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肖群
隨著課改浪潮的涌入,隨著理念的更新、觀念的轉變,大家對課程資源有了重新定位和認識。在農村中小學由于音樂課程資源意識的淡薄而導致大量音樂課程資源特別是作為音樂要素來源的課程資源被埋沒,不能及時加工、轉化和進入中小學課程,造成許多有價值的音樂課程資源的閑置與浪費,一些中小學竟把教科書當成唯一的音樂課程資源。因此,我們應開始將著眼點從教材轉向生活,到生活中尋求新課程發(fā)展的廣闊天地。在音樂課程中,如果我們的教師具有能夠正確地識別、開發(fā)及運用課程資源的意識和能力,那我們農村中小學的音樂課程將會海闊天空。
一、 課堂生成資源的精彩無限
音樂課堂教學是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也是教師生成新的實踐智慧的立足點。只有老師充滿睿智的調控和引導學生用他們全部的才智、經驗和情感去感受、領悟、挖掘音樂的內涵,才能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智慧,才能讓我們的音樂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在學校師生們朝夕相處,不斷增進了解,感情日益深厚,使他們在共同的活動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和表現(xiàn)音樂能力的機會。音樂課程的學習與學校各種活動相結合,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一縷春風,吹醒了大山里孩子的夢。踏著第一縷暖陽,我走進了五(1)班孩子們的器樂活動課。突然,一聲尖銳的哨響,我以為又是哪位同學拿著豎笛在亂吹,剛想制止,定神一看,幾位同學湊在一起嘴里各銜著一個樹皮管在吹。當看到我走過去時,嚇得他們連忙扔掉了。這時我看見他們身后的柳樹條高興地舞動著,本想批評他們幾句,但又改變了主意。我微笑著對他們說:“誰能幫老師也做一個?老師也想跟你們學?!彼麄兊纱笱?,好像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王政旭同學還是遲疑地拿起一根柳樹條,用雙手搓著,一會,柳枝皮和柳莖分開,他小心把柳莖抽出,外皮就變成了一根小管子。他麻利地用小刀片在前面輕輕地削出一小塊含在嘴里的薄層。我看呆了,小心翼翼地接過含在嘴里。我試著吹,聲音一會大一會小,惹得同學們都樂開了。這時,王政旭同學就得意地看著我吹起了動聽的旋律。是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孩子們是知識的探索者,是他們用心發(fā)現(xiàn)的。這時在一旁的馮懋突然喊道:“老師你說我們能不能上‘陽光快車道’才藝展示?我在‘陽光快車道’看到有一位藝人用一些瓶子分別裝了不定量的水,為大家演奏出了好多美妙的音樂?!蔽倚α耍澰S地點了點頭說:“世上沒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成功永遠只偏愛勤奮和愛動腦的人!只要你們用心去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成功的?!焙⒆觽儓远ǖ攸c了點頭,“下節(jié)器樂課老師有個想法,請大家回去搜集一些能為大家所用創(chuàng)造出不同音高的物體,我們來上一堂具有農村特色的器樂課好嗎?”孩子們的掌聲和歡呼聲頓時響成了一片,聲音穿過田野,飛向了廣闊的大地。
在現(xiàn)實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精心預設往往會生成新的動態(tài)資源,甚至還會生成一些課堂的“尷尬”。如果教師細心體會,對偏離目標的生成正確引導,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成為課堂一道亮麗的風景。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生成的“尷尬”資源,化腐朽為神奇,突破原來設計過程的限制,使之成為亮麗的教育教學資源。
在我國農村中小學里,沒有大量經濟投入設立功能室,如多媒體音樂教室、鋼琴、舞蹈房、排練廳、展覽廳等音樂課程資源,但我們可以挖掘和開發(fā)一些農村中富有特色且得天獨厚的音樂課程資源。因此,當務之急,一個重要的課題是加強對于課程資源總題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澄清課程資源的概念,強化課程資源意識,提高對于音樂課程資源的認識水平,因地制宜地開發(fā)和利用各種音樂課程資源。對于農村學校來說,尤其應該如此。
二、家庭社會資源的神奇效應
家庭是孩子們人生的第一課堂,家長則是孩子們涉入生活的第一老師,家長們不同的知識文化背景,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教育資源??v觀全國上下,中國農村有很多民間藝人都是學生們學習音樂的有利因素。每位學生還可根據(jù)家庭條件,結合自己的特長,利用課余時間參加農村的“家庭音樂團”,也可以積極參與村里組織的有意義的音樂活動,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音樂天地,又增進了孩子與孩子、孩子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的和諧關系,把音樂教育延伸至家庭,融入了生活中。例如:山東省乳山市下初鎮(zhèn)金礦中心小學的于玉璽,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農民家庭,他從小愛唱歌,就是在父母的引導和支持下,自己刻苦學習,走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星光大道”!如今已成了乳山市的一顆耀眼的小明星。
一些具有藝術專長或一定藝術素養(yǎng)的家長及他們所擁有的有關藝術的書籍、音像資料、可利用的藝術器材等,都是最好的資源,只等我們把握機會。例如:在我們學校的倉庫里有二十余只腰鼓,我們是南方人,學校沒有一個老師和學生會打,甚至沒見過,所以長期擱置不用。后來我無意中與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我校三年級(1)班一學生的爸爸(是外地的退伍老兵)竟是一位打腰鼓的好手,這位學生(他女兒)也打得有模有樣。于是,學校馬上與其取得聯(lián)系,并聘請他當我的輔導老師,我跟他學打腰鼓,當年我就構思編排了一個腰鼓舞蹈。從此,學校的角落里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兒童腰鼓舞。那年,該舞蹈參加本區(qū)的藝術節(jié)比賽,拿到了一等獎。
又如我市睦崗鎮(zhèn)一所偏僻小學,由于當?shù)貤l件有限,學校連簡單的風琴都沒有配備,就更談不上有專職的音樂教師,所以音樂課一般是由老教師兼任,很多時候都變成了其他科的練習課。學校采取了與家長聯(lián)合參與的音樂課程,讓每位同學回家向家長學一種音樂特長,如:唱山歌、跳民間舞、京劇、呂劇選段、拉二胡、吹管樂等等,不但為學生帶來學習上的新鮮感,鞏固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也使音樂學習的層面更廣泛。
音樂教育涉及的范圍廣泛,有好多音樂技能并不是音樂教師一朝一夕能學會并傳授的,好多音樂教師在實踐中總感力不從心,因此音樂教育也可以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尋求社會的力量解決音樂教育中的問題。
三、生活環(huán)境資源的無窮奧秘
生活中音樂課程的資源是豐富多彩的,教師缺乏的是對于音樂課程資源的識別、開發(fā)和運用的意識和能力,從而造成許多有價值的課程資源被限制與浪費。其實,許多不同的音樂材料,如果從音樂課程實施條件的角度來看可能存在天壤之別,而如果從音樂課程要素的角度來看,許多資源的教育價值則是同質的。農村“雞鳴犬吠小鴨叫、清泉小樹野菊花、冬瓜土豆西紅柿、日出月落星閃爍、小調故事打夯歌”就是絕好的音樂課程資源。例如一年級音樂課“找春天”中,重點是讓學生在歌唱中尋找春天,去體會春天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感受春天音樂的韻味。上這堂課要選擇初春的季節(jié),孩子們就是那希望的種子,在期待的泥土中奮爭,那迎著最初的驕陽搖曳著的兩片小葉子,就是它滿載著幻想的羽翼。他們在大自然中尋找著春天的氣息,例如樹葉、果實、小草、小河、小動物等等,孩子們高興極了,這也正是大自然饋贈他們的。我讓學生們自己動手,自己去捕捉春天的顏色和氣味,畫出了一幅“春天”美妙的圖畫,表達出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只要樹立起課程資源的意識,用敏銳的心與睿智的眼光去捕捉生活中的課程要素,哪怕是很普通的一草一木,它的教育價值、對實現(xiàn)課程目標以及發(fā)展學生感受和表達美的意義和功能都是同質的,關鍵在于我們怎樣運用它們。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市睦崗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陳海燕
E-mail:3729383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