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郭瀟 孫丹鳳 李蔚 范力
復方紅景天膏外敷治療糖尿病足潰瘍64例療效觀察
王晶 郭瀟 孫丹鳳 李蔚 范力
目的:觀察復方紅景天膏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4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3例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復方紅景天膏外敷,對照組31例給予百科瑞紗布外敷創(chuàng)面,觀察兩組外敷換藥后對潰瘍創(chuàng)面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28天后,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癥狀積分、創(chuàng)面愈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復方紅景天膏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療效滿意,值得進一步觀察研究。
糖尿病足潰瘍;復方紅景天膏;百科瑞紗布
糖尿病足(diabetes foot,DF)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有研究表明DF在糖尿病患者中發(fā)病率高達15%~25%,潰瘍愈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逐步修復失去的細胞外基質,從而逐步復原皮膚層。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阻礙了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過程的正常進行,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也是許多國家非外傷截肢的首要原因。DF的治療已經成為糖尿病研究的一個重點。本研究在綜合治療基礎上,采用院內制劑復方紅景天膏外敷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64例病例均為2011年8月至2015年7月在蘭州市中醫(yī)醫(yī)院糖尿病科門診及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3例,其中女性10例,男性23例;平均年齡(62.3±2.7)歲;發(fā)病時間(39±9.2)天;Wagner分級,1級20例,2級13例。對照組31例,女性10例,男性21例;平均年齡(60.7±2.4)歲;發(fā)病時間(42±9.1)天;Wagner分級,1級19例,2級12例。經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Wagner分級資料,發(fā)病時間、臨床表現等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①2型糖尿病,參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診斷標準[1];②參照中華醫(yī)學會第一屆糖尿病足學術會議制定的《糖尿病(肢端壞疽)檢查方法和診斷標準(草案)》確診為糖尿病足[2]。病變程度按Wagner分級,分為0~5級。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診斷;②Wagner分級1、2級患者;③糖尿病患者堅持正規(guī)治療,采用胰島素類似物將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
1.4 排除標準 ①糖尿病足Wagner分級0級、3級、4級、5級患者;②患肢廣泛壞死,合并全身嚴重感染而需立即行截肢術者;③合并心血管、肝、腎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重度營養(yǎng)不良者;④對治療藥物過敏者或者易過敏體質;⑤精神疾病或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
1.5 治療方法 ①內科治療:所有患者均給予糖尿病健康宣教并根據患者體重、年齡、血糖水平等,制定個體化降糖方案,采用胰島素類似物控制血糖在正?;蚪咏K?;根據患者血壓、血脂、凝血功能等給予相應綜合治療;感染嚴重者,根據創(chuàng)面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②局部治療:兩組患者均采用外科清創(chuàng)換藥法清除感染或壞死灶,留取分泌物作培養(yǎng),使創(chuàng)面清潔、干燥。觀察組將制備復方紅景天膏(院內制劑)均勻涂于無菌紗布之上,厚約2~3mm,覆蓋于創(chuàng)面;對照組應用百科瑞紗布(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外敷創(chuàng)面。兩組均用無菌紗布輕加壓包扎。換藥次數應根據創(chuàng)面大小、疼痛情況、滲出及愈合狀況而定,創(chuàng)面較大,滲出多,疼痛重者每日1次或2次;腐去肌生,肉平皮長,疼痛漸輕者可1天或2天1次。
1.5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癥狀積分: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估:根據患者在有刻度的“痛尺”上指出的位置評出分數。0為無疼痛;1~3為輕度疼痛;4~6為中度疼痛;7~10為重度疼痛。采用4級癥狀計分方法,按癥狀發(fā)生的嚴重程度,從輕到重,依次記為0、1、2、3分;觀察治療前后癥狀總積分變化[3];②創(chuàng)面愈合率:創(chuàng)面愈合率采用第0、7、14、21、28天根據公式計算:(原創(chuàng)面面積-殘余面積)/原創(chuàng)面面積×100%。
1.6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臨床治愈:局部壞死組織清除,炎癥消退,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有效:創(chuàng)面滲出消失,有新鮮肉芽組織生長,局部壞死組織清除,炎癥基本消退,創(chuàng)面已顯著縮
小(1/2)。無效:創(chuàng)面無明顯變化。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使用百分比表示,組間隨機樣本和治療前后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及單因素方差進行分析,組間計數資料兩兩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共33例,治愈30例(90.9%),有效3例(9.1%),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對照組共31例,治愈20例(64.5%),有效7例(22.6%),無效4例(12.9%),總有效率87.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癥狀積分組內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分,±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33 31治療前8.06±1.85 8.03±1.60治療后0.64±1.03 2.23±2.47
2.3 創(chuàng)面愈合率比較 兩組治療后創(chuàng)面愈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兩組創(chuàng)面愈合率(%)
2.4 不良反應 隨診5月,兩組患者均未有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足潰瘍往往遷延難愈,嚴重者可致截肢,甚至重要臟器功能衰竭?,F代醫(yī)學研究顯示本病為糖、脂代謝紊亂、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及血液流變學異常、氧化應激損傷、感染及神經損傷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4]。中醫(yī)學目前以“消渴足”命名,足潰瘍多以“脫疽”、“瘡瘍”論治。辨其病機,不外乎正邪兩端?!靶爸鶞?,其氣必虛”,邪氣之實,則在于寒、熱、濕等病邪襲于外,濕、痰、瘀血困于內;正氣之虛,則在于先天不足、脾腎虧虛或飲食失調,七情內傷等因素耗傷正氣,以致脈絡受損,氣血凝滯,筋脈肌膚失于濡養(yǎng),復因外傷、蟲咬、燒燙等因素形成潰瘍、癰疽,重則筋肉壞腐,久治不愈。其特點是本虛標實。
復方紅景天膏為我院院內制劑,其主要成分為紅景天,佐以黃連,以麻油制膏備用。方中紅景天,其性味寒、甘、澀,有補氣清肺、益智養(yǎng)心、收澀止血、散瘀消腫等功效,外用可治跌打損傷?,F代研究表明,紅景天具有抗細胞凋亡、抗炎、抗衰老、抗缺氧、抗病毒、抗骨質疏松和糖尿病,并有保護神經細胞,保肝護腎等多種藥理作用[5]。同時,能夠修復胰腺,增強胰島素效應,維持體內糖代謝的正常,并且具有預防和治療腦、周圍神經、腎臟、眼睛、骨骼等糖尿病并發(fā)癥的作用[6]。黃連味苦、性寒,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治濕熱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血熱吐衄,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癰瘡等。研究表明,黃連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炭疽桿菌有明顯的抑菌作用[7],用于外傷性感染創(chuàng)面,能有效控制感染,促進肉芽和上皮組織生長[8]。兩藥聯用,共奏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止痛生肌之功。輔料為麻油,在換藥過程中,能夠保持傷口濕潤,且敷料能夠輕松移除,避免了換藥撕扯造成疼痛及新生肉芽組織的損傷,有利于創(chuàng)面愈合。
本次觀察發(fā)現,復方紅景天膏外敷治療能顯著提高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在治療前后癥狀積分及創(chuàng)面愈合方面,差異有顯著性(P<0.01)。表明復方紅景天膏具有改善潰瘍局部微環(huán)境,從而促進潰瘍面肉芽及上皮組織生長,加快愈合的作用。此外,疼痛是糖尿病足潰瘍的常見癥狀,嚴重者可造成抑郁失眠,恐懼焦慮等。本次觀察復方紅景天膏在減輕患者疼痛癥狀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從而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的依從性。兩組患者均未出現任何明顯的不良反應,提示運用復方紅景天膏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療效可靠,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1]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3:1-46.
[2]李仕明.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會全國第一屆糖尿病足專業(yè)學術會議紀要[J].中國糖尿病雜志,1996,4(1):60-61.
[3]包宗昭,李成林.臨床診斷及療效判斷的四級加權評分法介紹[J].中
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0,5(2):164-166.
[4]于秀辰.糖尿病足[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10-28.
[5]韓雪嬌,郭娜,朱美宣,等.紅景天苷藥理作用及其作用機理研究進展[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35(1):171-175.
[6]邱誼芳,李曉斌.紅景天在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中的作用[J].海峽藥學,2014,26(1):113-114.
[7]邱世翠,榮先國,邸大琳,等.黃連的體外抑菌作用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2,13(4):196.
[8]楊洪杰,蔣順琬.復方黃連液促進外傷性感染創(chuàng)面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24(3):555-556.
A
1004-2725(2016)11-0841-03
730050甘肅 蘭州,蘭州市中醫(yī)醫(yī)院糖尿病科
王晶,E-mail:2871398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