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郭雨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信公眾平臺在教學中的運用正趨于普及。而教育類的微信公眾平臺,以學習方法類和語言類居多。筆者認為,在教學中引入新媒體,如微信公眾平臺,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是被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學所需要的。
一、微信公眾平臺的特點分析
1.用戶數(shù)量多
微信是目前全球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移動互聯(lián)APP,而且目前仍在加速普及中。微信公眾平臺作為微信平臺中的一個部分,也被微信使用者廣泛應用。龐大的用戶數(shù)量使得微信公眾平臺有更大的覆蓋面,被更多人使用。
2.操作便捷
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免費申請使用訂閱號。而訂閱號并不需要自己編輯后臺數(shù)據(jù)庫,只需要簡單注冊,就可以應用平臺提供的各項功能。
3.內容形式多樣化
微信公眾平臺向用戶群發(fā)內容,并不局限于傳統(tǒng)觀念里的文字與圖片,還可以發(fā)送語音等多媒體信息。這樣不僅便于平臺管理者的使用,而且能豐富用戶體驗,使得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4.內容碎片化
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手機、平板等手持移動設備中的必備應用,其推送內容多數(shù)短小精悍,結構較為零散。相比系統(tǒng)化、結構化的整體內容,微信公眾平臺更注重碎片化內容的推送。
5.消息的精準推送
微信公眾平臺將用戶進行分組,并將特定消息推送給特定分組的用戶。這樣的消息推送優(yōu)于QQ或微博等大范圍沒有針對性的推送。
二、微信公眾平臺的主要教學功能及優(yōu)勢分析
(一)將微信公眾平臺應用于教學的主要功能
1.資源共享
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實現(xiàn)資源共享。教師可將想要共享的文字、圖片、語音等消息編輯后群發(fā)給學生,也可以將外部鏈接發(fā)送給學生,學生通過鏈接打開頁面進行閱讀。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教師可以將課堂內無法向學生完全展示的資源共享給學生,開闊學生的知識面。
2.實時交互
在微信公眾平臺中,教師可設置自動回復,也可以對學生的消息進行人工回復。通過公眾平臺,師生間可進行實時交互,還可以配合微信群進行試用,在微信群中除可以進行師生交流,還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實現(xiàn)多對多的交流討論。
3.通知管理
學生活動等的組織管理也是教學活動的一部分。教師可通過群消息、群發(fā)通知等方式向學生推送消息,通知學生進行課前準備、課后作業(yè)等,也可以實現(xiàn)其他活動通知,如課外活動、班會組織安排等。
(二)將微信公眾平臺應用于教學的優(yōu)勢
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浪潮下,如果只是隨大流,表面上進行信息化教學,實際上卻費時費力而不能起到方便師生并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的話,這樣的教學就是形式化,所以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式進行教學。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xiàn)在的學生并不滿足于課堂面對面的教學,他們認為這樣的教學方式很死板,因此缺乏學習興趣。而微信是學生們手機中必不可少的應用,學生樂于用微信進行交流,也喜歡通過各類微信公眾平臺了解更多新鮮事物。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他們更感興趣的知識,不僅能在形式上吸引學生,而且能夠在內容上讓學生對學習有更濃厚的興趣。
2.促使教學方式更加靈活便捷
在這個信息化的社會,幾乎人人都有手機,學生群體中擁有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比例也很高。而微信的高使用率,更為微信公眾平臺基礎上的移動學習奠定了充分的硬件和軟件基礎。微信公眾平臺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消除了時間與地點上的限制。
3.促進師生間的交流互動
微信公眾平臺不僅可以使教師和學生隨時隨地進行教學,還可以進行遠程交流互動,而不需要面對面的對話。這樣就會消除師生間的隔閡,使學生處在一個放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可以隨時提問或發(fā)表意見,消除了學生對教師的懼怕心理。
4.促使碎片化知識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內容和知識點都比較碎片化、零散化,而微信公眾平臺的優(yōu)勢之一就是知識碎片化,將微信公眾平臺應用于教學,能使課堂上難以系統(tǒng)化傳授給學生的零散知識點,通過碎片化的方式使學生更好地接受,同時使微信公眾平臺的優(yōu)勢得到很好的應用與發(fā)揮。
5.容易建設與管理,易于使用
微信公眾平臺的PC端由教師管理,而智能化的頁面和功能可以使教師的使用更加便捷。在編輯模式下,甚至不需要任何后臺的代碼管理,只需在頁面中直接編輯內容就可,方便教師的應用與管理。
因此,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微信公眾平臺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具有全新的生命力和應用價值,也是移動學習實現(xiàn)的最好體現(xiàn)。
(作者單位:陳 麗 湖南省岳陽市第十四中學;郭 雨 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第二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