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宏
?
制定學期體育教學計劃應強化“六個意識”
□ 趙宏
摘 要:文章根據(jù)體育教學的學期教學計劃的要求和內容,討論了制定學期教學計劃應強化的的六個意識:目標意識,統(tǒng)籌意識,系統(tǒng)意識,單元意識,校本意識和完善意識。為體育教師制定學期教學計劃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學期計劃;強化;意識
學期教學計劃又稱教學進度,是把主要教學內容具體分配到學期每個課時的過程,是教師日常備課或編寫課時計劃的直接依據(jù)。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科學地、嚴謹、具體地制定好學期計劃,單元、課時教學才會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才能整體性、系統(tǒng)性地進行單元備課、編寫課時計劃,克服教學的盲目性、主觀性和片面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學期體育教學計劃一般包括體育教研組學期計劃、年級組學期計劃、班級學期計劃,各學期計劃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的。因此,我們在制定學期教學計劃時要有強烈、明確的計劃意識,要圍繞學期目標體系和單元體系來進行個性化的班級學期計劃設計。單元計劃是班級學期計劃的基本單位,學期計劃一般由4-5個大的模塊或單元教學計劃組成,制定學期計劃應從單元計劃入手,根據(jù)學年計劃或學校的學期計劃及本學期的主要教學活動為依據(jù),確定本學期教學計劃中單元教學的規(guī)模與數(shù)量。制定單元計劃應明確單元性質,既要整體把握,又要局部考慮,使單元計劃、課時計劃更有方向性、針對性、實效性。如把“課課練”與單元主教材搭配進行,緊密圍繞“主教材”,精心設計“少而精”、針對性強的集體練習、小組練習、個人練習的處方式“課課練”方案,因材施練,提高“課課練”的實效性。如耐久跑單元練習中可把體驗賽、等級賽、挑戰(zhàn)賽、圖形跑、障礙跑、團體跑、搬運跑、組合跑、伴奏跑等練習形式按需要分配到不同課時中,提高耐久跑學練活動的趣味性與實效性。
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各班級在場地、器材、時間、空間、教學組織等都有著不小的相互影響和制約。常態(tài)體育教學中場地、器材的分配與使用等矛盾與制約單靠各教師個體是不能妥善解決的,要通過教研組這個平臺,召集所有教師共同研究、分析場地、器材的現(xiàn)狀,對場地、器材進行科學化、實用化、功能化、安全化的統(tǒng)籌規(guī)劃與設計;如跳遠、跳高、球類等教學活動頻率高,教學活動場地、器材有限,制定學年或學期計劃時,教研組應編排出每一學期相應的教學安排,什么時間、什么教材、什么場地、什么器材必須在各年級計劃中反映出來,要做好主教材和輔助教材科學搭配,緊扣各年級、班級教學活動的需要,重點解決場地、器材使用中的碰車問題及解決辦法,使有限的場地、器材能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提高學期教學計劃的針對性、指導性,減少盲目性。如跳躍活動既是中小學教學的重點教材,又是身體素質練習的重要手段,可通過在學期教學的不同課時中合理安排不同的跳躍內容、方法,如徒手原地跳躍、徒手行進間跳躍、障礙性的跳凳、 跳繩、跳線 、跳皮筋等,通過組合跳、循環(huán)跳、配樂跳等校本化的活動方法、手段,既加強身體素質,又活躍課堂氛圍。
教學計劃的制定要從整體著眼,既要從縱向把握學期目標與單元目標、課時目標的層次性,又要從橫向注重學期教材、單元內容、課時內容的整體性。著力通過學期教學內容的主輔搭配、上下搭配,難易搭配,新舊搭配、前后搭配等搭配方式,使教學內容的安排主次分明、層次清晰,螺旋上升,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突出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技術與技能結合,技術與素質結合、賽練結合等把不同項目不同性質和影響身體不同部位教材內容相互搭配,強化教材的系統(tǒng)性及銜接性。中小學學期體育教學內容的排列方式可采用集中排列、分散排列、集中與分散結合排列相結合的排列形式,系統(tǒng)安排教學內容,如適用于季節(jié)性強或技術連貫性較強的武術教材、健美操、廣播體操等可集中排列;對身體條件要求過高,但技術不是十分復雜或需要進行經(jīng)常練習、體力又消耗比較大的單雙杠、跑、跳等可采用分散排列;對技術性較強的教材如跨欄跑、接力跑等教材,可采用先集中后分散;動作技術復雜而對身體條件要求也高的教材如跳高和體操中的成套動作,可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排列為主,以兩者結合為輔。不論采用哪種方式都應使學期計劃、單元計劃、課時計劃橫向相連,縱向相通,形成一個“網(wǎng)絡”,“以點帶面”,系統(tǒng)、完整地完成學期教學。
教研組計劃、班級學期計劃應立足于單元,圍繞“單元”開展,通過單元體系層面來構建與完善學期教學計劃,注意單元計劃與學期計劃、學期目標與單元目標之間相互聯(lián)系,要準確把握教材體系的內在聯(lián)系與縱橫關系,突出單元體系與學期教學體系的完整性。要善于根據(jù)單元性質、教材、學生,靈活處理和調整教材與授課時數(shù)。一般小單元為2-3周(6-9個課時);中大單元為3-4周(9-12個課時)。對于學生不太感興趣的單元,可以設置課時數(shù)少一些,對于學生興趣大、有深度、有難度的教材,可以適當擴大單元規(guī)模,便于教師教深、教透,避免蜻蜓點水。如小套路武術單元、健美操小單元、氣排球單元教學等。如跳躍既是技術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身體素質的有效手段,教師可圍繞立定跳遠、跳遠、三級跳遠、跳高教學與訓練等精心策劃、深入研究,可設計出系列性、個性化的跳躍模塊教法、學法、練法、賽法,實現(xiàn)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最佳化。
教師要善于把考核教材和學生所喜愛的項目、學校的體育特色項目和傳統(tǒng)項目,融入到學期教學計劃中去,立足于本校特色,以校為本,以生為本,以師為本,從本校場地、器材、師資、傳統(tǒng)項目入手,群策群力、集思廣益,通過師生的集體智慧,積極進行教學計劃、素材的研究與開發(fā),形成具有傳統(tǒng)特色、班級特色,校園文化特色的充滿活力、充滿魅力的校本化教學計劃。與學校的體育活動統(tǒng)一結合起來(運動會、小型比賽等);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內容結合起來;與傳統(tǒng)體育項目結合起來;如籃球傳統(tǒng)項目學校就可以適當?shù)卦黾踊@球的教學時數(shù)、教學容量,應著力開發(fā)出以籃球項目為主,形成系列化、深入化的教學計劃,豐富校本化素材。有的教師擅長用游戲教學來進行教學輔助,教師可以通過校本化的游戲設計,通過教師創(chuàng)新性的借鑒、改造,使游戲活動不僅成為一種教學手段,成為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教師個性的教學不斷充實、豐富校本化的學期教學資源。
學期教學計劃的制定既是一種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規(guī)劃活動,更是全體教師應當共同參與的集體化教學管理活動。需要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的合理引導,又要建立“教研組計劃——年級組計劃——班級計劃——教學實踐——交流完善”的制定制度,教學計劃的制定要從整體著眼,注重內容的聯(lián)系性、設計的整體性,由簡入繁,由易到難,主次分明地按學年計劃安排的課時比重安排學期課時計劃,統(tǒng)籌制定出科學、嚴謹、全面的學期計劃。計劃既要有統(tǒng)一性,也要留有余地,有一定機動性、同時學期計劃的表述與呈現(xiàn)要目的明確,重點突出,簡明扼要,簡單易行,表格式較直觀,文本式較詳細,表格式與文本式相結合效果最好,實踐中教師可根據(jù)表述需要來確定表述方式。
參考文獻:
[1] 韋同啟. 談學期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的制定[J].體育師友,2007.5.
[2] 杜存鋒. 如何制定新學期體育教學工作計劃[J].體育教學,2000.6.
[3] 毛振明,于素梅. 體育教學計劃編制技巧與案例 [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 毛振明.“大單元教學”—體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J].浙江體育科學,1994,(5).
(江蘇省如東縣馬塘小學226401)
中圖分類號:G807.0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