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春偉++王宇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從物質追求逐漸上升到精神追求。面對以往的電視新聞節(jié)目,觀眾或多或少是抱著看熱鬧、關注社會發(fā)生的時事的心理,極少會因為電視新聞中出現(xiàn)的某些事故而產生情緒。電視新聞節(jié)目作為公共影響力極強的一種傳播模式,有義務激化公眾的人文關懷心理,增強人們對于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創(chuàng)新電視傳播模式,綜合運用多種媒體手段、多種文化形態(tài),才能充分滿足受眾需求,實現(xiàn)最大化的傳播效果。本文將對電視新聞講故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電視新聞;故事;起因;問題;措施
一、電視新聞講故事的起因
新聞故事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大眾報紙時期,從字面上來講新聞故事化就是指以講故事的方式來敘述一則新聞。我們知道新聞一般為倒金字塔結構,也就是說最重要的內容被包含在了開頭簡單凝練的導語之中。正文部分則是對導語進行補充說明或者是對細節(jié)進行更加全面的介紹。但是隨著國外傳播學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的受眾都覺得運用倒三角形結構的新聞較為死板、枯燥,不能吸引閱讀興趣。所以新聞故事化在探索中得到發(fā)展。這種方式最早在美國CBS新聞欄目60分鐘中得到應用,這檔看似枯燥無味,探索國內大事的新聞節(jié)目超乎眾人意料成為美國收視率最高的10大節(jié)目之一。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呈現(xiàn)新聞事實時運用了各種敘事技巧,挖掘人性、抒發(fā)情感。讓枯燥的新聞事實更加形象地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隨后,我國的新欄目對其加以運用并且迅速在全國范圍內的普及。
二、電視新聞講故事存在問題
在新聞講故事的過程中,由于媒體過度追求收視率,所以就造成了新聞真實性的失真。這些在報紙新聞中最為廣泛。人們都愛聽故事,甚至超過了聽新聞。因此,媒體在報道新聞時刻意追求新聞的故事性,而忽視了新聞的準確性,這些虛假的新聞在社會上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下面本文將對電視新聞故事化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敘述。
2.1重故事、輕事實
故事就是運用多種敘事手法,利用設置懸念,埋藏伏筆的手法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一步一步吸引讀者將故事讀完。而新聞則是側重對于發(fā)生的事件進行還原。在面對一些原本故事性不強的新聞材料時,就會有人為了增強故事性而強行加入一些雖然合情合理但是其實并未發(fā)生過的事情,這樣就造成了虛假報道。并且新聞故事需要對之前發(fā)生過的事情進行情景再現(xiàn),需要重新進行編排,采用這種方式可以彌補影像資料不足的問題,但是非常容易出錯,一旦氛圍或者情景設置錯誤,就會引導觀眾產生錯誤的價值觀念。
2.2節(jié)目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
所謂的節(jié)目同質化指的是,越來越多的媒體注意到講故事的方式可以提高收視率,所以越來越多的電視臺紛紛推出了相似的節(jié)目。例如:《走近科學》、《百科探秘》、《人與社會》、《講述》這些節(jié)目都是采用的講故事的方式,換湯不換藥,雖然名稱不同,但是節(jié)目內容大同小異,毫無創(chuàng)意。
2.3淡化媒體責任意識
很多媒體為了奪人眼球,不在新聞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象的實質上加以評述,反而對一些無關緊要的方面加以渲染,企圖激起受眾的某種情感。這就導致了一些花邊新聞及市井新聞泛濫,原本新聞的格調被降低,違背了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道德。
三、解決策略
3.1堅持真實性的基本原則
新聞是對新近發(fā)生事實的客觀報道。真實性是新聞的靈魂也是新聞的基本原則。因此,媒體不管以任何方式提高新聞的關注度或增加受眾人數,都不能以犧牲新聞的真實性為代價。新聞一旦脫離了真實性就不再是真正的新聞,故事化只能是拍攝手法,并不能真正影響新聞的內容,對于在新聞故事化中,為了營造氣氛而對新聞進行模擬的場景應該盡量減少。
3.2注重新聞的影響力,選材避免同質化
當前電視節(jié)目策劃,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跟風。面對其他電視臺中出現(xiàn)的高收視節(jié)目,許多電視臺也會為了收視率而模仿,新聞節(jié)目也不例外。雖然新聞節(jié)目的形式大體相同,但是內容的選材上會因為各家電視臺所主導的因素不同而產生變化。但是,由于收視的需要,不少電視臺會直接照搬其他高收視故事化新聞,從而導致新聞的重復,影響故事化新聞的整體質量,降低觀眾的觀看積極性。所以在選材上,各電視臺應當以自己為中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從而呈現(xiàn)一類多元化故事化新聞節(jié)目。
3.3兼顧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
各大新聞媒體都應該在注重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注意到社會效益,并且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因為新聞媒體肩負著引導社會輿論,凈化社會風氣的重要作用。這就需要新聞工作者在將新聞故事化的過程中不能忘記新聞的深度和廣度,將選材貼近生活,尋找典型事例、典型人物,體現(xiàn)出人文情懷以及時代精神。
3.4加強創(chuàng)新
新聞講故事隨著近些年的發(fā)展已經不再新鮮。所以新聞工作者可以從影視劇中汲取經驗,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F(xiàn)LASH制作等等,不斷創(chuàng)新,增強新聞的活力。
四、結束語
媒體用講故事的新聞來增加受眾,無可厚非。但是,在新聞講故事的過程中還必須注意避免出現(xiàn)文中所提到的問題,不斷地提高新聞作品的質量,為社會帶來正能量。
參考文獻:
[1]王雷.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故事化傾向[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4(24):444.
[2]張媛媛.淺析電視新聞傳播類節(jié)目的故事化傾向與人文關懷[J].科技風,2015(16):240.
[3]魏愛平.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故事敘述及人文關懷[J].新聞知識,2011(08):91-93.
[4]董玉芝.從評論類節(jié)目看電視新聞的講故事傾向[J].新聞愛好者,2009(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