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大然
(海南大學 應用科技學院,海南 儋州 571737)
?
園林小品在景觀中的布景作用
岳大然
(海南大學 應用科技學院,海南 儋州 571737)
摘要:對園林小品在景觀中的布景作用進行了分析,分別對組景、主景、烘托主景、分景、造景、借景的作用進行了歸納總結,提出了園林小品在景觀中即是主體,也是配體,根據不同環(huán)境的需要使其變換角色,發(fā)揮作用,從而營造出更加舒適祥和的生活氛圍。
關鍵詞:園林小品;景觀;布景作用
1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對自身生存環(huán)境質量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而最貼近人們生活的園林景觀正在為提高人們生存環(huán)境標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園林景觀以豐富多彩的方式,將山體、水體、植物及建筑融合為一體展現在世人面前,充分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模式。園林小品是組成園林景觀的重要因素,它的存在盤活了景觀生命,使園林景觀各要素間充滿朝氣,凸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2園林小品在景觀中的布景作用
園林小品在景觀中有組景、主景、烘托主景、分景、造景、借景的作用,是對景觀空間有效的合理分配,無論是園內外景象,還是虛實景象,目的都是為了達到一種和諧統(tǒng)一的意境。
2.1組景作用
園林小品在景觀設計中除了兼顧使用功能和裝飾功能外,其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種紐帶,將園林景觀中各藝術元素有效的鏈接為一個整體,既不失景觀之本性,又不乏小品之個性,從而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園林小品過渡的部分,空間與空間之間布局的轉換、主題的更替、節(jié)奏的變換均顯得格外的流暢,給人以煥然一新的感覺。
園林景觀設計中以景墻為例,景墻是園林小品中常見的一種元素,之所以設置景墻就是保證景觀間的過渡不會顯得那樣唐突,使其變得自然。如果不設置景墻,游客由一個景區(qū)步入另一景區(qū),景區(qū)間的景觀缺少過渡,會使游客深感生硬與不協(xié)調;如果設置景墻,將不同景區(qū)的景觀隔離開來,當游客穿過景墻步入另一個景區(qū)時,景墻有效的過渡和暗示,會使游客產生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使得園林景觀中的藝術元素在行之有效的過渡中,綻放更加別樣的光彩。
2.2主景作用
園林小品作為一種建筑裝飾藝術品,兼具實用性和裝飾性雙重價值。園林小品根據主題環(huán)境的需要,結合自身造型、色彩、紋理、質感、尺寸等方面特點與之塑造,使園林小品自身特點與周圍環(huán)境相契合,從而融為一體。在游覽的過程中,從園林景觀整體上很難尋找到任何有人為因素參雜的園林小品的蛛絲馬跡,這種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嚴絲合縫的組合形式,更加凸顯園林景觀小品的整體美、完整美、藝術美。
另一種表現形式是對園林小品個性的張揚,園林小品所表現的個性既是對自然環(huán)境的詮釋與尊重,又是對自然環(huán)境的濃縮與提煉。通過對園林小品的材質、機理、色彩、圖樣等特點進行個性化設計,使園林小品在景觀中既與眾不同,又別具匠心,不僅對園林景觀整體進行潤色,而且闡述設計者所要表達的內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園林小品的位置一般位于全園景觀視線焦點和平面構圖軸心點上。在景觀設計中,主要通過抬高主景、運用軸線的方式方法來凸顯主景。
2.3烘托主景
園林景觀中的主景在一定特殊的環(huán)境條件下是獨立存在的,但獨木難支,如想達到好的視覺效果,必須以一些作為配體的配景作為托襯,用來烘托主景。園林建筑常作為主景而存在,作為它的搭檔,園林小品具有很好的烘托主景的作用。園林小品只要在材質、造型、顏色等方面設計處理得當,剪裁得體,配置適宜,不喧賓奪主,就能起到很好的襯托作用。例如園林景觀中植物造型的裁剪比例與園林建筑的外圍輪廓進行比對,凸顯園林建筑的高大、硬朗、雄偉,這就是對主景烘托最好的詮釋。
2.4分景作用
園林景觀之所以稱為景觀藝術,是因為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結合地形地貌,采取掇山置石、引水鑿池、植奇花異草、筑亭臺樓閣等方法,構造出一種曲徑通幽、變幻莫測的意境。園林小品在塑造意境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分景作用。分景,即通過分割空間和增加空間層次感的方法,將景觀劃分成若干個空間,以獲取園中有園的景象,并使園林景觀達到虛虛實實和半虛半實的效果。
通過園林小品對園林景觀空間的分隔,園林景觀被劃分成一個又一個獨具特色的景象。被分隔的空間井然有序、錯落有致,不僅增加了景觀空間的層次感,而且還讓景觀藝術展現出別樣的秩序美。與此同時,被分隔的景觀并不是孤立存的,要與園林景觀的整體意境相吻合。再精致別樣的園林景觀也有其局限性,只有通過園林小品的分景作用,將其分隔作隱形處理,構造出意味深長的境地,即體現小中見大,精益求精的園林景觀藝術表現技藝。
2.5造景作用
所謂造景,是通過人工手段,利用環(huán)境條件和構成園林的各種要素創(chuàng)作出所需要的景觀。例如園林景觀中的假山、池沼、花木等均通過人工的開鑿、堆砌、種植等建造方式而得。景色是由形象、體量、姿態(tài)、聲音、光線、色彩等元素組成,景色是園林的主體和欣賞對象。在景觀設計中,常使用園林小品將外界的景色有機的組織起來,使園林景觀更為活躍,更加豐富多彩。例如蘇州園林中有很多門窗洞口起到了很好的框景造景的作用。
2.6借景作用
園林景觀中構建景象所特有的一種方式即是通過“借”,借景成景。以這種方式所得到的景象,不是園內新建、改建或擴建而來,而是在景觀設計建造之初就早已存在的,或本身自然存在的,只是“借”以致用,組成景觀。
園林景觀系統(tǒng)中分為“實景”和“虛景”兩種,借景也可同樣構建虛、實之景象。通過園林小品將園內外的虛實景象聯(lián)系起來,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虛實實。如借園外之小橋流水入園,即是組成“實景”,也可借臨寺鐘鳴入園,即是組成“虛景”。
3園林小品在景觀中的渲染作用
園林小品除了具有布景的作用之外,還具有渲染氣氛的作用。如將不同材質的桌椅、板凳、道路鋪裝、景墻、裝飾燈、花架、指示牌等以功能為主要作用的園林小品予以裝飾化、藝術化,制作成富有藝術情調的式樣,會給人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使園林景觀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藝術氛圍。
園林小品的設計既需要新穎獨特,別具一格,但又不能格格不入,細節(jié)的處理和有效的搭配組合將成為關鍵。如水邊的兩組坐凳,一組選取天然石材用以渲染恬靜、祥和、安然的氣氛,構成一幅中國天然山水畫;另一組則對坐凳的藝術圖案、造型、組合進行獨具匠心的設計,迎水而坐,輕松、自然、安逸的感覺涌上心頭。構思巧妙的園林小品與園林景觀相融合所起到的渲染作用,不僅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更為重要的是使人回歸于自然,回歸真實、回歸自我。
4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提升生活環(huán)境質量的呼聲也隨之增高。近年來掀起了園林景觀建設的浪潮,人們對所在小區(qū)、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的景觀建設日益關注,科學合理的利用園林小品的特點將景觀中的元素有效的藝術化串聯(lián),不但提高了園林景觀的藝術觀賞價值,而且提升了人們的幸福指數。
參考文獻:
[1] 朱朝霞.園林小品在公園中的應用[J].南方農業(yè),2014(30).
[2] 張移寶.園林小品在景觀中的運用[J].綠色科技,2015(1).
[3] 許曉明.基于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借景設計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14.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3-0089-02
作者簡介:岳大然(1988—),男,碩士,主要從事園林規(guī)劃與景觀設計方面的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