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星文
(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廣西 南寧 530012)
對運動員心理訓練應注意事項的探討
盧星文
(廣西體育運動學校,廣西 南寧 530012)
對運動員心里訓練應注意事項的探討,認為:心理訓練要和心理誘導、咨詢工作相結合,要注意啟發(fā)運動員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訓練方法和措施的實用性因人而異落實到人,與賽前心理訓練相結合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要處理好技術與戰(zhàn)術訓練的關系,心理訓練老師與教練員之間的關系。
運動員;心里訓練注意事項;綜合分析
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是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提高運動員心理素質的重要手段,又是促使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提高身體和技術戰(zhàn)術水平的重要途徑。這是一項極為復雜而且個性很強的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慎重,認真負責,長期堅持,系統(tǒng)訓練。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要保證心理訓練的效果,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對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時,首先必須從認知訓練和啟發(fā)誘導開始,使運動員逐步認識到心理訓練的重要作用及其科學原理,然后,再對其實施具體的心理訓練手段,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性,還可以預防厭煩情緒的產生。同時,還必須使運動員認識到心理訓練也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所以一定要做出努力,堅持訓練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另外,還要適時地把心理訓練滲透貫穿到運動員的生活、訓練和比賽中去。因此,做好心理誘導直接關系著心理訓練的實施和效果的取得。
在選擇接受心理訓練的對象時,必須考慮出自運動員本人的自愿和主管教練員的支持。當運動員認識到自己確實有心理障礙或心理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同時又相信心理訓練有可能幫助他解決問題,他就會積極、主動、自覺、而且心情愉快接受心里訓練,自覺配合并認真執(zhí)行心理老師的各種計劃和完成布置的作業(yè),堅持系統(tǒng)訓練,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實施心理訓練的運動員中,凡是那些積極自覺訓練的人,經過一定努力和一定時間練習,其訓練效果遠遠高于那些半信半疑、被迫進行訓練的人。因此,心理訓練的效果主要取決于運動員的自覺實施程度。也就是說,“信則靈、練則靈”。
心理訓練的方法形式不一,種類繁多。我們必須根據(jù)運動員存在的心理問題,根據(jù)運動員訓練和日常生活的實際條件,從中選擇他們容易接受的可行方法和手段。在訓練的時間上不能過長,每次心理訓練以不超過30分鐘為宜,時間過長易形成負擔或耽誤其他活動。在訓練方法和步驟上不能過于繁瑣,如能適當增加些趣味性,則運動員更容易接受和實施。從訓練的內容上要盡量結合他們的專項特點,逐步和技術訓練結合起來,這樣就會增加心理訓練的實用效果。
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時一項個性很強的工作,不同個性特點的運動員,不同運動項目的運動員,即使同一個運動員在不同時期也會存在不同的心理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不同問題采用不同方法,針對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例如,個人性項目主要需要運動員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而集體配合的運動項目就主要需要運動員注意力的分配和轉移能力。我們在進行注意力訓練時,就應有所區(qū)別。總之,對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既不能生搬硬套國外的經驗和別人的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地實行“大鍋炒”,而要因人而異地區(qū)別對待,才能保證訓練效果。
心理訓練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平時所進行的一般心理訓練是賽前心理訓練的基礎。運動員平時的情緒穩(wěn)定是比賽時情緒控制的基礎。如果只想在臨賽前做幾次心理訓練就能夠解決運動員比賽時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那是很難實現(xiàn)的。因為心理能力必須靠平時系統(tǒng)的訓練才能逐步提高,而提高了心理控制能力才能在比賽中應付各種干擾和復雜多變的情況。只有通過平時心理訓練獲得各種心理能力的提高,比賽時才能體現(xiàn)出來并發(fā)揮作用。因此,心理訓練必須長期和短期相結合,有計劃、有目的、系統(tǒng)地進行。
心理訓練老師要注意全面關心運動員并與之建立相互信任關系,這是實施心理訓練的前提條件。心理訓練老師必須和運動員交朋友,平時不能只孤立地做心理訓練工作,而要注意關心運動員的生活、身體健康狀況、人際關系等各方面的問題。和運動員建立感情,交心知心,心里工作就好做了,因為上述問題都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而且通過對運動員的全面關心才有助于和運動員建立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的關系。這樣一來,運動員才會把自己真實的心理活動和心理問題談出來,心理老師也才能更及時準確地獲得各種信息,才能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并促進心理訓練工作的順利進行。
心理訓練和身體訓練、技術戰(zhàn)術訓練共同構成運動訓練的完整體系。心理訓練決不能代替長期艱苦的技術訓練。技術、戰(zhàn)術和身體訓練是運動員創(chuàng)造優(yōu)異運動成績的物質基礎。然而,如果沒有心理訓練,長期艱苦技術訓練的效果就難以提高,同時,也往往難以在比賽中發(fā)揮應有的技術水平。這個運動訓練的內容除了身體素質。技術和戰(zhàn)術之外,還應有心理素質和認識能力。這些能力主要包括觀察能力、分析判斷能力、運動表象能力、正確把握形勢的能力、表現(xiàn)能力、決策和運動的能力、注意力集中和分配能力、自我評價能力、自我影響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抗干擾能力、激發(fā)和動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等。上述這些能力都是可以訓練和提高的。而通過有針對性地和技術訓練密切結合的心理訓練可以更有效地培養(yǎng)和提高這些能力。
因為心理訓練老師的工作目的和教練員的是一致,都是為了更快地提高運動員的技術水平,為他們在比賽中創(chuàng)造優(yōu)異成績服務。所以,心理訓練老師與教練員之間應建立相互學習,相互信任,分工合作,取長補短的關系。他們之間的合作應有長期的計劃。心理訓練老師不是“消防隊員”,不能“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等出了問題時才找心理訓練老師幫助已經遲了。所以無論在運動員成功或是失敗時,心理訓練老師的責任都是不能忽視的。他們應當始終做好教練員的顧問和參謀。一場激烈運動比賽的經歷,往往在運動員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影響,尤其在運動員獲得成功之后,容易夸大美化自己,更需要心理訓練老師做好分析總結以及預防心理障礙出現(xiàn)的各種工作。否則,就會造成某些運動員出現(xiàn)曇花一現(xiàn)或成績不穩(wěn)定的現(xiàn)象。
心理訓練老師要和教練員經常溝通情況,交流思想,統(tǒng)一認識,共同制訂工作計劃和目標。心理訓練老師的意圖如能通過教練員去貫徹,其效果會更好。心理訓練老師還應熟悉并了解該項運動的特點,努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是一項極為重要和必須加強的工作。心理訓練仍是當前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只要心理訓練老師深入運動實踐,并與廣大教練員、運動員密切配合,心理訓練工作就一定能更迅速、更有效地開展起來。心理訓練也一定能和身體訓練、技術戰(zhàn)術訓練相結合,共同為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而起到應有的作用。
[1]體育心理學教材編寫組.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Discussion on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f Athletes’Psychological Training
LU Xing-wen
(Guangxi Sports School,Naning 530012,Guangxi,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tter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raining of athletes,think:psycho?logical training and psychological induction,combination of consulting work,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n?spire the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enthusiasm of the athletes,the training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prac?tical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to person,combined with th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to establish a mutual trust relationship,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chnical and tactical train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teachers and coaches.
athletes;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f psychological training;comprehensive analysis
盧星文(1979-),廣西南寧人,教練,研究方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