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紅
理財是一件需要用心去做的事,不管掙多掙少,不管哪個方面,都需要我們理財,都需要用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理財。
大學畢業(yè)后,我在一家貿(mào)易公司做前臺文員,工資不高。不久我交了男朋友,兩年后我們結(jié)婚了,屬于“裸婚”吧,雙方家里經(jīng)濟條件都不太好,沒買房沒買車,領證后在老家辦了喜酒,回到上班的城市后租了套房子,開始過起了柴米油鹽的日子。
在娘家和婆家都辦了喜酒,各自父母出錢操辦的,兩邊一共收了18萬多禮金,父母把錢都給了我們。老公和我商量,要不買套房吧,這18萬元再加上兩個人的積蓄,夠做首付了。我沒有同意,而是將這筆錢分成了3份,6萬元購買了一只混合型基金,6萬元買了一只績優(yōu)股,另外的6萬,給自己和老公各投了一份分紅型的意外險和一份保險金額高達75萬的重疾險。我曾經(jīng)聽過一些理財課程,希望通過這些投資,讓資金增值,給家庭多一份保障。
在日常消費時,我們盡量避免盲目,基本上每次消費,都是本著花錢時尋找賺錢機會的原則,購買性價比高的商品。其實只要細心些就能發(fā)現(xiàn),某些商品的價格和價值在一定區(qū)域成正比關(guān)系,價格越高,價值越大;但到一定程度時,價格增加很多,價值卻并未增加多少。所以消費的時候,必須理性,在充分了解商品的性能特點和價格定位后,對性價比做出一個精確的判斷,才出手購買。這樣以來,因為做足了功課,我買的東西往往性價比很高,沒有像別的主婦一樣,購買過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雞肋產(chǎn)品。我們明白,現(xiàn)在的家庭境況,應該把每一分都花在了刀刃上。
生活中,很多人表示控制不住消費,在商家強勢宣傳影響之下,容易心動,結(jié)果買回來一大堆不實用的東西,家里成了商家去庫存的倉庫。遇到商家打折、優(yōu)惠活動,我一般不會在第一時間購買,而是抑制住沖動,冷靜考慮一下,列出購買的理由和不買的理由,進行對比,理性判斷該不該消費。
我們也會購買奢侈品,但我看中的是商品增值保值的特性,不為“面子”,不隨大流。比如我曾經(jīng)買過黃金,因為這類商品既有消費品的特點,又能保值或增值,也就是說購買商品的同時,也是在進行投資,相比其它一次性消費品,顯然這類商品更值得購買。當然,在做這些投資時,我不貪心,做到見好就收。
基于增值的想法,每逢家里人過生日或者特別的紀念日,我都會選購一些能保值增值的商品作為禮物,這樣既滿足了消費需求,也讓花出去的錢達到了保值增值的效果,可謂一舉兩得,既有面子又有效益。
對于工薪階層而言,收入并不太多,盡管我們在不影響正常生活品質(zhì)的情況下,精打細算,節(jié)儉持家,但每月近2000元的房租,對于我們來說是筆不小的開支。有位朋友建議,為什么不提取公積金交房租呢?去掉房租負擔,壓力會小許多,還可以用省下的錢拿去理財。
我和老公的單位,都繳納了住房公積金,那些錢躺在帳戶上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先用來交房租,等需要用公積金買房的時候再停止提取。有了這個想法,我就去網(wǎng)上查了有關(guān)公積金的相關(guān)政策,心里有數(shù)后,開始跑相關(guān)機構(gòu)辦理公積金提取手續(xù)。手續(xù)雖然較為繁瑣,但總算辦下來了,房租的問題解決了。此后我選了一個業(yè)績好的基金,用省下來的房租錢做了個基金定投,每月投2000元,為未來的孩子積攢教育金。需要說明的是,我在投資理財時,經(jīng)常會咨詢一些專業(yè)的理財師哦。
日子轉(zhuǎn)眼間就過了5年。經(jīng)過5年的理財積累,我覺得買房的條件成熟了,便停止了提取公積金,開始操作買房的事宜。我和老公名下都無房,可以享受首套房貸的優(yōu)惠,手頭有了30萬的首付,用兩個人的公積金貸了70萬元,成功購買了一套128平米的三居室。
在買房的同時,我的投資也有了收益。在2015年年初,股市向好,我是那種知足的人,拋了手頭的股票和基金,用這筆錢裝修完新房后還買了一輛價值12萬元的車。
就這樣,結(jié)婚5年,我們從一窮二白的“裸婚族”,到有車有房有積蓄。用老公的話說,我是步步為營,讓小家庭的日子一步步走向了小康,不但夫妻有了一份保障,還給未來的孩子攢了教育金。其實我想說的是,理財是一件需要用心去做的事,不管掙多掙少,不管哪個方面,都需要我們理財,都需要用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理財,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精打細算合理規(guī)劃,日子就會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