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第七十二中學 杜勝永
讓愛的路上,碩果累累
唐山市第七十二中學 杜勝永
新學期伊始,接手新班,一個名叫張金宇的學生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個孩子脾氣暴躁,經(jīng)常與同學說笑打鬧,甚至課間和放學后敢打架斗毆。上課心不在焉,總有小動作,做作業(yè)速度很慢,注意力很不集中,家庭作業(yè)經(jīng)常不做,即使做了,也不完整,書寫潦草……每天總有科任老師或?qū)W生向我告他的狀。
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yè),爭取做一個同學、父母、老師都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滿不在乎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了,但很快他又一如既往,毫無起色。
那是一堂語文課,見不愛學習的張金宇很難得地高高舉起了小手,我立刻請他作答,當時他可能是有些緊張,在回答時結(jié)結(jié)巴巴的,結(jié)果班上另一個同學潘柄臣當場笑出聲來。我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只聽張金宇氣勢洶洶地沖潘柄臣吼道:“笑什么笑!”潘柄臣頓時止住了笑(因為他怕塊頭比他大的張金宇),可張金宇并未就此罷休,他立刻“氣炸了”,把手中的課本往地上一摔,徑直走向教室門口,甩門而出。見此情景,全班學生都愣住了。我迅速做出判斷,首先要保證學生正常上課,其次為了確保張金宇的安全,要立刻把他找回來。于是我追出門外,叫住他并告訴他現(xiàn)在是上課時間,如果因為他的緣故而耽誤了其他同學的學習,會使本就不融洽的同學關系更增加一層隔膜。也許是擔心成為全班同學的“公敵”,張金宇默默地跟著我回到了教室。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他雖然人在課堂,卻始終沒有冷靜下來,一會兒踢桌子,一會兒撕練習本。為了保證其他學生的正常學習,我強忍怒火,對他采取了冷處理的方式。
下課了,我發(fā)現(xiàn)張金宇仍然沒有“消氣”,因此先把潘柄臣找來,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潘柄臣也表示已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愿意向張金宇道歉。又過了幾節(jié)課,當我發(fā)現(xiàn)張金宇已逐漸冷靜下來后,便將他找來談話。他一進辦公室便低著頭看地板,像是在找什么東西似的——我知道他已經(jīng)做好被批評的準備,而且打算一如既往地“虛心接受,屢教不改”。于是我決定換一種方式:我拉住他的雙手,告訴他老師遇到類似的情況是會和他一樣不高興、很生氣,對他剛才的生氣表示理解。聽到我這樣說,張金宇的眼神“亮”了起來,他抬起頭注視我,一臉委屈地向我吐著苦水:“潘柄臣太氣人了呀!”這時我知道,我已經(jīng)取得張金宇對我的一份信任,拉近我們的距離。于是,我認真地做起了“傾聽者”,耐心地聽他把話說完,并時不時地點頭表示贊同。接著,我以“知心人”的身份與他一同分析課堂上的做法,讓他知道他生氣時的甩門而出、踢課桌、撕本子等行為對自己、對全班都沒有好處,這樣的生氣并不理智,同時告訴他理智的做法是:讓老師批評潘柄臣,自己可以生氣但不做傷害自己身體、破壞教學用品的行為。見張金宇聽得很認真,并認同我的分析,我再以老師的身份告訴他,對于他發(fā)脾氣的做法我不喜歡,學校的校規(guī)也不允許,同時告訴他我相信今后如果再遇到類似的情況,他一定會采取理智的方式來處理問題。他真誠地點著頭,以此向我保證著。然后,回歸事件本身,在談話中鼓勵他寬容、大度,原諒潘柄臣的錯誤,并適時讓潘柄臣當面道歉,使張金宇的寬容落實在行動上。在化解了他與潘炳臣的矛盾后,我在班中進行了教育,表揚張金宇的舉手發(fā)言、熱愛學習以及寬容大度、虛心改正,也表揚潘炳臣的知錯就改、真誠道歉,使全班同學都受到教育的同時,見證“后進生”張金宇的進步、期待他的下一個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