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芳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漢430079)
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困境與路徑選擇
李小芳
(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漢430079)
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途徑之一。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與專家訪談法等,對我國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內(nèi)涵、購買現(xiàn)狀等相關理論進行分析和探討,研究認為,我國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存在工作事項模糊不清、購買模式缺乏競爭機制、績效評估體系尚未健全等諸多問題和困境。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可以從加強政府購買人員的專業(yè)能力培訓、積極培育非營利性體育組織、制定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完善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績效評估體系四個方面加以推動和深化。
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現(xiàn)狀;困境;路徑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表示,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內(nèi),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與社會體育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仍是我國體育發(fā)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解決我國體育發(fā)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政府需積極尋求多元化的合作伙伴。政府通過購買體育公共服務,實現(xiàn)政府角色轉型,社會權利的回歸,從而更好的滿足人們的體育需求。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出發(fā)點是服務并滿足人民群眾健身需求。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上指出,“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xù)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向創(chuàng)造良好發(fā)展環(huán)境、提供優(yōu)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1]?!睂φ毮芟蛱峁﹥?yōu)質公共服務轉變提出新的方向。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化體育管理方式,積極尋求多元化的公共體育服務供給者,滿足人們體育需求,提升人們生活幸福感,是我國政府亟需完成的使命??v觀國外公共體育服務發(fā)展的途徑,政府通過財政撥款或者補貼的購買方式,與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方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實現(xiàn)政府職能的延伸,更好更多的提供公共體育服務。本文將通過總結國內(nèi)外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經(jīng)驗來提出適合我國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發(fā)展相關建議。
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chǎn)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群眾健身消費,鼓勵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引導經(jīng)營主體提供公益性群眾體育健身服務[2]?!薄罢徺I服務”這個詞出現(xiàn)在體育產(chǎn)業(yè)發(fā)展文件中,說明政府開始重視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項目。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指將原來由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通過直接撥款或公開招標方式,交給有資質的社會服務機構來完成,最后根據(jù)擇定者或者中標者所提供的公共服務的數(shù)量和質量,來支付服務費用[3]。從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概念,可以衍生出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含義,即政府由原來單一化的提供公共體育服務事項轉變?yōu)槎嘣捏w育服務供給方式,通過直接撥款或公開招標方式,與符合購買條件的社會體育組織簽訂相關協(xié)議或合同,之后按照相關標準對社會體育組織提供的公共體育服務水平進行評估,并支付相應的費用。
隨著我國體育發(fā)展過程中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與社會體育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不斷激化,需要積極尋求社會力量來解決公共體育服務不平衡發(fā)展的困境,政府需要通過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緩解社會矛盾。1995年,上海浦東新區(qū)社會發(fā)展局將羅山市民休閑中心,通過協(xié)商,以委托的方式,將羅山市民休閑中心交由上?;浇糖嗄陼芾恚蕴岣吡_山市民休閑中心的管理效率,更好的滿足民生需求[4]。這是我國政府在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領域的首次實踐。此后,我國掀起了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浪潮,購買范圍及領域不斷拓寬。例如,上海靜安區(qū)政府購買體育場館服務;北京石景山區(qū)購買健身服務;江蘇常州、南通市體育局向體育社會組織購買群眾賽事、健身培訓服務;長沙、武漢市購買游泳場館服務;廣東政府購買殘疾人體育服務等等,均凸顯出各個地區(qū)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特色。但是,目前我國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活動多實踐于我國的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地區(qū),需要加強其他地區(qū)的購買公共體育服務。
政府作為公共體育服務的購買者,應明確購買內(nèi)容、購買程序、購買標準等相關的事項。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任務常常交由采購部門來完成。但是,由于政府工作人員是負責日常行政工作,對于具體的體育需求市場準確定位、購買的具體標準、購買的具體內(nèi)容以及如何提高購買力等方面并未具備精明買家的相關能力。政府工作人員缺乏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相關知識和能力。作為購買者的政府,應具備選擇優(yōu)質供給方、降價議價的能力,才能使得政府資源最大化的用于體育公共服務事業(yè)。并且公共體育服務作為服務本身分為有形服務產(chǎn)品和無形服務產(chǎn)品,其服務產(chǎn)品特點決定購買產(chǎn)品標準界定不清晰、具體的購買內(nèi)容很難以通過個人判斷來衡量該服務產(chǎn)品的優(yōu)劣。政府在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過程中,需實地考察評估相關機構承接體育服務的能力,具體界定雙方購買內(nèi)容、服務標準及產(chǎn)品評估等工作事項。
我國政府在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模式常常為依賴關系非競爭性購買,即購買者與承接者之間是依賴關系,購買程序是定向購買和非競爭性的購買方式居多。我國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承接對象有草根組織、非營利組織和營利組織等等。目前,隨著我國草根體育組織及非營利體育組織的日益增多,其發(fā)展在一定程度能夠帶動人們的健身。但是,由于我國的草根體育組織及非營利體育組織的發(fā)展存在有組織規(guī)模小、組織管理能力水平不高、缺乏組織特色、缺乏專業(yè)的管理團隊以及提供優(yōu)質公共體育服務的能力等相關問題,造成作為具有承接公共體育服務對象的草根體育組織及非營利體育組織大多數(shù)尚未符合政府的購買標準。社會體育組織發(fā)展水平及組織能力的制約造成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承接對象減少,能夠公開公平競爭的隊伍較少,缺乏競爭性,大大違背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初衷。這造成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大多采用委托購買或定向購買的方式,選擇承接公共體育服務的組織機構,在一定程度上逐漸培育體育組織的各項能力。但在另一方面會凸顯出政府與社會體育組織關系不明晰的矛盾,容易造成半官半民的依附性社會體育組織,不利于實現(xiàn)社會體育組織向市場化運營模式的轉型。
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產(chǎn)品內(nèi)容包括有具體的有形的實物產(chǎn)品,例如體育器材、體育場館等相關體育服務產(chǎn)品,也包括無形的服務產(chǎn)品,例如體育健身指導服務、體育醫(yī)療康復服務以及運動保健服務等相關體育服務。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產(chǎn)品特點決定政府對購買的公共體育服務產(chǎn)品評估標準上應根據(jù)具體特點建立產(chǎn)品評估標準。但目前我國尚未建立較完善的體育服務績效評估指標,造成政府購買的公共體育服務質量及效益未能及時的反饋及治理。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出發(fā)點是改善我國人民體育需求與體育社會資源之間的矛盾,最終落腳點則是發(fā)展群眾體育,造福群眾健康。但政府購買的公共體育服務并未真正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公共體育服務的意愿,這一方面在于政府在采購公共體育服務前沒有實地考察傾聽群眾的健身需求,未能平衡好群眾間公共體育服務多樣化需求的矛盾,在購買完公共體育服務后并未積極建立統(tǒng)一高效的績效評估標準,造成政府購買的公共體育服務閑置及浪費的現(xiàn)象,不利于解決好群眾體育需求與體育服務不足的矛盾。
2.4 法規(guī)機制的缺失,造成購買雙方主體地位不平等
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作為新生事物,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并未及時的更新完善。由于沒有法律法規(guī)引導規(guī)范,這促使政府在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過程中,則造成政府購買體育公共服務程序隨意化、服務供給方質量缺陷以及雙方交易過程中主體地位不平等等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1)法律法規(guī)方面。當?shù)卣徺I公共體育服務常常依賴當?shù)卣掳l(fā)的《xx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暫行辦法》《關于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實施方法(暫行)》等地方性規(guī)范指導文件。而《政府采購法》是一個統(tǒng)領性的法律文件,由于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具有購買內(nèi)容復雜化、專業(yè)特色突出,這促使政府購買行為的特殊性[5]。而《政府采購法》以及《體育法》均并未涉及到具體的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內(nèi)容、標準、程序等問題,造成購買主體雙方利益得不到法律保障。(2)政策方面。傳統(tǒng)的政府權威角色帶給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方在交易談判過程中并未處于平等的地位,加之并未明確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方的地位的界定,促使許多社會組織望而退卻。另外,對于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服務公共方缺乏政策上的支持與鼓勵。我國在醫(yī)療、教育等領域陸續(xù)出臺了一些非營利組織參加公共服務供給的優(yōu)惠措施,但相關非營利體育組織優(yōu)惠政策缺失。
加強政府工作人員的專業(yè)購買知識學習,提高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質量,實現(xiàn)購買的公共體育服務產(chǎn)品符合群眾的基本標準。政府應組織相關工作人員積極學習國內(nèi)外優(yōu)秀的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案例,并積極總結購買經(jīng)驗,積極探索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路徑。政府應積極劃分好各個采購部門的相關職責,做好自身業(yè)務范圍內(nèi)的工作,不斷加強相關部門的業(yè)務水平,深入學習相關市場知識以及提高市場談判能力。負責政府購買的相關人員應通過積極實踐,深入社區(qū),深入市場,實地考察并通過訪談來了解大眾的體育服務需求及對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看法和見解,購買群眾喜愛的體育服務。另外,政府部門應設立相關檢查監(jiān)督小組,并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將監(jiān)督考核工作落到實處,實地考察,傾聽人們對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項目的滿意程度,及時建立政府購買示范點并及時清除劣質的公共體育服務承接方,提高購買的質量。
作為承接政府公共體育服務的社會體育組織,應通過成立專業(yè)的管理團隊來不斷提升組織建設和管理能力。目前,我國的社會體育組織包括營利體育組織和非營利體育組織及草根體育組織等。但隨著我國非營利性體育組織及草根體育組織的迅速增多,非營利性體育組織及草根體育組織為廣大人民提供了較為豐富的體育活動項目,較好的實現(xiàn)政府公共服務社會化。但是,由于非營利組織及草根體育組織缺乏相應的人、財、物等方面的資源,造成組織規(guī)模小、組織管理能力差以及提供服務專業(yè)水平均較低等問題。但非營利性體育組織及草根體育組織其最大的特點是貼近群眾、了解群眾,能夠較好的獲悉群眾的體育需求與體育心聲,這個特點與政府的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目標相一致,政府應通過購買的方式并與其建立合作伙伴,逐步提高非營利體育組織與社會體育組織的建設能力。并且政府應加大對非營利及草根體育組織資金、技術等投入,積極組織非營利及草根體育組織中的相關人員進行業(yè)務培訓,提高綜合能力,從而建設組織效率高、規(guī)模大的非營利體育組織,使之較好的符合政府公共體育服務的承接者的標準,并積極引入市場機制運營模式,實現(xiàn)公開公平公正競標,篩選出更多優(yōu)質的公共體育服務供應方。
在《關于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健全法律、行政、審計、社會、紀檢、輿論等監(jiān)督機制[6]。做好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后續(xù)評估工作,以此完成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目標。完善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指標體系,不僅應根據(jù)我國的實際群眾體育需求來進行積極購買工作,還應做好購買后群眾對體育產(chǎn)品的反饋狀況,切實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及體育組織。在完善我國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績效服務指標體系時,也應積極借鑒國外關于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績效指標的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理論層面上,Grizzle認為,綜合性的政府績效測量標準應當包括效率、成本—效益、服務提供的質量、服務提供的公正性、政府財政穩(wěn)定性和政府政策的一致性等在借鑒國外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績效評估工作經(jīng)驗時[7],應結合我國具體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實際狀況來逐步完善我國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指標。
目前,在我國經(jīng)濟較好的地區(qū),已經(jīng)基本實現(xiàn)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例如,上海靜安區(qū)政府購買體育場館服務;北京石景山區(qū)購買健身服務;江蘇常州、南通市體育局向體育社會組織購買群眾賽事、健身培訓服務;長沙、武漢市購買游泳場館服務;廣東政府購買殘疾人體育服務等等,均凸顯出各個地區(qū)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特色。但由于缺乏統(tǒng)一完善的相關法律,造成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行為混亂的現(xiàn)象。國家應及時制定并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引導人們在法制的市場交易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交易雙方主體地位平等,公平公正的簽訂購買合同,并積極履行合約內(nèi)容,規(guī)范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完成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項目。應盡快的建立相關法律研究小組,研討并出臺相應的法規(guī)。另外,應加強并建立相關的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監(jiān)督監(jiān)管機制,引導人們正確的引用法律法規(guī),來解決糾紛,暢通體育訴求表達機制。
[1] 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_7.htm.
[2]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chǎn)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4〕46號).http://www.shui5.cn/article/d6/74591.html.
[3] 王浦,萊斯特·M.薩拉蒙.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研究——中國與全球經(jīng)驗分析[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03.
[4] 郭修金,戴健.政府購買體育社會組織公共體育服務的實踐、問題與措施——以上海市、廣東市為例[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4,05.
[5] 汪波.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國際經(jīng)驗與我國推進路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4,11.
[6] 沈克印,陳銀橋等.政府向體育社會組織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邏輯、困境及治理策略[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6,02.
[7]Gloria A.Grizzle.1999.Measuring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Performance:Issues to resolve Before Implementing a Performance Measuring System.In Richard C.Kearney,Evan M.Berman.Public Sector Performance:Management,Motivation,andMeasurement.Westview Press.329-340.
Dilemma and Path Choice of Government Purchasing Public Sports Service
LI Xiao-fang
(Wuhan institute of PE,Wuhan 430079,Hubei,China)
Government procure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This paper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logic analysis and expert interviews,carries ou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concepts and purchase current station of Chines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work matters is vague,buying patterns lack of competition,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has not been perfect,government procure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personnel purchased can be promoted and deepened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to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raining,and actively cultivate non-profit sports organizations,to develop and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improv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government′s purchase;public sports service;current station;predicament;path
李小芳(1991-),河南衛(wèi)輝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