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軍力 陳 蓉 徐 飛(江蘇省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 江蘇 南京 210028)
一例亞歷山大鸚鵡沙門氏菌快速診斷
●尹軍力 陳 蓉 徐 飛(江蘇省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 江蘇 南京 210028)
沙門氏菌病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以敗血癥、腸炎為主的疾病。由于可以感染人、多種家畜及野生動物,在公共衛(wèi)生學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地位。2015年5月,一只剛引進的亞歷山大鸚鵡突然血便死亡,筆者通過沙門氏菌PCR快速鑒定為沙門氏菌感染。
2015年5月,一群引進不久的亞歷山大鸚鵡中,有一只突然死亡,僅肛門處有大量血便。解剖觀察,肝臟質(zhì)地脆、有片狀黃色壞死灶;胰腺輕微出血;腎臟較脆;十二指腸后段及盲腸出血嚴重;其余臟器正常。寄生蟲檢查排除球蟲。
無菌采集病死鸚鵡的肝、脾等組織接種于血平皿,37℃培養(yǎng)18~24小時后觀察。從肝臟中分離出溶血小菌落,接種至麥康凱(MAC)平皿上長出無色透明菌落,接種至亞硫酸鉍(BS)平板上長出帶金屬光澤的黑色菌落。經(jīng)革蘭氏染色,該菌為陰性桿菌,初步判定為沙門氏菌。
3.1細菌DNA提取
沙門氏菌標準株由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傳染病實驗室提供。細菌DNA提取采用熱裂解法,即將各取150μL檢測菌液、沙門氏菌標準株菌液和水(陰性對照)分別注入3根離心管中,100℃煮沸10分鐘后,12 000r/分鐘離心10分鐘,取上清液為DNA模板。
3.2 PCR反應
檢測沙門菌的特異性PCR引物為P1:5′-ACTGGCGTTATCCCTTTCTCTGGTG-3′,P2:5′-ATGTTGTCCTGCCCCTGGTAAGAGA-3′,2×TapMIX均有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合成提供。
反應總體積為25μL:2×TapMIX 12.5μL;引物P1、P2(5μmol/L)各1.25μL;雙蒸水5μL;DNA模板溶液5μL。PCR反應條件:94℃預變性5分鐘;94℃變性1分鐘,60℃退火1分鐘,72℃延伸1.5分鐘,經(jīng)過32個循環(huán);72℃延伸5分鐘。
3.3電泳分析
取5μL PCR產(chǎn)物直接經(jīng)1%瓊脂凝膠(含0.5μg/mL溴化乙錠)電泳,在凝膠成像儀中觀察結(jié)果并拍照。檢測菌樣出現(xiàn)沙門菌特異性條帶為495bp,見圖1,表明該菌為沙門氏菌。
1.DNAMarkerDL2000;2.陰性對照;3.陽性對照;4.檢測菌落圖1 PCR擴增電泳圖
以K-B法進行藥物繁感試驗。該菌米字接種于血平板,貼上藥敏紙片(購自杭州微生物有限公司),37℃培養(yǎng)24小時,觀察結(jié)果。本菌對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及諾氟沙星敏感。對先鋒霉素、青霉素G鈉、頭孢曲松、氟哌酸、痢特靈、阿莫西林等耐藥。
國內(nèi)有報道沙門氏菌感染白鷺、鴕鳥、黑鸛、孔雀、鸚鵡等珍禽,并引起較大經(jīng)濟損失。本次鸚鵡死亡迅速,臨床僅為血便,而從肝臟分離出沙門氏菌,說明該菌已造成全身敗血癥、嚴重的腸炎,符合該病臨床特征。
在傳統(tǒng)的沙門氏菌方法中,常規(guī)鑒別培養(yǎng)基分離和生化鑒定程序復雜、時間較長;全自動細菌鑒定儀鑒定成本較高、操作復雜;沙門菌A~F多價O抗原檢測會因該菌發(fā)生S-T-R(光滑型-過渡型-粗糙型)變異喪失了正常的O抗原而不能被血清凝集或出現(xiàn)自凝現(xiàn)象造成假陰性。本文采用PCR方法對沙門菌組氨酸轉(zhuǎn)運操縱子基因序列進行擴增,具有特異、快速(1~2小時)、簡便、靈敏(DNA含量為14pg)等優(yōu)點。因為檢測細菌的核酸,所以該方法準確性較高。雖然該方法在家畜、家禽等臨床上已運用較廣,但這是首次運用在鸚鵡沙門氏菌病的檢測中。
目前,沙門氏菌的耐藥性引起了極大地關(guān)注。其產(chǎn)生耐藥性的機制較多,如產(chǎn)生滅活酶和鈍化酶、改變藥物作用靶位點、通過生物膜產(chǎn)生耐藥、外排泵產(chǎn)生耐藥、甲基錯配修復系統(tǒng)突變、可移動基因元件介導耐藥及耐藥基因的散播等,因此,藥敏實驗對該病的治療具有指導作用,避免盲目用藥、產(chǎn)生耐藥性。本菌的耐藥譜相對較窄,給用藥提供了較多的選擇性。
沙門氏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在污水、土壤、感染動物的排泄物中。南京的5月正值梅雨季節(jié),加之這批鸚鵡剛引進不久,其免疫力有所下降,因此快速分離鑒定細菌,同時結(jié)合藥敏試驗結(jié)果,合理地預防性用藥,及時進行籠舍消毒,避免全群鸚鵡爆發(fā)沙門氏菌病,以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