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娟
小學英語屬于一項基礎型學科。我國在義務教育階段設置英語學科的目的,在于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幫助學生學習基礎知識,還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小學英語英語成績教學方法小學英語屬于一項基礎型學科。我國在義務教育階段設置英語學科的目的,在于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幫助學生學習基礎知識,還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主要針對提高小學生英語成績的方法展開討論。
一、教師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1.教師可以巧妙設計教學步驟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實行任務型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獨立探究。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利用知識點,巧妙設計課堂,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習中,感受、互動、溝通等。合理的設計學習任務,將新舊知識密切聯系起來,保證其中的語言能夠互相貫通,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對重點知識的反復學習,還能夠將難點知識分成若干任務,依次學習。在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安排合理的學習內容,可以充分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習任務,展開學習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與探究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
2.教師應該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語言的學習
教師可以運用全身反應法將學生的行為和語言相結合,鼓勵學生做出不同動作來學習語言。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性格活潑、好動,無法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注意力。而且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對于語言的學習,教學質量也不高。全身反應法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活潑的天性,在具體的身體訓練中,將教學與活動互相融合起來,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比如,教師在教授dance(跳舞)一詞時,可以要求學生一邊做舞蹈動作,一邊大聲朗讀單詞。單純的記憶語言很容易遺忘,如果給予單詞一些動作,會增強記憶過程的活力,讓學生主動記憶,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二、教師應該通過實物進行英語教學,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
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實物或者圖片,使英語課堂變得形象、生動,這樣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在講授動物方面的單詞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玩具帶到課堂,如毛絨玩具等,這樣學生就會好奇這些動物的英文單詞是什么,怎么讀,并且也會加深記憶。實物教學的方法,可以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性,營造活躍的學習氣氛。運用直觀的教具,能夠培養(yǎng)學生語言轉換的思維,真正地掌握英語,從而提高英語成績。
三、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編對話
當課堂對話練習結束,教師可以安排角色表演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課本內容所創(chuàng)設的模擬環(huán)境及條件,運用已有知識,重新創(chuàng)編對話或短劇,并要求學生展示交流。小學生對英語學習有尋求知識,獲取成功,發(fā)揮想象,享受歡愉的心理需求,他們樂于表現,積極參與,學生用有限的規(guī)則生成無限的句子,在想象的特定環(huán)境中,求異創(chuàng)新,深入角色,積極操練,踴躍表演,提高了學習興致,活躍了學生思維。
四、英語教師應該及時為學生提供復習的機會,避免遺忘
一般情況下,遺忘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變化程度是不均衡的。也就是說,掌握的知識內容在開始很容易被忘記,但是如果能夠及時復習,可以在短期內加深記憶,多次鞏固后,可以將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避免遺忘。
總之,想要提高小學生英語成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積極地更新教學方法,加強研究,深入探索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及時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同時,通過安排學習小組,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彌補不足的地方,保證每名學生都能有所進步。英語教師自身也應該鼓勵學生多參與各類學習活動,不斷地更新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為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