生的文化學習在班級、年級排列倒數,加之高考分數要求低,造成多數學生對自己要求不高。
3.自尊心強,對抗性也強。大多數孩子 一方面他們想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另一方面由于自尊心作祟,常常把老師的教育當成對自己的歧視和偏見,并與老師相對抗,造成犯了錯但改正難度大,反反復復。常常讓老師們覺得無計可施,不知道該怎么教育了。
在我看來,體育特長生形成這一特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日常學習生活中教育管理方法不科學。一是家長沒有有效的辦法約束子女,造成家庭教育不足或失效。二是學校對體育生的教育管理沒有實效。如班主任、文化科老師、專業(yè)訓練老師在監(jiān)督管理上缺乏配合,在教育手段方法上不夠科學,常常是各管各。有的班主任老師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班上的體育特長生的教練是誰?電話號碼是多少?完全的不溝通、配合勢必影響教育管理的效果。
其次體育特長生在很多時候得不到老師、同學的認可,因為在老師、同學的眼里,他們等同于差生、調皮生。究其原因,這不完全責怪老師、同學們的偏見,是惡性循環(huán)的結果。其實體育特長生也不乏有優(yōu)秀學生,他們不僅學習好、紀律好、待人彬彬有禮、尊敬師長、與同學和睦相處。但這僅僅是少數,多數體育特長生表現得就不盡如意了。這還得從他們自身專業(yè)特點來說,長期的專業(yè)訓練讓他們淡化文化課,主要精力都放在訓練上,并且多數學生并沒有意識到文化基礎薄弱會對他們升學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加之自我約束力差,文化基礎差,雖然很希望學習有進步,但又沒信心和決心從頭開始,遇到不懂的問題也不敢問老師,每每遇到學習上的困難,往往抱著“到時再說”、“反正做不起”的心態(tài),結果文化課越欠越多,最后無力挽回,想學也沒有辦法了。
結合體育特長生的主要問題和原因分析,我認為要管理好這部分學生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力求通過“科學方法,有效措施”的教育達到“良性循環(huán)、人人進步 ”的教育管理目標。在這里,我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1.從日常管理抓起,嚴格管理,把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落實到實處,發(fā)現違紀現象班主任應該及時制止、批評,引導他們改正,而且要避免執(zhí)行力度軟、不到位。因為體育特長生很擅長抓住老師管理上的漏洞,一旦僥幸逃脫,那將會助長其氣焰,以致錯誤反復犯,批評教育后又反復改,逐漸形成累教不改。此外班主任還要通過種種途徑,了解他們在其它時間的表現,如上課表現、遵守紀律的表現、回到宿舍表現等,對改正缺點、有進步的學生多以表揚,使他們獲得持續(xù)進步的動力。
2.與體育特長生的教練多加強聯系。這些孩子在教練面前表現得很聽話、很懂事,一旦違反紀律,他們的教練往往會感到很驚訝,不相信平日眼中的“乖”學生會違反紀律。其實,只要班主任和教練通力配合,雙管齊下,從體育特長生剛進校門就開始引導他們,對違紀現象嚴懲不貸,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然,教育方法要講究策略,對一些人該軟的要軟對一些人該硬的要硬;對同一人而言,處理不同違紀現象方法也要有軟有硬,只要讓他們改正錯誤并不再重犯就行。對違紀嚴重、態(tài)度惡劣、頑固不化、對抗到底必然為學校所不容,該清除的就必須清除,以達到教育其他學生的目的也是可取的。
3.對體育特長生要多認可、肯定,不要刻意制造他們與眾不同的氛圍。體育生有一個普遍心理:一方面,要求老師把自己與其他學生同等對待,如編排座位;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計想搞特殊,如不參加集體集會,不做清潔,不做操等。這種自我矛盾的心理也促使他們不斷地與老師做斗爭,往往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這時班主任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并充分利用他們這種心理加以引導,使他們走上正確、進步的方向。學習上可采取多鼓勵、表揚、幫助等方式,結合當前體育高考政策、文化分數走勢及分析目前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使他們建立正確的學習方向和動力,從而樹立學習信心。
以上幾點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體育特長生雖然是特殊群體,但他們到底是學生,是孩子。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對他們多一些關愛,尋求出更適合管理他們的方法,我相信這些孩子也能成才,也會成為國家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