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峰 袁金帥 姜大勇(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安全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
新媒體環(huán)境下消除校園“低頭族”的思政工作新機制探究
于海峰 袁金帥 姜大勇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安全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摘要:本文通過研究和探討“低頭族”現象的成因,對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師生思政工作新機制進行詮釋和進一步豐富,辯證地分析了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簡要論述了大學生遠離“低頭族”的必要性,以及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探究讓大學生遠離“低頭族”的可行性,最后總結出大學生遠離“低頭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媒體;低頭族;思政工作;新機制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移動互聯網迅速普及和發(fā)展,大學生群體現在可謂是人手一臺智能機,在老師教學方法難以推陳出新和大學寬松的環(huán)境下,不少同學出現了“低頭族”現象。
1.主觀原因。經歷過寒窗十年的學生在突然進入到寬松的大學生活之后,就會變得有一些迷茫,不清楚自己之后該如何度過。這時手機強大的功能便深深吸引著學生進入其虛擬的世界。
學生大多會有一種從眾的心理,看到其他人玩手機、看小說、刷微博,難免會無法控制自己,也成為低頭族的一員。大學生中也有一部分人,他們不愿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想法、情感和感受,給人以冷漠、孤僻的表象,但他們的內心卻渴望與人交流,在這種矛盾的情況下,手機,無疑是一種最佳的選擇,他們在虛擬世界中自娛自樂,借此更加地封閉自己與外界的關聯。
此外,大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上升階段,雖然他們的思想逐漸成熟,但面臨著交際、學習、就業(yè)等一系列壓力,有時也心力交瘁,他們之所以玩手機,就是想營造一個自我的世界,在另一個世界中他們會感到有安全感,有滿足感,免受真實世界的種種壓力。
2.客觀原因。社會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網絡速度的不斷提升,通過智能機上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通過“低頭族”這一現象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人們對互聯網高度以來的本質,特別是大學生,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加上自我控制力的薄弱,此類現象甚是普遍。
校園中,校園文化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代脫節(jié)亦是主要因素,這就需要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在適應黨和國家要求的同時,與學生自身的成長發(fā)展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老師的要求對上課的質量也不無影響,在一些選修課上,老師要求低,“低頭族”現象就比較嚴重,而在一些考試課上,老師要求高,在課堂上玩手機的人就很少。此外,還有課程設置的不合理,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在課程的制定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自身水平。
1.“低頭族”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挑戰(zhàn)?!暗皖^族”的廣泛出現,從一個方面上說明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夠完善的地方,大學生群體中,有些精神上的盲區(qū)被手機等新媒體所取而代之。在新媒體的環(huán)境下,一些不科學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內容,因其夸張的標題和學生求新的心理,更易引起學生的關注,長時間的瀏覽這些信息就會成為“低頭族”中的一員,但是這些不良的信息誤導了學生,導致了價值觀的偏離,這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漸行漸遠,加大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低頭族”的產生是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長期接觸碎片化的信息很難使學生進行長時間的深度思考,使他們的思維和想象能力不斷弱化,無形中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設置了一個不小的障礙,沒有深度的思考,何來正確價值觀的建立。
2.思想政治教育促進“低頭族”現象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是解決“低頭族”的問題的一把利器,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此種問題。人類的需要是從低級到高級、由外向內的發(fā)展的,在時代的發(fā)展過程中,現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需要進行自身的完善和發(fā)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在培養(yǎng)人民滿意的人才的基礎上,以引領學生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為根本任務,充分挖掘并滿足大學生在現階段所需要的合理健康需求,不斷傳遞正能量,特別是身邊的正能量,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己道德標準中,這樣,使大學生更好的接納思想政治教育,將教育效果春風化雨般融入到大學生一言一行當中。隨著思想政治水平不斷提高,大學生能夠意識到,思想政治教育所宣傳的才是行動的指南。
總之,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更好的發(fā)揮新媒體的正面作用,規(guī)避其負面影響,這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低頭族”是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一種產物,它的出現,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及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找到切實有效的一系列措施無疑是十分必要的。傳統(tǒng)的解決“低頭族”的方式大多是采取強制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相比而言,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解決“低頭族”問題當中,更能在思想上達到教化育人的目的,這為“低頭族”的解決提供了可行性。
1.引導文明使用手機,加強宣傳力度。運用主題班會、宣傳標語、多媒體機等多種形式加強文明使用手機的宣傳教育,讓大學生意識到文明使用手機不僅僅是對自己負責,更能夠促進校園文化的建設以及社會公德的形成;加強宣傳手機可能帶來的影響,如影響學習、有害于身體健康、存在的安全隱患等,努力使全校一起行動起來,共同努力營造文明使用手機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
2.減少手機使用頻率,加強管理力度。在教室、圖書館等教學區(qū)域的張貼標識,如將手機調至震動或者靜音模式。在上課期間,教務處要加大對上課使用手機的監(jiān)察工作,并對違反校規(guī)校紀上課使用手機的學生進行處罰。
3.充分使用手機功能,拓展教育途徑。手機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味地去強制減少學生去使用手機顯然有些欠妥,可以引導學生瀏覽與大學生息息相關、富有正能量的內容。讓手機成為一種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使學校及老師可以更有效的向學生傳達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以更易于接受的形式,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教育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萬佳.大學生“低頭族”行為成因及解決對策[J].泰山學院學報2015.3.
[2]楊利垚.當代大學生中的“低頭族”[J].環(huán)球人文地理 2014.2.
[3]楊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低頭族”現象及解決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5.9.
[4]徐靜.高職院?!暗皖^族”現象解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15.10.
[5]彭羽.高校課堂“低頭族”現象盛行的原因及對策[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5.8.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5-01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