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婧
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
馬 婧
閱讀是人類不斷進步的途徑,也是洞察世界的窗口。圖書館是人們進行閱讀的圣地,是知識的聚集地,也是為廣大老師學生供應專業(yè)知識和課外知識的服務中心。圖書館中豐富的圖書資源、專業(yè)的館員隊伍、先進的技術設備、溫馨的閱讀環(huán)境為高校師生閱讀推廣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
網絡媒體 圖書館 書籍 閱讀
何為閱讀,從小的方面來說它可以幫助人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更好的陶冶高尚情操;從大的方面來說它可以提升整個民族的內涵以及素質、加強一個民族整體的凝聚力與競爭力。在我國最近一次的2016年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中顯示:在2015年的時候,我國成年人綜合閱讀率是79.6%,相比較2014年只上升了1個百分點,其中人均紙質書籍的閱讀量是每人4.58本,和2014年的數據相比較,平均每人只增加了0.02本。這項調查說明了我國的書籍閱讀率以及書籍閱讀的數量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特別在數字閱讀中,手機閱讀保持著持續(xù)不斷的增長,這也使移動設備的閱讀、社交閱讀逐漸成為我國的一種新閱讀形式。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血脈,也是一個國家的內涵,一個國家的閱讀的深度影響著這個民族的未來。在我國,閱讀量為平均為4.77本,其中還包括了教課書籍,這說明我國的閱讀量是極其少的,也體現了生活中人們對閱讀的不重視。大量地進行閱讀書籍,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思維成長、知識積累,還可以拓展視野,是一個人內在、思維成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大的角度來說國家要確保持續(xù)科學的發(fā)展,就必須擁有源源不斷的具備知識以及內涵的精英人士,這些精英人士也必須進行大量的專業(yè)書籍的閱讀來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鞏固自己的理論基礎。隨著科技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閱讀本身的信息量和內涵也在逐漸增加,閱讀不再是批量進行的作業(yè),而是慢慢地零碎化,這樣也使閱讀沒有了框架和目標,完成閱讀后的深入思考也有所欠缺。因為手續(xù)繁瑣等的原因,圖書館的借閱量也不斷在減少。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法需要我們從根本出發(fā),切實的去了解社會、讀者的需求,積極融合新舊媒體,利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去吸引讀者對閱讀的興趣,積極的進行閱讀推廣活動,從而最大程度的實現圖書閱讀的價值。
(一)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的現狀
閱讀推廣的定義是指閱讀主體、閱讀者、閱讀對象以及某些推廣媒介等因素在一定時空范圍內進行排列、組合及配置的結果,并且通過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相互融合,讓閱讀可以成為人們去實現知識共享、自我提升、獲取信息的一種途徑。
在當今網絡發(fā)展的前提下,經濟社會高速的發(fā)展,以及信息科技設備不斷地更新?lián)Q代,高校的圖書館也由傳統(tǒng)的圖書館查閱借閱模式轉變?yōu)楝F在的數字信息化圖書館模式,圖書文獻資料從以前的紙質保存形式轉變?yōu)楝F在的網絡數據形式,大部分讀者的閱讀習慣也從以前的實地去圖書館借閱的形式轉變?yōu)楝F在的憑借各式各樣的網絡工具以及網絡平臺進行借閱、查詢、下載以及圖書的購買等等。絕大多數讀者的興趣,也慢慢熊簡單的紙質閱讀轉變?yōu)榱硕嘣拈喿x模式。
第一,閱讀推廣的組織機構的完善有所欠缺。在我國,絕大多數高校每年都會組織進行關于“世界讀書日”或是“全民閱讀”為中心的不同形式的一些閱讀推廣活動,但是沒有固定的隊伍去組織進行這類推廣活動,很多時候僅僅是由圖書館中幾個零散的小部門或工作人員聯(lián)合組織活動,其中的活動參與人員也大部分是因為安排而臨時進行調動的,不具有職業(yè)性,這些臨時、隨意以及暫時等現狀,直接嚴重地影響了此推廣活動順利進行以及推廣的高效性
第二,閱讀推廣活動中的宣傳途徑和推廣內容的單一性。雖然很多學校每年都會慣例的舉行一些閱讀推廣有關的活動,但是在推廣的過程中,形式、內容常常會出現重復,例如圖書展覽、圖書捐贈、知識競賽等等,各個高校之間的內容也大同小異,沒有創(chuàng)新。其次是院校在進行閱讀推廣活動之前,并沒有去實地對學生的閱讀意愿與閱讀興趣進行充分調查與分析,很多時候推廣的內容會與讀者的需求背道而馳,這對讀者參與的積極性造成了直接的影響,結果就是閱讀推廣活動達不到預期的成效。
(二)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的途徑
在當下這個網絡發(fā)達的時代,伴隨著知識載體以及傳播方法的不斷更新和變化,讀者的閱讀行為同樣也發(fā)生了變化,逐漸開始普及在線閱讀、移動設備閱讀等等數字類閱讀。讀者越來越重視閱讀的過程,怎樣更加及時地獲取更多的閱讀信息,并且提高閱讀的速度。這樣閱讀的要求,就需要高校圖書館不僅僅是通過傳統(tǒng)媒介進行閱讀的推廣,還需要適應時代潮流以及盡可能的滿足讀者的需求,重視網絡環(huán)境下的閱讀推廣,積極的融合新舊媒體,進行網絡、新媒體的閱讀推廣。
首先,是合理利用社會的力量去引導全民積極閱讀。在2006年間,我國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門聯(lián)合發(fā)出《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的文書,將“世界閱讀日”及全民閱讀活動兩者之間相互融合。之后的每年的“世界讀書日”到來的前夕,新聞出版總署等部門都會下發(fā)《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通知》文書,著重要求各地、各部門要積極對全民閱讀活動的內容與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促進各個階層的閱讀讀書活動的進行。政府機構、讀書協(xié)會以及出版商、傳媒機構和圖書館等等這些都是組織全民閱讀活動的主要力量,其中學校圖書館更是擁有進行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優(yōu)勢,學校內的讀書推廣在全民閱讀中能夠發(fā)揮的作用是極其顯著的,同時也是引領和進行全民閱讀活動的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是需要豐富閱讀的形式以及內容。由于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國家對閱讀的逐漸重視,已經慢慢在全國范圍里面宣起了全民讀書的新潮流,在這一前提下,學校的圖書館更應該合理的利用自身的優(yōu)良條件,積極地去開展讀書活動,更好地去激發(fā)學生們的讀書興趣,促進閱讀活動的深入進行。高校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特性,通過“超Pad體驗”、“二維碼之旅”等新科技活動形式,用輕松活潑的閱讀方式進行推廣,這樣能夠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地提升了圖書館的資源利用率。
最后,是可以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閱讀平臺。隨著網絡時代的發(fā)展,閱讀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革,例如網絡閱讀、手機閱讀等等,這些越來越方便的閱讀方式充實人們零散的閱讀時光。學校圖書館可以借助網絡媒體,利用多樣化的技術手段,積極的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閱讀服務平臺,最大程度上去實現圖書資源的移動閱讀,來滿足讀者們各異的閱讀需求。有條件的高校圖書館可以創(chuàng)建自己的微博、微信公眾平臺,來進行閱讀推廣活動。例如:在微信公眾平臺上設置書目推薦專欄、上傳圖書的內容摘要、推薦理由及書評等等。
圖書推廣作為高校圖書館的長期的工作任務,在日常的推廣中,我們不僅需要重視對經典的作品進行全面的閱讀推廣,還應該對專業(yè)知識學習類型的書籍進行推廣閱讀,在這一基礎上,還可以對經典閱讀和網絡閱讀二者相互結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讀者的閱讀能力。學校圖書館應該積極采用新穎的技術方法,為進行閱讀推廣活動提供新的途徑、新的辦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網絡平臺的不斷進步,閱讀推廣活動逐步深入人心,也更加貼近讀者的需求。高校圖書館應當積極利用網絡載體,正確的引領讀者們進行有深度的閱讀、和經典書籍的欣賞以及深層次思考,有效的發(fā)揮館藏資源和信息化圖書網絡平臺的優(yōu)勢,同時也利用社會公共力量,集中培養(yǎng)讀者們的閱讀興趣,提升內在文化素養(yǎng),積極的弘揚中華文化和品德,推動全民閱讀的持續(xù)快速的發(fā)展。
[1]楊木容.網絡競爭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服務創(chuàng)新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02).
[2]姚秀敏,路程,樊會霞.新媒介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5(05).
[3]唐品,王艷,王景文,高玉潔.華北地區(qū)高校圖書館網絡閱讀推廣調查分析[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01).
[4]姜化林,劉進軍.高校圖書館網絡營銷式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圖書館研究,2014(04).
(作者單位:武漢體育學院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