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駿 張玉英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中心醫(yī)院普外四科,遼寧 沈陽 110024)
?
老年直腸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Dixon術后吻合口瘺發(fā)生與血清肝細胞生長因子、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關系
馬 駿 張玉英1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中心醫(yī)院普外四科,遼寧 沈陽 110024)
目的 探討血清肝細胞生長因子(HGF)、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對老年直腸癌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Dixon術后吻合口瘺發(fā)生情況的影響。方法 接受Dixon術治療的老年直腸癌伴T2DM患者34例作為觀察組,31例行Dixon術的老年直腸癌不伴T2DM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術中及術后情況。結果 觀察組血清HGF(t=6.673,P<0.001)、HbA1c(t=8.114,P<0.001)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住院時間(t=3.559,P=0.001)、術后吻合口瘺的發(fā)生率(χ2=3.947,P=0.047)均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2年累積生存率明顯低于對照組(44.12%,15/34 vs 80.65%,25/31;Log-rankχ2=6.050,P=0.014)。結論 降低老年直腸癌伴T2DM患者的血清HGF、HbA1c水平,可以有效減少老年患者Dixon術后吻合口瘺的發(fā)生,改善老年患者的術后恢復情況。
直腸癌;2型糖尿??;吻合口瘺;糖化血紅蛋白(HbA1c);肝細胞生長因子(HGF)
由于人類直腸的特殊構造,使得早期的直腸腫瘤早期較難發(fā)現,當患者入院治療時大多已處于腫瘤晚期,預后不佳〔1〕。臨床上發(fā)現直腸癌多位于直腸中下段,其最主要的根治手段是早期手術治療,低位保肛的直腸低位前切除術(Dixon術)現已成為治療直腸癌的主要術式之一,該術式可以有效切除腫瘤,最大限度地維持患者的生理正常功能〔2〕。但是Dixon手術的缺點為較易發(fā)生吻合口瘺等并發(fā)癥,其發(fā)生率可高達5%~8%〔3〕,而當直腸癌患者伴有2型糖尿病(T2DM)時,其術后吻合口瘺的發(fā)生率會更高〔4〕,嚴重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和預后。本文主要對老年直腸癌伴T2DM患者的術后吻合口瘺的發(fā)生與血清肝細胞生長因子(HGF)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的關系進行探討。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34例行Dixon術的老年直腸癌伴T2DM患者作為觀察組,31例行Dixon術的老年直腸癌不伴T2DM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60~68歲,平均(65.43±2.86)歲;對照組男21例,女10例,年齡60~67歲,平均(65.30±2.15)歲。T2DM的診斷標準參照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標準〔4〕。直腸癌的診斷以病理學檢查結果為準?;颊呔炇鹬橥鈺G遗懦猩窠浵到y、免疫系統、血液系統及肝腎功能障礙的全身性系統性疾病者。兩組性別、年齡、體重指數(BMI)、吸煙、飲酒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個人基本資料的比較
1.2 Dixon術方法 兩組均在術前給予直腸癌手術的常規(guī)術前準備,且觀察組控制好血糖。手術過程中,待患者全身麻醉后,對患者進行直腸癌低位前切除,采用吻合器吻合直腸斷端和乙狀結腸斷端,并在腹盆底部放置好引流管,待一切操作完畢,檢查后開始按順序縫合腹部。術后對所有患者進行嚴密的醫(yī)學觀察,觀察是否有吻合口瘺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吻合口瘺一般發(fā)生于術后3~8 d,當患者突感下腹部疼痛異常、身體發(fā)熱,腹部引流管的液體短時間內增多,并混合有腸內容物等物質時,就可以確認發(fā)生了吻合口瘺。待患者出院后,積極對患者進行追蹤隨訪,隨訪2年。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在行直腸癌Dixon術的前1天,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檢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HbA1c等血糖指標,并檢測血清HGF。HGF的檢測采用上??祈樕锟萍加邢薰咎峁┑腍GF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GraphPad Prism 6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Log-rank檢驗。
2.1 兩組血清HGF和血糖FBG、2 h PG、HbA1c的比較 觀察組血清HGF、HbA1c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HGF和FBG、2 h PG、HbA1c的比較
2.2 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吻合口瘺的比較 觀察組術后住院時間、術后吻合口瘺的發(fā)生率均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吻合口瘺的比較
2.3 兩組術后2年累積生存率的比較 觀察組術后2年累積生存率明顯低于對照組(44.12%,15/34 vs 80.65%,25/31;Log-rankχ2=6.050,P=0.014),見圖1。
圖1 兩組2年累積生存率的比較
結直腸癌作為我國一種常見的實體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高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死亡率高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五位,且其發(fā)病情況在我國仍處于上升趨勢〔5〕。而在我國的所有結直腸癌患者中,有75%~80%屬于直腸癌〔6,7〕。直腸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但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和醫(yī)療技術水平的發(fā)展,直腸癌的手術治療方式產生了較大的轉變〔8~10〕。
本研究顯示,控制好Dixon術老年直腸癌患者HGF、HbA1c水平,可以降低患者的吻合口瘺發(fā)生率,改善患者的預后恢復情況。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①血清HGF是結直腸癌發(fā)生肝臟轉移的血清學標志物,其水平的高低與結直腸腫瘤的發(fā)生及肝臟轉移都密切相關,甚至還可以被視為結直腸癌轉移的臨床指標;血清HGF可以有效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加速其增長,以達到促進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1〕,因此,當血清HGF水平升高時,腫瘤細胞肝轉移加速,導致老年患者整體健康狀況降低,使直腸癌患者Dixon術后住院時間延長,吻合口瘺的發(fā)生率增加,且預后壽命縮短。②HbA1c作為紅細胞中血紅蛋白和葡萄糖的糖基化產物〔12〕,其形成過程是不可逆的,其濃度受制于紅細胞的壽命及相應時期的血糖平均濃度,但其水平不會因為血糖、運動及飲食的改變而發(fā)生較大波動,因此,HbA1c的濃度可以較精確地反映機體血糖4 w前后的均值,是血糖控制程度的有效判斷指標〔13〕;當直腸癌患者HbA1c水平升高時,使機體微血管發(fā)生病變,導致乙狀結腸和直腸吻合口的血供變差,妨礙了局部吻合口的愈合,降低了機體的抗感染能力;HbA1c還會影響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胰島素抵抗,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4〕;故直腸癌患者HbA1c水平增高,血糖不易控制,導致患者手術時間延長,并使并發(fā)癥較易發(fā)生,其術后吻合口瘺的發(fā)生率也隨之升高〔4〕。一旦患者血糖情況較差,其預后恢復也會受到很大影響,遠期更會影響患者的壽命長短。
1 孫文潔,章 真.直腸癌放射治療的現狀與研究熱點〔J〕.中國癌癥雜志,2013;23(6):476-80.
2 李大勇,周 輝,姚 遠,等.直腸癌切除dixon術后吻合口瘺危險因素分析與防治策略〔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32):3-5.
3 游 猛,倪 斌,朱宏輝,等.直腸癌Dixon術后吻合口瘺危險因素及防止措施探討〔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7):19-20.
4 鄭學聰,蘇勁波,蘇志明,等.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糖尿病直腸癌患者Dixon術后吻合口瘺的關聯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5;30(2):152-3.
5 Binefa G,Rodríguez-Moranta F,Teule A,etal.Colorectal cancer:from prevention to personalized medicin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22):6786-808.
6 李國東,董新舒,劉 明.直腸癌外科治療進展〔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22(5):402-6.
7 Roscio F,Bertoglio C,De Luca A,etal.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in elderly patients〔J〕.JSLS,2011;15(3):315-21.
8 Tanis PJ,Buskens CJ,Bemelman WA.Laparoscopy for colorectal cancer〔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2014;28(1):29-39.
9 Mathis KL,Boostrom SY,Pemberton JH.New developments in colorectal surgery〔J〕.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13;29(1):72-8.
10 楊孫虎,侯軍麗,阿不都斯木,等.腹腔鏡手術時CO2氣腹和體位對老年直腸癌患者循環(huán)功能的影響〔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15;22(3):331-4.
11 李建業(yè),苗永昌,夏春咸,等.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血清HGF、UPA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海南醫(yī)學,2013;24(2):218-9.
12 徐 珂.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13):75-7.
13 吳寒靜.糖化血糖蛋白檢測在糖尿病監(jiān)測中的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31):149.
14 Sato H,Carvalho G,Sato T,etal.The association of preoperative glycemic control,intraoperative insulin sensitivity,and outcomes after cardiac surgery〔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0;95(9):4338-44.
〔2015-03-17修回〕
(編輯 苑云杰)
馬 駿(1980-),男,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結直腸癌研究。
R619
A
1005-9202(2016)21-5342-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1.059
1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中心醫(yī)院放射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