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娜
從事英語教學多年了,對于如何搞好課本中的對話教學有幾點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對話教學即是口語交際。而口語交際能力是語言最本質(zhì)的功能。在PEP教材中,分為幾個板塊,而我們的對話教學Lets talk占據(jù)了大量的篇幅,因此對話教學十分重要,甚至在我們的單詞教學中也滲透了對話教學,可以說對話教學無不在,英語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即語言運用的能力。我認為成功的對話教學應是在課堂內(nèi)創(chuàng)設更多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進行實踐性交際運用和思想感情的體現(xiàn)。小學英語教學主要以對話教學為主。結(jié)合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以下幾點膚淺的看法:
一、 巧設導入,激發(fā)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開端”也就是每堂課的導入。導入是手段,教師更應該根據(jù)教材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與掌握技巧。 有的老師為了節(jié)省時間,上對話課就是直接讀句子或者寫句子,然后翻譯過來,再領(lǐng)讀,學生跟讀,學生都能讀會了就完成任務了。這樣枯燥灌輸式的教學,或許節(jié)省了一點時間,但也省去了學生思維、理解、體驗的一個過程,也省去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處于機械記憶的狀態(tài),是一種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的狀態(tài),所以印象不深刻,忘記的自然也快,更談不上靈活的運用語言了。所以說這種做法非常不可取。在導入對話教學時有很多種方法:1.用真人、實物導入,它能讓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是最有效的對話教學方法。舉個例子,在教授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這個句子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任務人物的頭飾扮演同學們喜歡的人物自我介紹my name is ….2.還可以利用圖畫等教具和電化教學設備導入,例如在教天氣這一課時,就可以利用世界地圖,先認識地方,再學習句子,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這樣讓地理與英語相結(jié)合,活學活用。3.自繪簡筆畫創(chuàng)設情景利用簡筆畫創(chuàng)設導入情景,具有方便、幽默、直觀、效果好等特點。簡筆畫不僅緊緊地抓住了每個學生的目光,而且學生一看圖就明白是什么意思,間接、方便。還可以借此增強學生對你的崇拜感。
二、創(chuàng)造仿真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參與。
由于教材接近生活實際,而語言又來源于生活。教師就可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仿真的情境進行表演。如打電話、購物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例:教學Buy fruit對話時,我就地取材,把講臺當作柜臺,學生扮演顧客,老師扮演老板或售貨員。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水果實物或圖畫,并標上價錢,進行一場“買與賣 ” 的表演。
T:Can I help you ?
S:I would like some apples,please.
T:OK.How many kilos do you want ?
S: Two kilos ,please .
T:Here you are.
S:How much are they?
T:Eight yuan ,please.
S: Here is the money .
T: Goodbye!
S: Bye!
教師在演的過程中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句子.如:Oh!Its too dear .How about … yuan?進行討價還價,通過手勢、表情讓學生領(lǐng)會你說的句子并自然配合表演。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覺得此情景很接近生活,而且表演起來更逼真。在師生表演幾回后,我鼓勵同學們大膽地來演老板與顧客,最后評選出最佳搭檔獎。這時,同學們個個積極參與,人人踴躍表達。在短時間內(nèi)便掌握了語言,真實地運用了語言。使同學們在學中樂,在樂中學。
三、競賽、評價激勵法,體驗成功的喜悅。
為了在有限時間內(nèi)最大可能地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而且還能我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獨立自信的交流場所。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小組競賽,讓學生在老師恰如其分的評價和發(fā)展性的評價中找到自信心,嘗到成功的滋味,進而激發(fā)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這樣的活動形式有很多:聽、說、讀、寫、玩、演、唱和TPR等活動都可以設計成競賽的形式。說對話可以根據(jù)圖片說一句話、講小故事,玩可以做游戲,演可以表演對話或者小短劇,唱英文歌曲等等。
四、拓展拓寬對話,發(fā)展交際能力。
我認為,對話的拓展訓練更是對話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對話知識運用的一種反映,是對話知識運用的提煉和升華。一般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很多會安排給學生一個任務,讓學生根據(jù)任務要求運用所學的對話來完成任務(任務型教學)。譬如說完成調(diào)查表,譬如說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的老師準備一些圖片讓學生看圖討論對話等。例如,小學四年級學習food這一話題,要求學生能活用句子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及Id like some…. 在拓展部分,教師就可以制作表格,復印若干份,分發(fā)各小組;學生四人一組,自行確定小記者和采訪對象,并作調(diào)查記錄。
同時語言反映語言使用者的文化、思想意識。中西方文化存在許多差異。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是有必要的,有利于幫助學生避免尷尬,理解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滲透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了解異國風情。如:在旅游或乘車與人交談時,不能隨意打聽別人的隱私,特別是年齡、婚否、錢財 ;如果對方夸獎你時,你應該說聲“Thank you.”;有人送禮物給你時,應該當面打開并說:“I like it very much .Thank you .”等等。
對話教學要成功,要吸引學生,我認為老師們在進行課堂設計時一定要“生活化”,要幫助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學習對話。將學生要學的對話融于一定的情境中,會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從而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地進行英語交際活動。當然,這樣的學習過程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對話教學的目的。學生也才能真正地理解對話、運用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