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畫面遮蔽方法的駕駛制動行為模擬器研究
汽車行駛過程中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制動是駕駛員最常用的規(guī)避碰撞行為。駕駛動態(tài)分析顯示,低速緊急事故制動是最安全的干預行為,較高車速時轉(zhuǎn)向規(guī)避有效。盡管制動對于行車安全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但是駕駛員的制動行為未被充分了解。運動理論假設駕駛員可以預知可能發(fā)生的碰撞并相應調(diào)整車速以避免碰撞。
駕駛員常采用碰撞時間(TTC)對可能發(fā)生的碰撞進行評估。著名的Tau理論認為,TTC判斷信息來源于視覺輪廓的相對擴張率和視覺范圍收縮率。駕駛員可以通過判斷制動減速度是否滿足需求:保持的恒減速度可以保證車輛在剛好發(fā)生碰撞前停車;當制動不足時,駕駛員維持恒減速度將發(fā)生碰撞;當制動充分時,碰撞前停車。駕駛員根據(jù)多個與相關(guān)的視覺線索(如臨界場景、大小、全局光流場速度和場景刺激強度等)而采取碰撞規(guī)避措施,具體行為視實際情況而定。人類根據(jù)相對于物理現(xiàn)實被壓縮的距離感知世界,導致估計距離小于實際距離。駕駛員安全機制是放大碰撞危險性,從而降低碰撞概率。
車輛行駛過程中,注意力分散或者雨霧等自然因素影響視線,導致駕駛員不能獲得視覺信息。通過畫面遮蔽方法量化轉(zhuǎn)向和高速公路定速巡航時的駕駛員視覺需求,但對制動過程中駕駛員視覺需求研究較少。本文利用NADS Minisim模擬器采集試驗參與者在不同程度視覺畫面遮擋時的制動行為,分析視覺缺失對駕駛員制動行為的影響程度:第一步,分別通過視覺和聲覺測試參與者反應時間;第二步,對參與者進行模擬器培訓;第三步,測試參與者在模擬器仿真環(huán)境下的距離感知;第四步,參與者分別在視覺正常和畫面遮擋情況下進行駕駛測試;最后,參與者完成駕駛感受調(diào)查問卷。
刊名: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英)
刊期:2015年第33期
作者:Mehdi Saffarian et al
編譯: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