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波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基礎部, 江蘇 南京 210000)
大學體育課分層教學模式的利弊分析
黃小波*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基礎部, 江蘇 南京 210000)
分層教學模式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在當代教育改革實踐中的具體體現(xiàn),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有著重要意義,分層教學的有效性已經(jīng)被眾多教學實驗所證明,但同時分層教學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比如榜樣力量的缺失、不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其長遠發(fā)展等。
分層教學;教學改革;弊端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分層、能力水平、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針對每個層次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借以實現(xiàn)既定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大學體育課實施分層教學,可以激勵身體素質(zhì)好的同學超前發(fā)展,暫時有困難的同學也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完善與提高,最終達到“各施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的效果。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其積極性顯而易見,但盡管被一再證明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分層教學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說弊端。
1.1 有利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原有的知識與技能水平都存在著差異,有的學生不用怎么努力就能獲得好成績,有的學生因為先天基礎條件差一些,再怎么努力也難以及格。分層教學就是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實際實施教學,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個性特長的發(fā)展與完善,而且有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
1.2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專項技術水平
實踐證明,大學體育課實施分層教學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均有很好的效果,實施分層教學,各層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對優(yōu)等生而言,總感到“有內(nèi)容可學”,每天都有新的收獲,對學困生而言,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實現(xiàn)既定目標【2】。
1.3 有利于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
分層教學要求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要認真的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主動適應學生,使教學方法更具人性化,并預計各層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都極大地鍛煉了教師的組織調(diào)控與隨機應變能力。因此可以說分層教學對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也促使教師努力鉆研業(yè)務,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3】。
1.4 有利于凸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要尊重個體以及個體的差異,要善于發(fā)現(xiàn)差異、尊重差異、發(fā)展差異,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層教學的目標也恰恰是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提升,凸顯了新課程改革中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理念。
分層教學的有效性,已被多次證明?;诖?,不少普通高校都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然而在傳統(tǒng)的分層教學過程中,學生嚴格按照測試成績分層,而且在分層之后缺乏必要的跟進措施,這樣的分層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弊端。
2.1 容易造成學生之間兩極分化趨勢的擴大大學體育課分層教學之后,對于高層次班來說,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原有的技術技能都較好,教師的要求也較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較濃厚,在這樣的背景下,高層次的學生更容易獲得較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低層次的班,學生的既有基礎比較薄弱,再加上普遍學習動力不足,學生之間兩極分化趨勢將會變得更加明顯。
2.2 榜樣缺失
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除了老師的言傳身授之外,學生之間的相互競爭與互幫互學也是他們獲得提高的重要途徑。但實行分層教學之后,對于差班的同學來說,則失去了學習的榜樣,他們找不到引領他們向上追趕的參照物了,其實無論是在競技體育還是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都是同高手“過招”,才能獲得更快的提高。
2.3 違反教育公平
在高校體育教學分層教學模式中,學生評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是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的依據(jù),更是對一個階段衡量教學成效的重要手段【4】。然而在當前的高校體育分層教學實踐中,受到傳統(tǒng)劃一性教育模式和制度化教學理念的影響,實施分層教學之后,不同層次學生之間考核標準不盡相同,這就會導致出現(xiàn)運動技能差的同學反而比好的同學成績更高的現(xiàn)象,違反了教育公平原則。
2.4 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將差生集中起來不厭其煩的加以指導,對于學生來說,無非是將一項技能、技術反復講解練習,但這種學習忽視了體育學科的特殊性,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另外,在分層教學時,教師容易給學生貼“標簽”,區(qū)別對待,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活力與興趣,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
(1)盡量采用彈性分層或者隱形分層,減少“標簽效應”的負面影響,減少由于分層導致差班學生的消極和抵觸心理。
(2)在實施分層教學之前需要跟學生提前溝通,以爭取學生的積極配合,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做好心理輔導。
(3)分層教學需要教師全面深入了解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自己的教學智慧,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潛在水平轉(zhuǎn)化為現(xiàn)有水平,所以應對教師進行業(yè)務培訓。
[1]蔡長青.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優(yōu)化知識呈現(xiàn)方式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
[2]劉亞東.實施分層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8):48-50.
[3]田祖國.大學體育課分層教學的必要性與實施策略[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6):16-18.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ollege PE Stratification Teaching Mode
HUANG Xiaobo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0, Jiangsu, China)
黃小波(1983-),安徽銅陵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奧林匹克運動和高校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