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王麗 □ 楊麗萍
王平:致富成家有盼頭了
□ 《民生周刊》記者 王麗 □ 楊麗萍
談及易地搬遷新體驗,王平坦言,他和父親還不習慣,因為他們還沒完全相信那是屬于他們的房子。
“不翻幾道溝,口糧難進門?!?月底,迎著烈日,王平靠刀割背馱,在鄂西北秦巴山區(qū)腹地收稻、刨食。
九溝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少的三兩戶,多在七八家,這是竹山縣大多數(shù)貧困村的真實寫照。竹山在哪里?許多人可能有些茫然。知道革命先烈施洋大律師嗎?那里是他的家鄉(xiāng)。竹山,古稱上庸,是湖北省25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為切實解決“一方水土養(yǎng)不活一方人”的貧困人口生存發(fā)展問題,竹山舉全縣之力,向“絕對貧困”發(fā)起總攻。
王平,38歲,溢水鎮(zhèn)三圣村貧困戶,將同該村其他貧困戶整體“挪窮窩”,于9月搬入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與那里的原住村民一起奔小康。
割完秋天最后一把稻谷,王平收起農(nóng)具,告別土坯屋,準備到“新家”迎接冬天。
翻過7里山路,走出三圣村,一路向北,再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車行顛簸,在一條寬敞的場坪盡頭,便是王平的新家——溢水鎮(zhèn)一處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
這處安置點寧靜,卻不偏安一隅,與原住村民建筑帶迎面而建,分屬一條小溪的東、西兩側。
走近王平的家,這是一排考究的兩層聯(lián)排樓房。小樓是以“粉墻、黛瓦、坡頂、翹角、朱紅門、馬頭墻”六大元素為基本特征的“新庸派”民居。“新庸派”民居是在竹山傳統(tǒng)民居基礎上,借鑒徽派民居建筑形態(tài),與“上庸、秦楚”文化內涵融合而來。因其美觀實用、結構穩(wěn)固和抗震、防水、防火、避雷等優(yōu)點,深受竹山百姓喜愛,被縣里作為扶貧搬遷的標準建筑推廣。
“我是個光棍,和老父親相依為命?!蓖跗秸f,“我家住一樓,有50平方米”。王平家“挪窮窩”的背后,是溢水鎮(zhèn)探索出的扶貧搬遷“兩定”法。該方法以貧困戶意愿定搬遷安置點,同時兼顧城鄉(xiāng)規(guī)劃、交通、產(chǎn)業(yè)、就醫(yī)等因素,引導貧困群眾向集鎮(zhèn)、中心村搬遷;以戶籍人口定安置面積,標準為人均使用面積25平方米。
住房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像王平一樣,需要政府兜底脫貧的貧困戶,全縣還有17201戶48883人,分布在17個鄉(xiāng)(鎮(zhèn)),241個行政村。脫貧攻堅,竹山實地踏勘選址確定428處集中安置點,通過規(guī)劃評審388個,場坪開工建設345個,已全部開工建設。
2016年,竹山可安置易地扶貧搬遷戶8500戶。其中,集中安置5000戶,分散安置3500戶。
進村第一件事,王平?jīng)]有進家門,他徑直走到村東頭,與原住村民打招呼。王平認為,沒有政府政策扶持和原住村民接納,就沒有他的今天。
王平說,自打記事起,家里經(jīng)濟就沒寬松過?!拔壹以谏巾敚氶T獨戶,不走出幾里山路,見不著人。母親去世早,印象不深刻,父親有胃病,身體瘦弱,經(jīng)??匆姼赣H用拳頭頂著胸口,給豬崽兒打豬草。大間土坯房,頭豬,5只雞,兩畝半薄田是全部家當;土地里刨出來的農(nóng)作物,是我們倆的生活來源,也用來給父親治病?!?/p>
面對困難,王平并非沒有迎難而上。“我認不了幾個漢字,靠體力打工,一年存不下幾個錢?!?015年10月,聽說南方掙錢容易,王平甚至壯著膽子南下云南,工作不到兩個月,父親胃出血病危,王平返家?!敖?jīng)我手最高的一筆工資1800塊,全搭給飛機了?!?/p>
住院半個月,欠下親戚2萬多元外債,這外債壓得王平喘不過氣。
2015年9月,湖北省精準扶貧現(xiàn)場會在竹山舉行。會后,該縣新一輪扶貧攻堅戰(zhàn)在特困地區(qū)打響。三圣村被列為該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經(jīng)過“三訪五評”易地搬遷扶貧識別體系測評后,王平一家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五個一批”精準扶貧優(yōu)惠政策。通過“醫(yī)療救助一批”王平報銷回來1.6萬余元。
不僅如此,按照政府兜底扶貧搬遷安置一批規(guī)定,王平有了新家。
“我打光棍,原本以為是命,現(xiàn)在看來就是窮?!蓖跗秸f,“新家周圍有富裕戶,進屋里一看,才知道,天熱不用扇扇子,人家吹空調。誰家姑娘都愿意住空調房,我那一間土坯房誰看得上,終歸還得學著致富?!?/p>
竹山縣易地搬遷換新顏。
奔頭首先來自200只雞仔苗。
縣水務局,是三圣村搬遷戶的定點幫扶單位。聽說水務局要無償給搬遷戶送大雞苗,王平去縣里免費學了養(yǎng)殖技術。
“過去想養(yǎng)雞,但沒錢買雞苗,也怕發(fā)雞瘟。現(xiàn)在學了技術,心里有底兒了?!蓖跗秸f“如果給200只雞苗,一年少說收入1萬元?!?/p>
今年3月,縣里鼓勵貧困村民發(fā)展特色種植,干鮮果、中藥材、專業(yè)蔬菜產(chǎn)業(yè)。在全縣主導產(chǎn)業(yè)發(fā)展范圍內,對貧困戶新建基地,經(jīng)驗收合格,2畝以上每畝給予種苗補助500元。
竹山晝夜溫差大,光照強,生產(chǎn)的葡萄,皮薄肉厚,糖分高、口感好,市場銷售旺。包片干部協(xié)調扶貧資金,將葡萄種植企業(yè)成功引入王平所在的集中安置區(qū),并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nóng)戶”模式,讓貧困村民參與其中,降低經(jīng)營風險?!拔蚁氤邪?畝試試,干部跟我講了,苗木政府免費提供,免費技術指導,還包銷路。光2畝葡萄苗就值好幾千,我好好干,收入不會差?!?/p>
“得空,我就拿鋤頭到葡萄產(chǎn)業(yè)園給地皮松土,不管是誰家的,我都鋤。”王平說,政府花大力氣幫助他,他不能站不起來,他要通過雙手改變貧窮。
談及易地搬遷新體驗,王平坦言,他和父親還不習慣,因為他們還沒完全相信那是屬于他們自己的房子。
除了致富外,王平還有一個奔頭。
“我想盡快娶個媳婦,不過,立業(yè)才好成家。但這些都有盼頭了。”王平害羞地把頭轉向一邊。
秋收已過,春天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