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鳳凰
論辛亥革命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作用
靳鳳凰
辛亥革命作為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了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實行民主共和,沉重地打擊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為以后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其失敗的經驗教訓還給中共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之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思想材料。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 作用
爆發(fā)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長期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一次成功實踐。
在經濟上,“三民主義”的確立為近代中國經濟政策的確定奠定了基礎。1905年,資產階級革命派建立了近代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并提出了其民主革命思想“三民主義”,其中的民生主義,以“平均地權”為核心,并于1924年確立了國共合作的基礎新三民主義,提出了“節(jié)制資本,平均地權”的主張,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中指出:“中國的經濟,一定要走“節(jié)制資本”和“平均地權”的路……決不能還是舊的半封建社會。誰要是敢于違反這個方向,他就一定達不到目的,他就自己要碰破頭的”。①
在組織上,辛亥革命為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恩格斯曾經說過,任何的意識形態(tài)都根植于經濟事實之中,但是新學說的產生又必須從已有的思想出發(fā)。②中國共產黨正是應用了辛亥革命的思想,才能夠在短短的二十幾年時間里引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在國家存亡和民主危機的關鍵時刻,1912年成立了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治和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法令,例如在政治方面要求保障人權、廢止刑訊,恪守的是西方資產階級天賦人權和自由、平等、博愛的原則,體現(xiàn)了民主主義精神,推進民主氛圍的建設,民主政治的發(fā)展使工人階級不斷壯大,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又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在思想上,辛亥革命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辛亥革命不僅是一場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運動,也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由于資產階級革命派廣泛、深入、持久的宣傳,更由于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自由民主思想得到廣泛傳播,舊的封建道德、禮教、倫常等價值觀念受到了猛烈的沖擊,民主共和思想成為時代的主流。在貴州發(fā)動的辛亥革命就是一個典型事例,當時貴州由于歷史和自然的原因,社會長期處于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tài),人們的思想觀念相對東部地區(qū)比較滯后。但在辛亥革命的過程中及其革命以后,貴州人民的思想覺醒是劇烈的、突變的,辛亥革命推動了一大批貴州革命知識分子思想的轉變,使他們重新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
在軍事上,辛亥革命為毛澤東“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和“黨指揮槍”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孫中山在創(chuàng)立同盟會之后,一直非常重視武裝斗爭的革命作用,親自領導或間接指揮了一系列的武裝斗爭,先后在南方進行了六次武裝起義,但是均以失敗而告終;并且資產階級建立的革命團體,發(fā)起了推翻封建帝制、實現(xiàn)資產階級共和國理想的萍瀏醴起義,先后失敗。孫中山總結失敗的教訓,意識到只有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的軍隊,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并在晚年取得北伐戰(zhàn)爭的勝利。毛澤東在革命過程中,吸取孫中山的革命經驗教訓,得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理論,并對軍隊建設有了更多的體會。在毛澤東創(chuàng)建農村革命根據(jù)地時,他將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改造成為以無產階級思想意識指導的革命軍隊所用的方法,最終形成“黨指揮槍”的理論。
在階級方面,辛亥革命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奠定了群眾基礎,并推動了無產階級力量的不斷壯大。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年)中指出:“一切革命同志需知: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一切革命同志都必須擁護這個變動,否則他就到反革命立場上去了”。③毛澤東所說的這個變動就是,必須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辛亥革命主要是依靠新軍和會黨進行的,一定程度上還壓制人民的反抗斗爭,使本身就單薄的革命力量更加勢單力薄。這樣,辛亥革命在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地主勢力的壓迫下而歸于失敗,失敗的經驗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奠定了群眾基礎。毛澤東還在《新民主主義論》(1940年)中,指出:“1919年五四運動……辛亥革命時的無產階級,就是這樣的階級”。特別是辛亥革命以后,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yè)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促進了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
注釋:
①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8頁.
②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③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
[1]周興樑.辛亥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奠基石[J].湖南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1(06):27~33.
[2]李雅興.辛亥革命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影響初探[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01):40~45.
(作者單位:大連交通大學)
靳鳳凰(1990-),女,山西神池人,大連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