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仁貴,葉少芬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
氦氖激光聯(lián)合鼻三針治療過敏性鼻炎療效及對血清特異性IgE抗體的影響
祝仁貴,葉少芬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000)
目的 探討氦氖激光聯(lián)合鼻三針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及對血清特異性IgE抗體的影響。方法 將76例過敏性鼻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鼻三針治療,觀察組采用鼻三針聯(lián)合氦氖激光治療,比較2組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與體征評分、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血清特異性IgE抗體水平及總有效率。結(jié)果 2組治療后臨床癥狀與體征得分、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及IgE抗體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均<0.05),且觀察組治療后癥狀與體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氦氖激光聯(lián)合鼻三針能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降低血清中IgE抗體的含量,改善臨床癥狀與體征,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鼻三針;氦氖激光;過敏性鼻炎;血清特異性IgE抗體
過敏性鼻炎(AR)是一種由于機體受外界過敏原刺激而引起的鼻腔黏膜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其在我國中心城市發(fā)病率達8.7%~24.1%,且呈不斷上升趨勢[1]。該病主要表現(xiàn)為鼻塞、噴嚏、鼻癢、流涕等,部分患者伴有眼睛流淚、發(fā)癢、發(fā)紅等過敏性結(jié)膜炎癥狀[2]。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和生活方式的改變,AR發(fā)病率有全球性增長的趨勢[3]。該病盡管不會危及患者生命,但其所引起的鼻部、眼部及相關(guān)器官癥狀可導致疲勞、食欲減退、情緒失調(diào)、睡眠紊亂及注意力減退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學習和工作,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目前針對AR的治療方法種類繁多,但尚未發(fā)現(xiàn)根治方法。鼻三針是針灸名家靳瑞教授所創(chuàng)的靳三針療法中的一組針灸穴位,其治療過敏性鼻炎具有方法簡便、無不良反應、療效佳等優(yōu)點[4]。本研究探討了氦氖激光聯(lián)合鼻三針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并分析其對血清特異性IgE抗體的影響,旨在為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提供幫助,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的過敏性鼻炎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經(jīng)五官科確診為過敏性鼻炎,無鼻腔鼻竇手術(shù)史,無合并其他系統(tǒng)疾病。將其隨機均分為2組:觀察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10~62(39.2±13.5)歲;病程1~14(5.1±3.5)年。對照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齡9~60(41.6±12.2)歲;病程1~16(6.3±4.8)年。2組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取鼻三針,雙側(cè)取穴,指切進針法快速進針,行平補平瀉法,留針20 min。觀察組:在進行鼻三針治療后,用5 mW氦-氖激光同時照射患者兩側(cè)鼻內(nèi)迎香穴,連續(xù)照射10 min。2組均每天治療1次,5 d為1個療程,療程間間隔2 d,共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包括臨床癥狀和體征評分、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總有效率及血清特異性IgE抗體水平。其中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變應性鼻炎診斷標準及療效評定標準》中癥狀分級標準,制定臨床癥狀與體征評分方法:流涕,每天擤鼻次數(shù)<2次得0分,2~4次得1分,5~9次得2分,≥10次得3分;噴嚏,連續(xù)個數(shù)<3個得0分,3~5個得1分,6~10個得2分,≥11個得3分;鼻癢,正常得0分,偶有得1分,蟻行感但可以忍受得2分,蟻行感難忍得3分;鼻塞,正常得0分,呼吸時出現(xiàn)塞的感覺得1分,交互性或間歇性得2分,幾乎全天口呼吸得3分。體征分級:鼻腔正常得0分;中鼻甲、鼻中隔可見,下鼻甲輕度腫脹,得1分;鼻甲與鼻中隔、鼻腔底緊靠或尚有小縫隙,得2分;下鼻甲與鼻中隔、鼻腔底緊靠,中鼻甲黏膜息肉樣變、息肉生成或見不到中鼻甲,得3分??傆行矢鶕?jù)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和體征評分總和差異計算,顯效:治療后得分減少51%以上;有效:治療后得分減少21%~50%;無效:治療后得分減少小于等于20%。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文中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并作比較分析。計數(shù)資料及率的比較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內(nèi)及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2=4.145,P=0.042。
2.2 2組臨床癥狀與體征評分比較 治療后2組臨床癥狀與體征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與體征評分比較±s,分)
2.3 2組治療前后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比較 治療后2組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均明顯下降(P均<0.05),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比較±s,109 L-1)
2.4 2組治療前后血清特異性IgE抗體水平比較 治療后2組IgE抗體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血清特異性IgE抗體 水平比較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由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及細胞因子共同參與的Ⅰ型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5],其發(fā)病率為10%~25%,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截止到2008年,全球過敏性鼻炎患者已超過5億,其影響范圍達50個國家以上[6]。該病以噴嚏、頭昏、流涕、鼻塞為主要癥狀且癥狀反復,病情難愈,不僅可能引發(fā)哮喘、鼻息肉、鼻竇炎、等呼吸道病癥,還可能誘發(fā)睡眠障礙、中耳炎等疾病,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xiàn)精神疲勞、抑郁情緒、認知力和注意力下降等精神癥狀,給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7-8]。該病的發(fā)生與IgE水平密切相關(guān),首次接觸過敏原,過敏原和嗜酸性粒細胞及肥大細胞細胞膜上的SIgE抗體相結(jié)合,鼻黏膜此時處于致敏狀態(tài),當鼻腔再次接觸過敏原時,過敏原與嗜酸性粒細胞及肥大細胞上的IgE發(fā)生橋連,引起一系列細胞膜上的生化反應,并釋放組胺等介質(zhì),引起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和組織水腫,從而導致流涕、鼻塞、鼻癢等臨床癥狀。血清特異性IgE水平檢測是臨床中診斷過敏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可靠、靈敏、安全的特點[9],能夠明確患者過敏原,對疾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均具有重要意義[10]。
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尚無特效療法治療AR,主要靠藥物療法、手術(shù)療法及免疫療法等,但長期療效欠佳。中醫(yī)治療AR歷史悠久,手段多樣,許多研究顯示中醫(yī)外治和內(nèi)治法均對AR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安全性更高。鼻三針來源于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針灸名家靳瑞教授所總結(jié)的“靳三針”療法中的一組,由鼻通、迎香和印堂三穴組成。鼻通,也稱上迎香,位于鼻甲與當鼻翼軟骨的交界處,近處鼻唇溝上方,其對萎縮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變應性鼻炎,感冒頭痛、鼻息肉、鼻旁竇炎等有絕佳的治療效果,是臨床上治療鼻炎的特效穴位[11]。迎香位于鼻翼旁,屬手明陽大腸經(jīng)穴,《圣濟總錄》:“鼻鼽不利,窒涸氣寒,僻多洟……迎香主之?!蔽闹兄T癥,皆為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特征,因此常用針刺迎香穴來治療過敏性鼻炎。而現(xiàn)代醫(yī)學也有研究表明,針刺迎香穴具有降低細胞膜和毛細血管壁通透性,抑制組胺形成和釋放、減少炎癥滲出、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12]。過敏性鼻炎患者常表現(xiàn)為鼻流清涕且癥狀反復,多由陽氣不足所致,印堂位處督脈,雖為經(jīng)外奇穴,取之能激發(fā)督脈陽氣,暢通局部經(jīng)氣,升陽提氣;該穴同時與肺氣相通,取之可益衛(wèi)固表,阻止外邪侵襲,故鼻鼽自愈[13]。鼻三針通過對鼻通、迎香及印堂三穴進行針灸,對過敏性鼻炎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氦氖激光器是臨床上耳鼻喉科常用的激光器,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療效確切,具有深度易控制、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等優(yōu)點。低能量的氦氖激光具有生物學、電磁場、光和熱化學刺激作用,其可改變?nèi)梭w細胞的排列和電量,激發(fā)細胞活性,具有促進炎癥產(chǎn)物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消腫作用。此外,氦氖激光還能夠使免疫球蛋白濃度上升、吞噬細胞的活性增強,從而達到對機體免疫功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目前,氦氖激光在臨床的治療中尚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不良反應,已用于多種免疫性疾病的臨床治療當中,尤其是針對部分變應性炎癥的治療。激光照射刺激迎香穴能夠沿筋脈傳輸從而激發(fā)氣血的運行,達到宣肺通竅之作用[14]。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降低患者鼻腔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細胞計數(shù)及血清特異性IgE抗體水平,但與單獨鼻三針治療相比并無顯著性差異,提示激光照射內(nèi)迎香穴的作用機制可能不是通過血清IgE水平,而是通過其他途徑,具體機制有待擴大樣本進一步研究。 綜上,鼻三針和氦氖激光作為2種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有效手段,二者聯(lián)合具有更加顯著的治療效果,能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降低血清特異性IgE水平,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Zhang L,Han D,Huang D,et al. Prevalence of self-reported allergic;rhinitis in eleven major cities in China[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 2009,149(1):47-57
[2] 秦樂,曾強,歐云娜,等.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進展[J]. 中藥與臨床,2014,5(4):50-55
[3] 羅琦. 富馬酸盧帕他定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 河北醫(yī)學,2012,18(12):1809
[4] 周浩權(quán),郭錫全,林紅旭,等. 鼻三針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方案優(yōu)化實驗研究[J]. 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4(6):35-36
[5] Arruda LK,Solé D,Baena-Cagnani CE,et al. Risk factors for asthma and atopy[J]. Curr Opin Allergy Clin Immunol,2005,5(2):1593-1599
[6] Bousquet J,Khaltaev N,Cruz AA,et al.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 2008 update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A(2)LEN and AllerGen)[J]. Allergy,2008,63(Suppl 86):8-160
[7] Postolache TT,Lapidus M,Sander ER,et al. Changes in allergy symptoms and depression scor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mood disorders exposed to seasonal peaks in Aeroallergens[J]. Scientific World J,2007(7):1968-1977
[8] 孔維維,許庚,董震,等. 變應性鼻炎的流行病學與治療[J].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23(8):376-378
[9] 張媛,劉承耀,趙延明,等. 過敏性鼻炎皮膚點刺試驗陽性界值對血清特異性IgE診斷價值的影響[J]. 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2(6):717-720
[10] 榮光生,劉思文,仇煜,等. 特異性IgE檢測在過敏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 安徽醫(yī)學,2009,30(3):268-271
[11] 王炳霖. 氦氖激光配合鼻三針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觀察[D]. 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5
[12] 宋成林,張志星,成澤東,等. 針刺“鼻三針”對過敏性鼻炎大鼠模型IL-4和行為學的實驗觀察[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1,29(9):2139-2141
[13] 方震,施曼華. 鼻三針為主治療過敏性鼻炎療效觀察[J]. 上海針灸雜志,2015,34(2):125-127
[14] 高旭讓,劉志新. 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療過敏性鼻炎[J]. 上海針灸雜志,1999,18(4):44
10.3969/j.issn.1008-8849.2016.18.023
R765.21
B
1008-8849(2016)18-2002-03
2015-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