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靜
?
我國高校體育公共課考核制度探析
孫靜
高校體育公共課考核制度的完善有助于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有助于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完善,進而為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打下堅實的基礎。針對高校體育公共課考核制度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高校體育公共課考核制度的意見,為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以及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做鋪墊。
高校;體育公共課;考核制度
體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體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而體育的改革主要針對體育教學內(nèi)容、課程設置以及體育課中教學方法的運用,體育考核的形式依然沒有變化,這樣就會造成體育考核的重心低于體育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方法,進而無法全面的推動新課程改革。由于受到傳統(tǒng)體育教學理念的影響,作為我國體育教學重要部分的高校公共體育課考核標準依然采用傳統(tǒng)模式,這種形式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階段體育教學對每一位大學生提出的新要求。基于體育考核評價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針對高校體育公共課考核制度方面的若干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為推動新課程改革打下基礎。
考核是評定教師教學效果的標志,是檢驗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手段,是對學生進行獎懲的工具。在一定條件下,考核的內(nèi)容和方法對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教法、態(tài)度具有一定的反饋和導向激勵作用。體育課的考核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起到牽動全局的關鍵性作用,是素質(zhì)教育運行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激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為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打下基礎。如何全面、客觀、科學的制定高校體育公共課考核標準,制定全方位的體育公共課考核制度,關系到能否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和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高校體育教學能抓住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構建適合高校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評價標準,就能很好的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zhì)水平,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從而推動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
體育課考核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是一個非常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沒有一系列合理的、科學的體育考核制度做指引,體育公共課的教學就會毫無根據(jù),容易迷失方向。近幾年來我國針對高校體育公共課考核制度的研究有一定的進步,但是仍然沒有一套合理的、系統(tǒng)的理論總結,僅僅沿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將運動技能作為衡量大學生體育教學質(zhì)量的唯一標準,運動成績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是“至高無上”的,而參與體育運動、身體健康、心理健康、適應社會能力等要求卻流于形式,最終造成學生機械的為了追求運動成績而參加體育鍛煉,進而無法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針對高校體育公共課考核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為體育課考核制度的確立打下基礎。
3.1缺乏明確的考核目的
體育課的考核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考核的項目和內(nèi)容是由體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決定的。1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增強體質(zhì),進行思想品德教育。1而目前大多高校對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達到的目的要求是學生對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忽視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將學生的學習體育運動的興趣局限于一個框中,迫使學生重視學好運動,而不重視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這樣就無法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3.2忽視區(qū)別對待原則
“以人為本”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體現(xiàn)民主的代名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更是體現(xiàn)了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在以“學生為主體”原則的基礎上,還要考慮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以及學習能力不同,因此在同一教學情境下,對技能技巧掌握的快慢、好壞也不一樣。在教學過程以及考核時不能因人而異,按照死板的考核制度一視同仁,就容易出現(xiàn)兩極分化,進而影響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失去積極性,甚至對體育課產(chǎn)生一種消極的心理,無法成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3.2.1重視終結性考核忽視過程性評價考核
目前高校多采用傳統(tǒng)的體育考核方式,過分強調(diào)終結性評價,忽視了學生體育參與的過程以及各個時期個體的體育進步狀況和反饋結果,整個評價過程呈現(xiàn)一種封閉靜態(tài)的狀態(tài),缺乏靈活性和動態(tài)性,這樣就會造成學生無法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鍛煉。
3.2.2忽視考核結果的評鑒
高校的體育教師對普通系學生評鑒體育公共課成績時,往往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項目分數(shù)對照表進行評鑒,并將此項目分數(shù)對照表作為統(tǒng)一尺度來評鑒學生的體育公共課考核成績,這對體育基礎較差的同學帶來一定的壓力,考慮各方面的原因就會致使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
4.1明確體育課考核目的
體育課考核的目的要與體育教學目標相一致。體育教學的目標是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學生體質(zhì),讓學生學會通過自己喜愛的運動,開動智能,學會科學地鍛煉身體,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1高校體育公共課考核目的要緊緊圍繞體育教學目標進行全方位的改革,為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打下基礎。
傳統(tǒng)的體育考核中將“三基”作為主要因素,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三基”的考核比重不斷縮減,將“三基”與能力培養(yǎng)和素質(zhì)提高有機結合,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知識和能力掌握。通過體育課考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了什么、嘗試運用學到的知識、技術、技能,鍛煉身體或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
4.2觀念上的改變
4.2.1重視學生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
健康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定義不僅僅指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因此體育教學以及體育鍛煉除了要增強學生體質(zhì),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還要注重學生的心理、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通過對學生心理、意識、行為的引導、啟發(fā)和潛移默化的作用來塑造學生積極進取、勇于拼搏、艱苦奮斗、樂觀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進和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的體質(zhì)和健康水準的評價考核也占據(jù)重要作用。但是在多數(shù)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只培養(yǎng)大學生的身體運動,忽視了理論知識的傳授。因此高校教師應重視理論教學、提高理論課的質(zhì)量、加強理論知識考核力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學生健康水平提高。
4.2.2終結性考核評價與過程性考核評價結合
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在體育教學中是兩種不同的學習評價方式。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對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評價方式是“終結性評價”,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使得大多數(shù)學校極力倡導“過程性評價”,反對實施“終結性評價”,兩種現(xiàn)象都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兩種評價方式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過程性評價是由一個個終結性評價組成的,終結性評價是過程性評價的最終表現(xiàn)形式,任何過程都伴隨一定的結果產(chǎn)生。
終結性評價是以身體活動能力作為評價指標。有些人身體發(fā)展水平高、運動基礎好即使他學習不夠認真他可能照樣獲得高的評分。而一些學生則雖然學習努力,也可能樹立了良好的體育態(tài)度,逐步形成了經(jīng)常鍛煉的習慣,并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是,由于身體條件的局限總得不到理想的成績,這樣的評價無疑不能客觀地反映出學生學習的努力程度和學生身心的發(fā)展水平。而過程性評價可以彌補終結性評價這種不足。過程性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的評價。一方面能幫助教師了解教學的情況,另一方面能使教師和學生了解到在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和其它相關方面所獲得的進步的情況。從評價的角度來看,重視過程評價便于及時反饋,不斷改進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重視對學生進步的評價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把學生的進步幅度納入評價體系,使整個評價更加客觀,更符合體育的特點和體育教學的實際。因此,把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結合既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需要,也是提高體育教學評價科學性的需要。
4.3重視體育課考核成績的評鑒
為了提高教學質(zhì)量,必須有教學成績的測量和評價作為標準,而對考核結果的分析和評價要重視從教育學理論角度出發(fā)。我國的體育測量學中的體育學測量僅理解為直接測量,忽視了間接測量,這就導致了由直接的測定和量度決定學生的成績,容易走上“分數(shù)說明一切”的路子。因此必須有一個恰當?shù)?、合理的價值判斷,所以不僅重視體育課考核,還要重視體育課考核成績的評鑒。遺憾的是很多高校體育老師將體育測量與體育教學評價混為一談,缺少“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過于看中直接測量結果,缺少彈性評估體系,從而忽視了后進生的進步,打擊了他們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精神。因此,要考慮到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競爭意識,敢于挑戰(zhàn)自我,教師在能夠對他們因材施教和合理、科學的安排教學,從而縮小體育優(yōu)秀生與后進生的差距。
1.明確體育課考核目標對體育課考核發(fā)展至關重要性,能有效提高和改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心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并能有效的減小體育課考核壓力。
2.通過對體育課考核觀念上的改變,能夠帶動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強化體育參與動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體育觀。
3.重視體育課考核結果的分析與評價,完善了我國體育課考核制度,對高校體育課考核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1]楊貴仁.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
[2]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解讀編委會.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史瑞霞,楊金成.高職幼教體育課考核方法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2.
[4]黃祥富.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與改革[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32(2).
[5]劉東輝.論高校體育課考核體系[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8,9.23(3).
[6]鄭建民.中美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考核個案的比較研究[J].體育學刊,2008,2.15(2).
[7]常輝.談普通高校體育考核改革[J].學術研究,2006.1(1).
[8]余萬斌.淺析我國現(xiàn)行普通高校體育考核評價體系[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4.20(4).
[9]智翔.現(xiàn)行高校體育考核改革的可行性調(diào)查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0,12 .16(6).
Analysis of the Examination System of Public 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in China
Sun Jing
The perfection of colleg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assessment system is helpful for the smooth progress of sports and health curriculum reform,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so as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eacher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puts this paper forward some advice to the PE reform in universities for public class appraisal system,paves the wa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college sports;physical public class; assessment system
孫靜(1988-),女,山西太原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籃球教學。
銅仁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藝體系,貴州 銅仁554300
Art and Sport Department,Tongre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Tongren 554300,Guizhou,China.
G80-05
A
1005-0256(2016)09-0141-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9.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