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士,孟衛(wèi)東,王 靜,初瑞雪,宋珍珠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山東聊城 252000)
?
·臨床研究·
小兒腹瀉與微量元素的相關性研究
范存士,孟衛(wèi)東,王 靜,初瑞雪△,宋珍珠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山東聊城 252000)
目的 探討微量元素水平變化與小兒腹瀉的關系。方法 選擇該院住院腹瀉患兒183例(腹瀉組)和同期健康體檢兒童200例(對照組),檢測微量元素銅(Cu)、鋅(Za)、鐵(Fe)水平,根據不同性別分組進行比較。結果 腹瀉組患兒Cu水平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Zn、Fe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不同性別兒童各元素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瀉組與對照組同性別兒童Cu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Zn、Fe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微量元素水平變化與小兒腹瀉密切相關;腹瀉患兒適當補充所缺微量元素可有效縮短病程,減輕癥狀,降低患病率。
兒童; 腹瀉; 銅; 鋅; 鐵
小兒腹瀉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微量元素是低于人體體質量0.01%的元素,是人體免疫活性細胞的重要構成成分,在生物代謝過程中具有關鍵性作用[1]。微量元素鋅(Za)缺乏與兒童腹瀉、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密切相關[2-4],適當補充微量元素可明顯降低腹瀉發(fā)病率[5],說明微量元素的變化與腹瀉的發(fā)生存在一定關系。為探討小兒腹瀉與微量元素的相關性,為小兒腹瀉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作者對腹瀉患兒微量元素進行了分析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腹瀉患兒183例作為腹瀉組,其中男102例,女81例;年齡8個月至7歲,平均(5.6±1.4)歲。183例患兒均符合1998年《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中的相關診斷標準。選擇本院同期健康體檢兒童20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02例,女98例;年齡9個月至7歲,平均(5.8±1.2)歲。兩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等基礎信息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采集靜脈血0.5 mL,肝素抗凝備用,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譜法測定微量元素銅(Cu)、Za、鐵(Fe)水平。采用BH5100全血多元素分析儀,由北京博暉創(chuàng)新光電技術股份公司提供,試劑為該公司原廠試劑。所有標本測定時儀器均經校準,質控在線,運行良好。由專業(yè)人員嚴格按照儀器操作手冊操作。
2.1 兩組研究對象微量元素Cu、Zn、Fe水平比較 腹瀉組患兒Cu水平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Zn、Fe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微量元素Cu、Zn、Fe水平比較
-:無數據。
2.2 不同性別兒童微量元素Cu、Zn、Fe水平比較 不同性別兒童各元素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腹瀉組與對照組同性別兒童Cu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Zn、Fe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兒童微量元素Cu、Zn、Fe水平比較
*:P<0.01,與對照組女性比較;#:P<0.01,與對照組男性比較。
小兒腹瀉是兒童消化系統(tǒng)常見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小兒腸道對水、電解質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導致腸腔內水分和內容物排泄加快,與感染、免疫力低下及微量元素有關[6-7]。
微量元素Cu遍布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大部分以銅藍蛋白和銅酶的形式存在,銅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能促進Fe的吸收、轉運和利用,促進儲存鐵進入骨髓,加速血紅蛋白和鐵卟啉的合成。本研究結果顯示,腹瀉組患兒Cu水平較對照組略有升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5-8]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可能是腹瀉患兒多伴有發(fā)熱、感染、機體免疫力低下,在貧血缺氧狀態(tài)下機體內多種依賴銅的活性酶受到抑制,反射性促進其他部位銅代謝釋放入血,以維持重要酶的活性,導致血銅升高[9]。
Zn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影響兒童的免疫防御機制、呼吸功能及胃腸吸收功能[10]。從表1可見,腹瀉組患兒Zn水平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文獻[5-7]研究結果一致。Zn有利于腸黏膜對水、鈉的重吸收,使水、電解質分泌減少,Zn缺乏易導致腹瀉,腹瀉患兒存在Zn缺乏,在腹瀉和缺Zn之間形成惡性循環(huán)[11]。導致腹瀉患兒Zn水平降低。
Fe參與合成人體多種蛋白質和金屬酶,參與氧的儲存與轉運,與細胞氧化磷酸化等多種生化反應密切相關,缺Fe可使T淋巴細胞活性受到抑制,B淋巴細胞成熟障礙,具有一定功能的活性細胞因子和抗體數量減少,患兒更容易發(fā)病[12]。本研究結果顯示,腹瀉組患兒Fe水平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文獻[5-7]研究結果一致。小兒腹瀉時免疫功能降低,疾病本身對身體的消耗增加,對Fe的吸收、利用功能障礙,體內總鐵水平降低,各種含鐵酶及對鐵依賴性酶活性降低如影響中性粒細胞中髓過氧化物酶活性,阻礙合成DNA、RNA并發(fā)生小腸吸收功能紊亂,使營養(yǎng)物質吸收過程發(fā)生障礙,導致腹瀉患兒Fe水平降低。
從表2可見,腹瀉組與對照組同性別兒童Cu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Zn、Fe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不同性別兒童各元素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微量元素水平與性別無關,與小兒腹瀉密切相關。腹瀉患兒及時進行微量元素檢測,根據缺乏情況適當補充所缺微量元素,可維護腸黏膜完整,防止體液丟失,有利于腸黏膜細胞的修復和功能的恢復。
總之,微量元素以多種形式在體內保持動態(tài)平衡,微量元素Cu、Zn、Fe存在于細胞的多種酶系中,與細胞增殖功能的維持有著密切關系,其水平變化可減弱免疫機制,增加機體易感性,兒童容易發(fā)生腹瀉。微量元素水平變化與小兒腹瀉的發(fā)生密切相關,腹瀉兒童適當補充微量元素可縮短腹瀉病程,減輕臨床癥狀,降低患病率,有利于患兒盡早恢復。
[1]吳琦梁,歐陽學軍.血微量元素與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相關性的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2,18(23):1-2.
[2]顧蓁,沈華琴,趙普.鋅制劑防治小兒急性腹瀉效果觀察[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3):249-251.
[3]高慶雙,劉樹平,高春燕,等.微量元素鋅與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相關性探討[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4):502-503.
[4]候端霞,吳斌.鋅與兒童呼吸道感染[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3,40(6):599-602.
[5]俞江.微量元素對小兒預防腹瀉及輔助治療的研究[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7(13):9-10.
[6]安書強.微量元素對小兒腹瀉的預防和輔助治療[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16):162.
[7]樊靜,朱鳳霞,趙偉,等.末梢血微量元素鋅與嬰幼兒腹瀉相關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7):6594.
[8]杜翠林.對58例遷延性腹瀉患兒微量元素檢測結果的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2(6):58.
[9]劉艷源,胡漢寧,陳薇,等.血清微量元素與胃癌相關性研究[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25(3):228-229.
[10]袁晶,錢素云.鋅缺乏與感染性疾病相關研究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27(10):789-791.
[11]況凡,楊瓊,吳皖.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患兒的微量元素鋅檢測結果分析[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3,20(12):8-11.
[12]程哲,代靈靈,康燕,等.肺癌及肺部感染患者微量元素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0):2006-2008.
10.3969/j.issn.1673-4130.2016.02.047
A
1673-4130(2016)02-0250-02
2015-07-02)
△通訊作者,E-mail:ruixuech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