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嬋
簡析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
劉春嬋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不僅在于對學生進行政治理念的傳遞,還有人文素養(yǎng)與人文精神的部分,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性的成分,既有必然性也有必要性,是當前高校教學改革的必然。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關懷 以人為本
本文通過對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進行簡要分析,并對人文關懷的重要性進行闡釋及策略性思考,以期對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做出有益啟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的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重要的公共必修課,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傳遞馬克思主義理論,使學生了解我國國家政策與大政方針,以完成教學任務,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身觀、價值觀,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在教學中給予學生足夠的人文關懷,不僅能夠拉近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效率,還是以人為本的人才培養(yǎng)的必然要求。在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懷的缺失成為普遍現(xiàn)象,主要有如下幾點原因:
(1)高校教學帶有明顯的功利性。在當前高校教育中,教育教學工作有明顯的功利色彩。從高校擴招后,對教學教研工作的重視高于對教育管理的重視中就可以看出。在高校教學中,存在著對教學、科研成績的重視,對于政治等公共基礎課本就重視程度不足。在教學方法上,受到課堂時間限制以及教師個人經驗影響,教師會采取單向灌輸?shù)姆绞?,政治教學中學生成為知識的接收器,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反饋,使課堂變得乏味[1]。
(2)高校教學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減少。在高校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減少是政治教學中人文性缺乏的又一原因。在當前高校教學中,由于擴招需要,作為公共課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取大班授課制,教師要面對多個班級進行授課,很難關注到學生個體的需求;一般大學教師與學生間的年齡差距較大,與學生間的思想觀念存在著距離,在教學過程中,許多觀點或者方式方法并不能很好的為學生所接受,而學生的觀點又很難反饋給教師,就會形成課堂效率低下,效果不明顯的現(xiàn)象[2]。
(二)高校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關懷的必要性
(1)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然要求。在高校開設思想政治課程,本身除了政治性,即為學生傳遞國家的政治方針,引導學生走正確的政治路線外,還有德育性,即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幫助即將步入社會的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身觀、價值觀,引導新時期的人才不僅具有良好的專業(yè)素質與科學精神,更具有優(yōu)秀的品質。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對人文關懷做出界定,就是指對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關懷、對人的尊嚴和符合人性的需求的生活條件的肯定。人文關懷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溫情的部分,是發(fā)自內心、關注人的內心也最容易打動人的內心的部分,是對于枯燥繁瑣的政治理論教學的很好補充,能夠提高政治課的教學效率。
(2)是推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人文關懷是當代教育的基礎,自新課改以來,教育教學工作一直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人為本也是科學發(fā)展觀的必然要求,高效教學最終的目的就是為國家建設培養(yǎng)有用的人才,只有做到了以人為本,更多的關注到學生的個體成長,才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符合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是推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然。
(一)在課堂中關注學生的需求
在課堂中關注學生需求,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點,受到教學時間、課堂組織原則的限制,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的交流少之又少,在這樣的現(xiàn)狀下提高師生交流,可以依托于網絡平臺。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網上構建與學生的交流平臺,不僅能夠給師生敞開心扉交流的場所,為學生開辟出針對事件發(fā)表觀點的機會,并且能夠極大的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課堂更具感情色彩。除此之外,在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類比較個性的學生,在課堂中通常會較為突出的顯現(xiàn),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要善于引導、鼓勵,而非單純的打壓。
(二)教學要貼近生活
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政治教學本身就存在著教學生“做人”的內容,對學生日后品德的形成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對于大學階段的學生,對事物已經有了自己的認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想強加觀點于學生實際是很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入生活中常見的例子進行教學,在講解中打破學生的原有觀念,加深學生印象。教學生活化是當前教學中一個重要理念,同時,能夠豐富課堂表現(xiàn)形式,使學生更容易走出政治教學繁瑣的理論中,以輕松的形式接受所學內容。
(三)加強教學的實踐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最終也必然落實到學生日后的言行舉止與思維方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部分,不僅能夠使學生的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能推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整體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人文關懷,不僅對于思想政治課堂有著積極意義,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等也能起到推進作用,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
[1]黃正泉,王鍵.人文關懷: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7,3(6):57~60.
[2]韓福翠.論大學在和諧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08,1(7):38~41.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