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或是國人最有發(fā)言權(quán)、情感最為親近的寶石了。和西方為主導(dǎo)的閃亮鉆石與濃艷彩寶不同,翡翠講究的是溫潤通透,充滿了中國人獨有的清韻。她滋養(yǎng)身心,裝扮風(fēng)姿,護佑平安。從執(zhí)政的慈禧、宋慶齡,到名媛婉容、黃惠蘭和赫頓,再到當(dāng)今的劉曉慶,都是翡翠的鐵粉。翠飾的盈盈美態(tài)在她們的演繹中更加芳華絕代。
《紅樓夢》里面,賈寶玉佩戴的那塊寶玉,就是一枚上乘的翡翠,“大如雀卵,燦如明霞,瑩潤如酥”。 其正面刻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背面刻有“一除邪祟,二療實疾,三知禍?!?。就因這枚美翠,此巨著原名《石頭記》。清末以來,翡翠一直被視為充滿神秘色彩的通靈之物,也是陶醉美人心的瑰寶。
慈禧太后:因了她 翡翠成為中國最瘋狂的石頭
慈禧太后(1835-1908)對翡翠的喜愛,是盡人皆知的。也正是因了她的極力推崇,這種來自緬甸的翠綠瑰寶才成為中國人最傾心的首飾原石。
說來,翡翠傳入中國的歷史并不長。清代初年,吳三桂追擊南明永歷皇帝,進入并控制了云南及緬甸北部盛產(chǎn)翡翠的礦區(qū)。此后,翡翠方才正式進入中國并流行起來,方被中國玉匠大量采用。
乾隆嘉慶時期,翡翠主要用來做擺件和器皿,借鑒和田玉雕琢的方法制作(乾隆皇帝喜歡和田玉);到了慈禧那兒,翡翠就主要用來做佩飾文玩了,即翎管、玉佩、戒指、簪子、手鐲、墜子一類的首飾。這跟慈禧太后對翡翠情有獨鐘絕對有直接關(guān)系。于是這種透綠懾人的寶石在清宮中取得無可比擬的崇高地位。上乘的美翠成為后宮佳麗不可或缺的珠寶飾品,當(dāng)中為數(shù)不少的是西太后特地命人搜集的貢品。后來,老佛爺更是將翡翠中的珍品稱為“皇家玉”。
當(dāng)然,慈禧自己擁有的御制翠玉飾品是最頂級也是最多的。在慈禧辭世百年之際,佳士得曾于2008年秋推出一場“慈禧太后與晚清的宮廷藝術(shù)珍品”專拍,其中就包括一只長達20.3厘米的御制翠玉透雕盤龍頭簪。這枚慈禧翡翠發(fā)簪用一整塊翡翠制成,精雕細琢的盤龍簪首以珍珠和紅寶石點綴,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又不失女性之秀雅。它與末代皇帝溥儀捐贈給沈陽故宮的一支翠玉頭簪殘件原本是一對。
慈禧生前把玩翡翠猶感不足,死后陪葬品中,還有諸多用上等翡翠制成的西瓜、桃子、荷葉、白菜等珍寶,另有27尊翡翠佛像也陪其長眠地下。臺北故宮現(xiàn)今珍藏的翡翠白菜,正是慈禧的心愛之物。由于這顆不能吃的大白菜太出名,以至于許多游客一進到臺北故宮就問:“翡翠白菜呢?翡翠白菜呢?”
可以說清末時期,翡翠在中國玉文化及玉貿(mào)易中的地位已超過白玉和其他玉石,被稱為“玉石之王”。用翡翠制成的玉飾件大行其道,成為時人競相追逐的風(fēng)尚。早在1989年,香港蘇富比曾呈現(xiàn)一對清宮舊藏的水潤剔透的滿綠手鐲,成交價竟達1232萬港元。27年前如此恨天高的價格,讓今天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要知道,上世紀80年代,香港過千萬港幣的拍品是極少極少的。
末代皇后 婉容:她的翠飾承載大清最后一抹余暉
慈禧太后的孫媳、末代皇帝溥儀的妻子—— 婉容皇后,也有好翡翠。她曾經(jīng)佩戴過的一套翠飾拍得664萬港元。這套首飾包括一條以金花絲珠子相間的翡翠珠鏈、一只馬鞍戒指、以及一只傳統(tǒng)的圓形手鐲。
紅顏薄命的悲劇人物婉容(1906-1946)是地地道道的名門閨秀,人稱“四格格”。她知書識禮、寫得一手好詩詞,也了解西方文化。加上她容貌秀麗脫俗,舉止端莊優(yōu)雅,在貴族之間早已是聞名遐邇的優(yōu)質(zhì)美女。
1921年,宮中為溥儀選妃。15歲妙齡的婉容憑借其清秀氣質(zhì)和過人涵養(yǎng),成為皇后的不二人選,順利在一年后入主東宮。大婚當(dāng)日,婉容佩戴透雕雙喜翡翠墜子,一派雍容。那墜子碩大剔透,是一件傳世的珍貴清宮翠飾,現(xiàn)由沈陽故宮博物院收藏。
據(jù)說,婉容的肌膚如凝脂一般白嫩,她的儀態(tài)也讓目睹過她芳容的宮女傾倒。可以想見,戴上翠綠的美玉,女神級的婉容更是別有一番韻致,特別能映襯出翡翠的內(nèi)涵與德性。這也是清宮珠寶最注重的一點。
前面提及的那套原屬婉容皇后的翡翠套裝,正是佳例。項鏈上的翠珠無論顏色還是質(zhì)地都十分匹配,每顆直徑也達14.50至 12.00毫米。原石的分量可想而知,非宮中之物不可為。而翠珠之間的金花絲珠子,更反映出這條項鏈出自清宮的身份。因為這門講究的工藝一直都為宮廷獨有,是清宮珠寶造辦處的一個繁復(fù)工種。
套裝中的手鐲和馬鞍戒指也是由單一整塊原石打造。這相當(dāng)考究工匠的經(jīng)驗、判斷以及工藝。因為他們必須按照原石的質(zhì)量、色帶的分布,切成對稱、飽滿、圓潤的形狀,才能彰顯其嬌然欲滴的美態(tài)。正所謂“良材不雕”“以素為貴”。于是,創(chuàng)下天價的翡翠極品,常常是珠鏈、戒指、手鐲之類的傳統(tǒng)簡約款式,不事雕琢,至臻大雅。這好比天然美女,無需化妝,僅以素顏示人,便是傾國傾城。
本套首飾中的馬鞍戒指,整顆顏色均勻、指環(huán)的部分比一般的馬鞍戒指都要厚。其通透的色澤也非常難得。手鐲更是現(xiàn)今已十分罕見的滿綠,且厚度達到10.30毫米。誠然,在仔細觀察下,手鐲形狀稍欠完美,帶有極輕微的棱角。但正是這小小的缺憾保留了當(dāng)時做工的端倪,讓人聯(lián)想到那時候工匠切磨時所面對的種種挑戰(zhàn),也令這一飾件多了其獨一無二的痕跡。
半個多世紀前,此套稀罕的翠飾由婉容皇后贈予原有藏家的母親。而鑒于此禮物的特殊意義,藏家多年來將其細心珍藏,并保留了其如初的原貌,可謂承載了大清王朝最后一抹余暉霞彩。
外交家夫人 黃蕙蘭:以翡翠和旗袍征服世界
翡翠的鼎盛時期不止于晚清。到了民國,她仍然有著最為廣泛的收藏群,連華僑也一樣。印尼僑商黃仲涵家族正是如此。
一條清御制翡翠朝珠項鏈,又名“黃仲涵項鏈”,2010年在紐約蘇富被華人買家以近200萬美元拿下。這條朝珠就此浮出水面。半年后,它再次出現(xiàn)于北京保利,并以人民幣2300萬元拍出。
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00年前的民國初年。當(dāng)時北京著名的翡翠玉石商人、人稱“翡翠大王鐵百萬”的鐵寶亭從末代皇帝溥儀家族收購到一串翡翠朝珠?!俺椤蹦斯┣宕实垡约拔迤芬陨洗蟪忌铣瘯r佩戴,代表了物主的尊貴地位。精明的鐵寶亭將這串朝珠改制成兩串翡翠珠鏈,出售給了當(dāng)時的僑商首富、“糖業(yè)大王”黃仲涵。
“糖王”共有八位妻妾,一共為他生了十三個兒子和十三個女兒。黃仲涵買下這兩串項鏈后,將它們分別送給了正室魏明娘(爪哇中國城內(nèi)第一美女)所生的兩個漂亮女兒黃琮蘭和黃蕙蘭。長女黃琮蘭,其第一任丈夫是簡崇涵;次女黃蕙蘭,曾與民國初年著名外交家顧維鈞有一段長達36年的婚姻。
這條“黃仲涵項鏈”就是當(dāng)年父親送與長女琮蘭的那一件。項鏈的主體由30顆大小均勻的翡翠圓珠串成,顆顆碩大飽滿。每顆直徑均在13.29至13.43毫米之間,翠綠濃艷,晶瑩清澈,應(yīng)為一整塊上等“老坑”(“老坑”指的是緬甸礦區(qū)內(nèi)位于河床上的坑口,翡翠質(zhì)地往往比較細膩)翠料所制。由于它是從清代朝珠改制而來,原本是以絲繩串結(jié),所以圓珠上的穿孔要比現(xiàn)今所制的大一些。其均勻的質(zhì)地,頂級的打磨與拋光,溫潤而內(nèi)斂的光澤,以及穿孔的大小,都顯示著這條項鏈不凡的出身與來歷。她不僅有著清朝皇室的印記,更記錄了黃氏家族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百年輝煌。
與姐姐琮蘭一樣貴為豪門千金的黃蕙蘭(1893-1993),堪稱中國名媛的鼻祖。連宋美齡也會往她衣櫥里看,因為里面擺放的一定是最新款的華服。這位能說六國語言的“交際之花”挾慈父之多金,依貴婿之顯要,在與國際外交權(quán)貴的來往中如魚得水、左右逢源。
1943年,著名時尚攝影師Horst P. Horst在為她拍攝寫真時,蕙蘭正是以一串透綠飽滿的翡翠雙層珠鏈、四只美翠手鐲和一枚蛋面翠戒來搭配天藍旗袍,處處彰顯著這位“遠東最美麗的珍珠”之高貴品位。當(dāng)時許多中國上流社會的女性都熱衷法國衣料,但是蕙蘭自信而聰明的選用中式的綢緞繡花旗袍和翡翠套裝,在國際舞臺上出盡了風(fēng)頭。誰能看出,拍照時的蕙蘭已經(jīng)整整50歲?此張照片后來登上引領(lǐng)時代風(fēng)潮的《Vogue》雜志。而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亮相《Vogue》雜志的華人女性,有幾人?
民國第一夫人 宋美齡:用翡翠帶出女強人內(nèi)心的溫柔
民國政壇的頭號女性宋美齡(1897-2003)是又一位登上權(quán)力巔峰的翡翠大咖,亦如慈禧太后。她最為出名的是經(jīng)常佩戴的翡翠麻花手鐲。
文玩大家陳重遠在再版的《文物話春秋》一書《翡翠大王鐵寶亭生財致富之道》一節(jié)中對于宋美齡的這副麻花翡翠手鐲有特別描述:“30年代中期,鐵寶亭買塊翠料,塊小成色好,不足之處是有疵點,收購價格便宜了許多。他請玉工剔除疵點,制作麻花手鐲一對。這對翡翠麻花手鐲,不但完美無瑕,而且式樣新穎,碧綠如水,靈巧美觀,居翠鐲之冠。以四萬元的代價賣給了上海的杜月笙。宋美齡見杜月笙夫人戴的這副翠鐲十分美觀,套在白嫩的手腕上,顯得嬌艷嫵媚,便拿在自己手里看了又看。杜月笙夫人順?biāo)浦?,借機將這對翠鐲敬獻?!?/p>
半個多世紀后,1997年宋美齡百歲生日宴會上,當(dāng)這位梳著傳統(tǒng)發(fā)髻、身著旗袍的老人出現(xiàn)在眾多賓客面前時,人們?yōu)橹徽?。只見她佩戴著翡翠耳釘、翡翠珠鏈、翡翠手鐲、翡翠戒指,顏色質(zhì)地均屬極品。在全套翡翠珠寶的映襯下,雖已是美人遲暮,宋美齡仍舊那樣雍容華貴。
翡翠不僅是權(quán)貴人士的專享。1926年開始進珠寶店當(dāng)學(xué)徒的翡翠老行家牛秉鉞師傅說:“那時達官顯宦可以花三萬兩萬買個翠扳指兒,貴族婦女可以花三千兩千買到翠鐲子,商店老板可以花三百二百買條翠表杠,小家碧玉可以花三十二十買對翠耳墜,鄉(xiāng)村農(nóng)民可以花三元兩元買只翠煙嘴。”那時北京是翡翠加工、銷售的中心,有上千家的加工作坊,有上千家的珠寶店。最好的原料、最好的師傅都匯集在北京。
絕佳的民國翠飾也價值不菲。2013年,一套兩條相配的民國翡翠珠鏈以4268萬港元覓得新主人。這條塔珠項鏈由多達顆數(shù)為254顆色澤、水頭、種質(zhì)相配的翠珠組成,細潤濃綠且晶瑩剔透,是原藏家70多年前在上海以整整一棟洋房交換而來的心頭好,可謂難得一見的大上海黃金時代的珍品。
紐約名媛 赫頓:父親把翡翠項鏈當(dāng)作最珍貴的嫁妝
翡翠在華人之間流轉(zhuǎn),也被少數(shù)西方名流珍藏。芭芭拉·赫頓(Barbara Hutton,1912-1979)就是一位情傾翡翠的紐約名媛。2014年,她舊藏的一條翡翠珠鏈賣到2.14億港元,讓眾多國人知道了赫頓的芳名。
“億萬寶貝”芭芭拉·赫頓是美國零售業(yè)巨頭Frank Winfield Woolworth的外孫女,生來就是為了繼承巨額遺產(chǎn),有點像今天的帕麗斯·希爾頓(Paris Hilton)。赫頓年少時就表現(xiàn)出對寶石的熱情。通過舊金山Gumps商店(主營東方物件)主人的介紹,她對翡翠玉石產(chǎn)生特別的興趣。
1933年,20歲風(fēng)華正茂的赫頓與喬治亞王子Alexis Mdivani成婚。父親特意為她在卡地亞定制的結(jié)婚禮物就是這條華光滿溢的翡翠項鏈。當(dāng)時,卡地亞為此串翡翠珠鏈設(shè)計了紅寶石鑲鉆鏈扣,其簡潔的幾何形狀和大膽的紅綠顏色對比,充分體現(xiàn)了20世紀初的裝飾藝術(shù)風(fēng)格。而且紅色在中國文化中象征吉祥喜慶。把它作為結(jié)婚禮物,再合適不過。赫頓婚后一直將之珍藏,并選擇在21歲生日派對上才首次佩戴并公開展示。
這條非凡項鏈在Mdivani家族超過50年,直至1988年才首次現(xiàn)身拍場。28年前,此項鏈以200萬美元(約1560萬港元)天價成交,非常轟動,成為當(dāng)時拍賣最貴的翡翠首飾。六年后,她再在香港上拍,飆升至420萬美元(約3300萬港元),把翡翠首飾的拍價推至另一高峰。現(xiàn)如今,它以2744萬美元(2.14億港元)由卡地亞霸氣奪得,又一次締造新紀錄。
赫頓不僅有這條傳家寶,她舊藏的一支翡翠麻花手鐲也是價值不菲。704萬港元的成交價在1988年的香港絕對屈指可數(shù)。由于鐲子中間是挖空的,所以在各類翡翠珠寶中最是費料。原石特別要求不能有明顯的綹裂和瑕疵,造出來的手鐲才夠堅實完美。因此,要打磨一只滿綠又完全沒有明顯內(nèi)含物的手鐲實在是極稀有的事,如果還要求有一定的厚度,那就更加難得。
細賞這些極具歷史價值的盈盈美翠,讓后人在回味流風(fēng)余韻的同時,也聯(lián)想到曾經(jīng)擁有這些寶物的一眾花容月貌,芳華絕代。而真正經(jīng)久不衰的是這些翡翠珠寶的雋永之美,度多少年歲不減半點雅氣,何其難得。
昔日影壇一姐 劉曉慶:翡翠才是她不離不棄的真愛
可別以為翡翠只是屬于過去的東西。當(dāng)代美人們依然對她欲罷不能。翡翠所引領(lǐng)的中國時尚,越來越受到青睞。精彩演繹武則天的兩代“女王”劉曉慶和范冰冰都鐘情于她。雖然范冰冰曾叫板劉曉慶:“我的翡翠比你多!”但是劉曉慶劉大姐的翡翠收藏入手很早、材質(zhì)極品、尺寸巨大,這是范爺不得不承認的。
出道四十多年的劉曉慶,從一名小演員到大牌明星,從影后到囚徒,從窮困潦倒到億萬富姐,從四度婚姻到六個男人,雖然毀譽參半,但是其間所經(jīng)歷的風(fēng)雨歷程與付出的辛勤汗水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這是個活得波瀾壯闊的女人。
網(wǎng)友玩笑說:“如果沒有一件好翡翠,千萬別與劉曉慶合影!”所言極是。無論是搭配貴氣晚禮服還是點綴日常著裝,或是哪怕穿件運動服,劉大姐都必須佩戴一兩件大大的翡翠。如果出席的場合夠隆重,那么一整套翡翠珠寶是要拿來全副武裝的。劉曉慶說:“假如我某天沒落,我的那些石頭也能讓我東山再起。”這些石頭(她多年珍藏的翡翠和各種寶石)連業(yè)內(nèi)行家也點頭稱贊,不得不佩服她的眼光??芍^件件出彩,套套奪目,堪稱收藏級別。
很多時候,劉曉慶都憑借她身上的翡翠艷壓一眾比她年輕漂亮的女星。這些翠色欲滴、美色各異、渾然天成的翡翠掛件,種水不一,但都是頂級硬貨。其中滿綠、帝王綠、紫羅蘭的應(yīng)有盡有,將劉曉慶襯托得高雅貴氣,更多一份超越時光的潤澤與通透。
行內(nèi)有言:“無綹不雕”,意思是沒有毛病的翡翠首選都是做光面的東西。比如戒面、手鐲、光身的掛件(比如福瓜、豌豆一類),其次做有固定雕工的東西,比如人物像中的觀音和佛。這些東西的形制本身就是玉質(zhì)上乘的證明。劉曉慶最愛的、出鏡率最高的幾件寶貝均是如此。她很多翡翠買得很早,所以價格都不是很高拿下的,后面都大幅升值十倍以上了。如今,她所佩戴的翠飾,價值從六位數(shù)至八位數(shù)不等,而且一件比一件透亮大顆。土豪氣質(zhì)被人調(diào)侃,“面對鏡頭,沒有翡翠珠寶大鉆石,曉慶阿姨都不會擺POSE了?!?/p>
雖然現(xiàn)在上乘翡翠的價格持續(xù)攀升,但是劉曉慶依然“買、買、買”,根本停不下來。不差錢的劉大姐時常出入拍場挑貨。在2014年歲末的天成國際拍賣上,她豪擲300多萬港元投得4套珠寶。其中以212萬港元拍得天然冰種翡翠配紫翡翠鉆石珠寶套裝,又以71萬港元拍得天然紫翡翠配紅寶石吊墜項鏈。
這些美翠走到哪里都是吸“睛”必備利器。她們以自身的靈性和正能量,使佩戴的人養(yǎng)出更沉靜溫雅的個性。誰不想擁有這樣貼肉又貼心的寶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