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湖南 長沙410000)
?論著/高血壓與腦血管病?
電話隨訪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出院后服藥依從性的影響
王燕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湖南長沙410000)
目的分析探討電話隨訪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出院后服藥依從性的積極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初發(fā)急性腦梗死患者126例,按照雙盲法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63例,僅在患者出院時進行常規(guī)健康指導,實驗組63例,在常規(guī)健康指導的基礎上,每月對患者進行2-3次電話隨訪。在所有患者出院3個月后,調查患者的抗高血壓藥物、抗血小板藥物、胰島素以及他汀類藥物的服用情況。結果兩組患者抗高血壓藥物服用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抗血小板藥物、胰島素以及他汀類藥物的服用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通過健康指導和電話隨訪,可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出院后的服藥依從性。
急性腦梗死;服藥依從性;電話隨訪
急性腦梗死初次發(fā)病后短期內十分容易出現(xiàn)復發(fā)現(xiàn)象,為有效預防急性腦梗死復發(fā),臨床上常會采用綜合二級預防措施,具體包括飲食調節(jié)、身體鍛煉、規(guī)律的藥物治療等。但在藥物治療過程中,腦卒中后患者經常未能堅持服用二級預防藥物。本次研究對實驗組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在改善患者服藥依從性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以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26例初發(fā)急性腦梗死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急性腦梗死的相關診斷標準,并在入院后均接受了顱腦CT或MRI檢查,確診為急性梗死。納入標準: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在24分及以下;存在高血壓、脂代謝異常、糖尿病等可干預危險因素。排除標準:意識障礙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可能是心源性腦栓塞患者;患有嚴重心臟病患者,呼吸功能和肝腎功能不全患者,患有惡性腫瘤患者;不能有效合作患者。納入研究的126例患者均是自愿參加本次研究。126例患者,男82例,女44例,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71.3±5.3)歲,按照雙盲法將126例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63例)和實驗組(63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出院時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患者出院時,由專職護士向患者進行一對一健康指導汗,并向患者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等。宣教內容具體包括腦卒中基本知識、復發(fā)特點以及危害;主要血管性危險因素及識別、控制方法;按時定量用藥的重要性以及藥理作用、用藥方法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按時復診的重要性及相應注意事項。同時對患者家屬和陪護人員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囑患者家屬督促患者進行鍛煉并按時服藥。
1.2.2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建立隨訪卡,并指派護士專門負責這些患者的電話隨訪工作,每月2-3次。隨訪內容主要包括:患者出院后身體康復情況,是否嚴格遵照醫(yī)囑和健康指導內容進行了飲食調整、鍛煉以及按時服藥,用藥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患者相應的心理支持,并向患者介紹相應防病治病知識,提醒患者按時到醫(yī)院復診,隨訪過程中,耐心解答患者存在的疑問。
1.3療效判斷標準
出院后3個月,電話隨訪了解患者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抗血小板藥物、胰島素以及他汀類藥物的服用情況。隨訪過程中,若無法從患者本人獲取相應信息,則可通過詢問患者家屬獲得相應信息。
1.4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shù)據(jù)結果錄入到SPSS17.0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分析,確保錄入過程客觀真實,以95%為可信區(qū)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χ2檢驗;以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時二級預防用藥情況對比。本次研究納入的126例患者在出院3個月后未出現(xiàn)死亡病例,并均完成電話隨訪,臨床資料完整。兩組患者用藥情況對比可知,實驗組患者的用藥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時二級預防藥物服用率對比[n(%)]
臨床研究證實,抗血小板藥物對于預防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腦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病情復發(fā)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患者突發(fā)急性腦梗死出院初期,十分容易出現(xiàn)病情反復現(xiàn)象,必須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上述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抗血小板藥物服用率(90.5%)明顯高于對照組(68.3%),與張珀璇等[1]人研究所得結果相近,表明電話隨訪能夠有效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提高服藥率。臨床研究證實影響患者抗血小板藥物服藥依從性的主要因素為對藥物藥理作用認識不足,而在電話隨訪中,強調按時服藥重要性,并能夠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用藥指導,面對藥物不良反應,也可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靈活度更高,也發(fā)揮了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2]。因此能夠有效促進患者按時服藥。
兩組患者抗血壓藥物服用率相近,無顯著性差異,分析認為這與降壓藥物服藥依從性普遍良好有關,在突發(fā)腦梗死之前,患者已經養(yǎng)成了良好的服藥習慣,受此影響,在突發(fā)腦梗死治療出院后仍舊能夠按時服藥,而未能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患者,需進行長期有效的干預后,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降壓藥物的服藥依從性[3]。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胰島素和他汀類藥物的服藥依從性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電話隨訪還能夠有效促進胰島素以及他汀類藥物服藥依從性的提高,與抗血小板藥物同理,電話隨訪使患者充分認識到按時用藥的重要性,并對藥物用法用量等進行了有效指導,因此患者服藥依從性有所提高。
綜上,電話隨訪對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出院后服藥依從性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1] 張珀璇,張麗華,王麗華,等.電話隨訪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出院后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8):133-134.
[2] 張琳,何川華.電話加強隨訪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3,24(24):3717-3718.
[3] 劉景梅,李海新.電話隨訪對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2(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