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日根達來,程延彬*,李 偉,張寶輝
(1.海拉爾農(nóng)牧場管理局,內(nèi)蒙古 海拉爾區(qū) 021008;2.特泥河農(nóng)牧場,內(nèi)蒙古 陳巴爾虎旗 021024;3.哈達圖農(nóng)牧場,內(nèi)蒙古 陳巴爾虎旗 021511)
?
牛病防治
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高寒地區(qū)奶牛口蹄疫免疫抗體跟蹤檢測及防控對策
烏日根達來1,程延彬1*,李 偉2,張寶輝3
(1.海拉爾農(nóng)牧場管理局,內(nèi)蒙古 海拉爾區(qū) 021008;2.特泥河農(nóng)牧場,內(nèi)蒙古 陳巴爾虎旗 021024;3.哈達圖農(nóng)牧場,內(nèi)蒙古 陳巴爾虎旗 021511)
呼倫貝爾地區(qū)奶牛口蹄疫免疫按自治區(qū)的要求,一年進行三次免疫,即每四個月免疫一次。主要對口蹄疫亞洲I型、A型和O型的免疫??谔阋叩囊粋€重要特性是耐寒不耐熱。呼倫貝爾市地處東經(jīng)115°31′~126°04′、北緯47°05′~53°20′。溫帶北部,其氣候特點為大陸性氣候顯著,冬季寒冷漫長,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18℃~-35℃之間,全市大部分地區(qū)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1、2月是口蹄疫高發(fā)期,如果免疫密度不夠,抗體水平低下,很可能發(fā)生疫情。通過進行抗體檢測,掌握群體免疫抗體水平,對補針和下一步進行免疫起到關(guān)鍵作用。2015年10、11月和2016年1月,分三期對兩組180頭牛進行了口蹄疫免疫抗體檢測,對犢牛第一次免疫應(yīng)答抗體水平的低高時期及奶??贵w水平的跟蹤檢測,分析寒冷時期牛產(chǎn)生抗體時間、從低峰到高峰時間段及衰退時間的抗體效價,對海拉爾墾區(qū)奶牛整體防控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1.1 實驗動物
從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農(nóng)牧場管理局下屬哈達圖農(nóng)牧場、特泥河農(nóng)牧場兩個牧場挑選60~80日齡犢牛各45頭;育成奶牛各45頭,共計180頭牛,分犢牛組和奶牛組,每組90頭牛。
口蹄疫亞洲I型、O型、A型三價滅活疫苗,內(nèi)蒙古金宇生物制藥廠生產(chǎn)。于2015年9月25日,對兩組牛注射口蹄疫三價疫苗,每頭牛1 ml。于2015年10月25日,11月25日,2016年1月10日分別三次采血進行抗體檢測。
1.2 檢測方法
1)檢測材料:①亞洲I型口蹄疫抗體液相阻斷ELISA檢測試劑盒、A型口蹄疫抗體液相阻斷ELISA檢測試劑盒、O型口蹄疫抗體液相阻斷ELISA檢測試劑盒(中牧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蘭州生藥廠生產(chǎn))。②移液器:5~50 μL移液器、0.2~10 μL移液器、50~200 μL移液器、50~300 μL 12道移液器各3把;移液槍尖 (若干);③抗原抗體反應(yīng)板:微量血凝板(U型、V型均可)15塊,本試劑盒配備兩塊,用于被檢血清的稀釋和抗原抗體反應(yīng)。注:抗原抗體反應(yīng)板可重復(fù)使用,實驗后,用水沖洗干凈,然后用無離子水沸水浴30 s,晾干,待用;d、超純水 ,無離子水或蒸餾水;e、被檢血清。
2)試劑準(zhǔn)備
①包被緩沖液的配置
從試劑盒中取出碳酸鹽緩沖液膠囊,并小心打開,將膠囊內(nèi)粉末全部倒入燒杯中,并加入無離子水100 mL,攪拌均勻,使之充分溶解;然后4℃存放,備用。
②洗滌液的配置
從試劑盒取出標(biāo)有25xPBST的濃縮洗液,如有結(jié)晶形成,可微熱溶化,若洗液瓶為2 L容積,可量取濃縮洗液80 mL加入1 920 mL無離子水中(1∶25稀釋),充分混勻,并用NaOH將pH值調(diào)至7.4。
③底物溶液的配置
用100 mL無離子水將試劑盒中的檸檬酸-磷酸鹽片劑充分溶解,量取溶解后的溶液50 mL,加入鄰苯二胺(OPD)片劑,充分溶解,10 mL每瓶分裝,避光-20℃保存。使用前需避光溶化,在臨用前每10 mL底物溶液加入100 μL的 3%的雙氧水(H2O2)。
3)操作步驟
①包被ELISA板:
將口蹄疫病毒兔抗血清按照1∶1 000的比例加入之前配置的包被緩沖液當(dāng)中進行稀釋,制成包被液,充分混勻后,在ELISA板上的每孔內(nèi)加入包被液50 μL,振蕩1分鐘后封板,室溫過夜。
②抗原抗體反應(yīng):
在U型反應(yīng)板上以每孔50 μL量用1倍的PBST將待檢血清從1:4開始做2倍的連續(xù)稀釋至1∶512。同時,按圖示A11-H11孔中稀釋陽性對照血清,于A12、B12孔中稀釋陰性對照血清,然后將用1倍PBST稀釋至使用濃度的口蹄疫病毒抗原加入到各孔中,被檢血清孔及陰陽性對照孔每孔50 μL,病毒抗原對照孔加100μL。振蕩1分鐘,充分混勻后,封板,4℃過夜。加入病毒抗原后,被檢血清的稀釋度變?yōu)閺?:8開始的2倍稀釋(O型口蹄疫抗體檢測時,稀釋度比亞洲I型低一個滴度)。
③第二日,將ELISA板中的液體棄去,并用1倍的PBST對ELISA反應(yīng)板進行5次洗板,在吸水紙上拍干,然后,將U型板(抗原抗體反應(yīng)板)從4℃取出室溫放置5分鐘后,將每孔血清病毒混合物依次轉(zhuǎn)移至拍干的ELISA板上的相對應(yīng)孔,每孔50 μL,封板,置入37℃恒溫培養(yǎng)箱中溫育1 h。
④1 h后,再將ELISA板中的液體棄去,并用1倍的PBST對ELISA反應(yīng)板進行5次洗板,在吸水紙上拍干。用豚鼠抗血清稀釋液將口蹄疫病毒豚鼠抗血清稀釋至1∶1 000濃度,并在ELISA反應(yīng)板中每孔加入50 μL,封板,置入37℃恒溫培養(yǎng)箱中溫育1小時。
⑤1 h后,再將ELISA板中的液體棄去,并用1倍的PBST對ELISA反應(yīng)板進行5次洗板,在吸水紙上拍干。用1倍的PBST稀釋兔抗豚鼠酶結(jié)合物至1∶1 000濃度(O型為1∶500),并在ELISA反應(yīng)板中每孔加入50μL,封板,置入37℃中溫育1小時。
⑥1h后,再將ELISA板中的液體棄去,并用1倍的PBST對ELISA反應(yīng)板進行5次洗板,拍干后,在ELISA反應(yīng)板中每孔加50μL底物溶液(加雙氧水),置入37℃恒溫培養(yǎng)箱中避光溫育15分鐘。到時間后,每孔直接再加入50μL終止液,終止反應(yīng),并立即在492 nm波長下讀取光吸收值(OD492 nm值)。
2.1 犢牛組檢測結(jié)果
1)第一次檢測結(jié)果(30 d)
亞洲I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64為42份,1∶64~1∶90為48份,平均效價為(保護)43%。
O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64為36份,1∶64~1∶90為54份,平均效價為(保護)51%。
A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46為27份,1∶46:~1∶64為53份,平均效價為(保護)40%。
2)第二次檢測結(jié)果(60 d)
亞洲I型:效價(抗體滴度)1∶32為6份,1∶64為23份,1∶90為25份,1∶108為36份,平均效價為(保護)63%。
O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64為17份,1∶64~1∶90為46份,1∶90~1∶108為27份,平均效價為(保護)60%。
圖1 犢牛組抗體接觸結(jié)果
A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64為15份,1∶64~1∶90為45份,1∶90~1∶108為30份,平均效價為(保護)65%。
3)第三次檢測結(jié)果(100 d)
亞洲I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64為41份,1∶64~1∶90為32份,1∶90~1∶108為17份,平均效價為(保護)53%。
O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64為24份,1∶64~1∶90為32份,1∶90~1∶108為34份,平均效價為(保護)51%。
A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64為19份,1∶64~1∶90為51份,1∶90~1∶08為20份,平均效價為(保護)52%。
2.2 奶牛組檢測結(jié)果
1)第一次檢測結(jié)果(30 d)
亞洲I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64為4份,1∶64~1∶90為23份,1∶90~1∶128為63份,平均效價為(保護)73%。
O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64為10份,1∶64~1∶90為18份,1∶90~1∶128為62份,平均效價為(保護)71%。
A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64為7份,1∶64~1∶90為26份,1∶90~1∶128為57份,平均效價為(保護)69%。
圖2 奶牛組抗體檢測結(jié)果
2)第二次檢測結(jié)果(60 d)
亞洲I型:效價(抗體滴度)1∶90~1∶128為8份,1∶128以上為82份,平均效價為(保護)95%。
O型:效價(抗體滴度)1∶90~1∶128為3份,1∶128以上為87份,平均效價為(保護)97%。
A型:效價(抗體滴度)1∶90~1∶128為11份,1∶128以上為79份,平均效價為(保護)93%。
3)第三次檢測結(jié)果(100 d)
亞洲I型:效價(抗體滴度)1∶64~1∶90為22份,1∶90~1∶128為58份,1∶128以上10份,平均效價為(保護)75%。
O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64為17份,1∶64~1∶90為49份,1∶90~1∶128為21份,1∶128以上為3份,平均效價為(保護)63%。
A型:效價(抗體滴度)1∶32~1∶64為19份,1∶64~1∶90為51份,1∶90~1∶128為19份,1∶128以上為1份,平均效價為(保護)60%
1)對犢牛初次注射疫苗,產(chǎn)生初次應(yīng)答反應(yīng),所產(chǎn)生的抗體量不多。犢牛組30、60、100天三種疫苗平均抗體效價為45%、62%、52%。最高峰60天時的效價才為62%,然后逐漸下降。100天之內(nèi)的平均保護率為50%左右,遠低于疫病抗感染抗體效價的70%以上水平。如果一旦遭遇口蹄疫流行,很難保證不發(fā)生疫情。因此,應(yīng)該于第一次免疫注射30天時再進行一次加強免疫,刺激原有的體內(nèi)留下的免疫記憶細胞,使機體產(chǎn)生強抗體。
2)奶牛組的90頭牛是在1月、5月份注射過疫苗,實驗注射疫苗后,機體產(chǎn)生抗原的再次應(yīng)答反應(yīng)。機體在特異性回憶反應(yīng)下迅速產(chǎn)生強抗體,并使抗體持續(xù)時間長。在本次實驗中30、60、100天三種疫苗平均抗體效價為71%、95%、66%。強抗體持續(xù)時間為90天左右,到100天后開始逐漸衰退。這時候應(yīng)該考慮進行加強免疫。
3)口蹄疫病毒的一個特性是耐寒不耐熱,在夏季很少流行,在冬季氣候寒冷時候流行比較多見。呼倫貝爾地區(qū)的1、2月是最寒冷的時候,平均溫度達零下30~40℃左右,是口蹄疫病毒活躍期和疫病流行的危險時期。對奶牛進行計劃免疫時,一年的第三次免疫應(yīng)該安排在11月末進行,從12月末開始產(chǎn)生強抗體,到第二年1月中旬抗體水平達到高峰,能有效抵抗疫病的侵害,能安全渡過1、2月份危險期。疫苗注射1個月時,進行采血抗體檢測,監(jiān)測產(chǎn)生抗體情況,評估整群牛的抗體水平,如抗體水平達不到立即進行加強免疫。
2016-06-10
2016-06-15
烏日根達來(1966-),男,高級獸醫(yī)師,本科,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及診治。
*通訊作者:程延彬(1976-),男,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人,畜牧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反芻動物營養(yǎng)研究及畜牧業(yè)規(guī)劃管理等工作。
S823
A
1001-9111(2016)05-00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