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邵輝 董秋立 王忠明
?
·論著·
卡維地洛與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對比
張海濤 邵輝 董秋立 王忠明
目的 研究研究卡維地洛與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8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卡維地洛組(n=94)和比索洛爾組(n=93)。2組患者在常規(guī)基礎治療上按照各自給藥方案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后觀察血壓、心率、6 min步行試驗,進行彩色超聲心動圖檢查[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同時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結果 2組治療前后的心率、血壓、6 min步行試驗、LVEF、LVESD、LVEDD進行對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比索洛爾組心率下降較卡維地洛組明顯,而卡維地洛組LVEF改善優(yōu)于比索洛爾組。2組患者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卡維地洛與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相似,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且耐受性較好。
卡維地洛;比索洛爾;慢性心力衰竭;心臟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又稱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臟不能夠提供足夠的血液來滿足機體需要時,導致重要臟器比如心、腦、腎及肺等嚴重缺血,從而出現(xiàn)乏力、心慌、少尿、水腫等臨床癥狀[1,2]。該病是冠心病、高血壓、風濕性心瓣膜病、擴張性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常見于老年群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及預后。心力衰竭時,心臟負荷過重可使心臟擴大,心肌肥厚,心臟功能雖得到代償,但心臟結構的該bain會導致心力衰竭惡化,即心肌重構的雙面性。因此,臨床上治療CHF,防止和延緩心肌重塑的發(fā)展是重要策略及環(huán)節(jié)。研究表明β-受體阻滯劑能夠治療CHF,減緩及逆轉心肌重構,而卡維地洛與比索洛爾是目前治療CHF療效較好的兩種藥物,因此本研究對卡維地洛與比索洛爾治療CHF的療效及安全性進行了對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3至2015年在我院住院治療的CHF患者187例,其中男91例,女96例;平均年齡(56±7)歲。 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卡維地洛組(n=94)與比索洛爾(n=93),2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心功能分級(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 NYHA)為Ⅱ~Ⅲ級,超聲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 ≤40%。
1.2.2 排除標準:急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級Ⅳ級;收縮壓<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慢性阻塞性肺病及支氣管哮喘;靜息狀態(tài)下心率<60次/min。
1.3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抗CHF的標準治療,包括硝酸酯類、強心劑、利尿劑、血管緊張素酶轉換酶抑制劑(ACEI)等,待病情穩(wěn)定2~7 d??ňS地洛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卡維地洛(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020535)治療,起始劑量3.125 mg,2次/d,每2周后調整使用劑量,達目標靶劑量25 mg,2次/d,或達患者最大耐受劑量。比索洛爾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比索洛爾(成都苑東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H20083008)治療,起始劑量1.25 mg,1次/d,每2周后調整使用劑量,達目標靶劑量10 mg,1次/d,或達患者最大耐受劑量。
1.4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況,記錄收縮壓變化、心率變化,進行6 min步行試驗,記錄患者6 min內最大步行距離。應用超聲多普勒診斷儀進行彩色超聲心動圖檢查,測量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及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同時也觀察患者在服用藥物期間的不良反應。
1.5 療效標準 顯效:心功能改善2級,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均消失或明顯好轉;有效:心功能改善1級,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均好轉;無效:心功能無改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傆行蕿轱@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血壓、心率、6 min步行試驗變化 2組患者治療后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2組治療后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治療后心率明顯較治療前減慢(P<0.05),6 min步行試驗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05),且比索洛爾組心率下降明顯(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血壓、心率、6 min步行試驗變化 ±s
表1 2組患者血壓、心率、6 min步行試驗變化 ±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卡維地洛組比較,#P<0.05
組別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心率(次/min)6min步行試驗(m)卡維地洛組(n=94) 治療前133±1883±1191±8330±56 治療后103±16*66±9*70±5*419±70*比索洛爾組(n=93) 治療前130±15 83±1188±8323±55 治療后102±17*65±11*62±4*#408±67*
2.2 2組患者超聲心動圖指標變化 2組患者治療后LVEF、LVESD、LVEDD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ňS地洛組患者治療后LVEF改善優(yōu)于比索洛爾組(P<0.05),LVESD、LVED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指標變化 ±s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指標變化 ±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卡維地洛組比較,#P<0.05
組別LVEF(%)LVESD(mm)LVEDD(mm)卡維地洛組(n=94) 治療前34±653±762±7 治療后46±9*35±6*52±6*比索洛爾組(n=93) 治療前33±653±766±8 治療后42±8*#38±5*54±6*
2.3 2組患者療效比較 2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無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后療效比較 例(%)
2.4 安全性評價 卡維地洛組患者中20例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占21.28%,比索洛爾組患者中14例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占15.05%,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藥物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血壓偏低、肝功能異常及皮疹等。
CHF的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近年來,學者們對其發(fā)生發(fā)展機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其病理生理改變主要為血流動力學異常、心室重塑、神經激素激活及炎性反應,這些因素相互影響與作用,導致病情惡化[1]。大量研究顯示CHF時,腎素-血管緊張素(RAS)和交感-腎上腺素能系統(tǒng)(SAS)活性提高,加速CHF低排狀態(tài)時心肌細胞的死亡及血管收縮增加心臟后負荷,而心臟后負荷的增高也會導致心肌細胞的死亡[2,3]。而神經內分泌紊亂是促進CHF的重要因素,其中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的慢性啟動及內源性炎性細胞因子的激活,會加重心肌細胞的損傷,導致左心室的重塑,同時會使心肌能量的產生與利用產生障礙,進一步使患者的心臟功能惡化[4,5]。楊廣等[6]研究結果提示,心力衰竭大鼠的心鈉肽、血管緊張素、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等較正常大鼠明顯升高。心鈉肽雖大量產生,可擴血管、利尿鈉、拮抗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但心肌內心鈉肽處于耗竭狀態(tài),受體敏感性下降,代償作用不明顯;血管緊張素通過細胞外信號調節(jié)蛋白激酶途徑導致心肌細胞肥大或凋亡,使心肌間質纖維化;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可激活某些原癌基因的表達,觸發(fā)細胞凋亡。
β受體阻滯劑通過對抗兒茶酚胺類腎上腺素能遞質毒性尤其是通過β1受體介導的心臟毒性作用成為β受體阻滯劑治療CHF的主要機制。長期應用β受體阻滯劑,可通過減慢心率、延長心室充盈時間和冠狀動脈舒張期灌注時間,以減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能量代謝,從而有效改善心功能[7]。因此 β受體阻滯劑長期治療具有改善內源性心肌功能的“生物學”效應。
目前CHF治療過程中臨床常用的β受體阻滯劑藥物有比索洛爾、美托洛爾及卡維洛爾。前兩者主要作用于β1腎上腺素受體,能有效調節(jié)β1受體的密度,阻斷交感神經,抑制交感神經的過度激活,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的激活,從而減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8]。后者是具有多種附加作用的第三代β受體阻滯劑,已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同時具有非選擇性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和選擇性α1腎上腺素受體阻滯作用,更完全的阻滯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有研究顯示,卡維地洛與腎上腺素受體的親和力是美托洛爾的11倍,其半衰期也長于美托洛爾,當其達到目標劑量時,可有效對抗心肌細胞的肥大、結構改變及細胞凋亡[9]。卡維地洛可直接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細胞膜脂質過氧化,防止細胞凋亡,抑制脂質過氧化及膠原沉積,起到抗細胞增殖及保護細胞等作用[10,11]。
本研究比較了卡維地洛與比索洛爾對CHF患者的治療效果。研究顯示兩種藥物治療后能有效降低血壓、心率,改善左心室功能,改善患者癥狀。兩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比索洛爾減慢心率優(yōu)于卡維地洛,但卡維地洛改善左心室功能更明顯,可能與其降低心臟后負荷有關。且兩種藥物不良反應小,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在CHF治療過程中,卡維洛爾與比索洛爾遵循“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適量長期維持”的原則,均能有效改善心功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程思遠, 張祖峰, 余娟, 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專病管理的效果研究.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1946-1948.
2 Petersen M, Andersen JT, Hjelvang BR, et al. Association of beta-adrenergic receptor polymorphisms and mortality in carvedilol-treated chronic heart-failure patients. Br J Clin Pharmacol,2011,71:556-565.
3 Ozova EM,Kiiakbaev GK,ZhD K,et al. Effect of carvedilol and metoprolol R administered with or without atorvastatin on elastic properties of vascular wall and parameters of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ischemic origin. Kardiologiia,2011,51:39-46.
4 Bristow MR. Beta-adrenergic receptor blockade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Circulation,2000,101: 558-569.
5 Jabbour A, Macdonald PS, Keogh AM, et al.Differences between beta-blocke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J Am Coll Cardiol,2010,55:1780-1787.
6 楊廣, 李小鷹. 卡維地洛、美托洛爾對心衰大鼠心功能及體液因子的影響.山東醫(yī)藥,2006,46:4-6.
7 Ito H,Nagatomo Y, Kohno T, et al.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carvedilol and metoprolol on re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irc J,2010,74:1578-1583.
8 陳瑾, 胡大一,張麟,等.卡維地洛對心臟β1、β2和α1受體自身抗體及心功能的影響.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498-501.
9 張明德,曹應江, 卜建學. 卡維地洛和美托洛爾對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及血漿腦鈉肽、 細胞因子影響的對比研究.重慶醫(yī)學,2009,38:2603-2605.
10 Nakajima T,Ma J, Iida H,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carvedilol on calcium channels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Jpn Heart J,2003,44:963-978.
11 Sam F,Sawyer DB, Chang DL, et al. Progressive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apoptosis lat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ouse heart.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0,279:H422-428.
10.3969/j.issn.1002-7386.2016.22.027
項目來源:華北油田礦區(qū)醫(yī)療衛(wèi)生臨床醫(yī)學相關研究(編號2015-HB-G11-01)
062552 河北省任丘市,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yī)院心內二科(張海濤、董秋立、王忠明),科教科(邵輝)
R 541.61
A
1002-7386(2016)22-3457-03
20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