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鞠師
?
我國違憲審查主體制度的構建
何鞠師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最高行為準則,保障憲法實施的關鍵是建立違憲審查制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健全憲法監(jiān)督制度。在違憲審查制度構建中,如何設計和確定違憲審查的主體是該制度的主要內容。我國違憲審查主體制度的構建必須要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在全國人大下設獨立、專門的憲法委員會不僅與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相沖突,而且能夠起到比司法機關審查模式和立法機關審查模式更好的社會效果。
違憲審查制度;違憲審查主體;構建
違憲審查制度是規(guī)范法律秩序、公共權力以及保護公民基本權利的需要,同時也是確保憲法得以正常實施的重要制度。違憲審查有兩個階段,違憲判定和違憲制裁。違憲判定是對立法行為或者其他可能涉及違憲的行為進行判定,是違憲審查制度的首要前提,是整個違憲審查過程的基礎。違憲制裁是指違憲審查主體進行違憲判定后,若確定該行為違憲,則做出相應的撤銷、改變或者由違憲主體承擔責任的裁定,違憲制裁是違憲審查制度的終極階段。
(一)我國違憲審查制度的現(xiàn)狀
直至頒布《立法法》,我國未曾有過真正意義上的違憲審查制度。我國目前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違憲審查制度建立在“人民主權”思想之上。[1]《立法法》第九十九條、《憲法》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七條構成了我國現(xiàn)行的違憲審查制度,而且確立了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為專司我國違憲審查職權的主體。
(二)我國違憲審查制度特點
1、違憲審查的主體
現(xiàn)行憲法確立以最高權力機關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違憲審查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監(jiān)督憲法的實施、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決定的權力。但由于全國人大每年只舉行一次會議,且為期時間特別短,需要處理的事務也很繁重。因此,憲法賦予全國人大常委會更多的違憲審查權。它有解釋憲法和法律以及監(jiān)督憲法實施的權力,擁有重要的憲法解釋權,并且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它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和命令。同時,其可以撤銷國務院制定的與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和命令。我國是實行“議行合一”模式的國家,以最高權力機關作為我國違憲審查的主體確是與我國國情最相符的一種模式,但這種模式下會出現(xiàn)一個問題,即缺乏獨立、專門的違憲審查機構。[2]
2、我國違憲審查對象
各個國家的違憲審查模式不同,其審查的對象也會有區(qū)別?,F(xiàn)存的三種違憲審查模式,專門機關、司法機關、立法機關審查模式。專門機關審查模式最早由奧地利創(chuàng)立,雖然有許多國家都采用此種模式,但是各個國家專門機關的名稱不一樣,有的稱為憲法法院,有的稱為憲法委員會。奧地利的憲法法院對涉嫌違憲的法律、法令以及立法機關的立法行為有審查權,法國的憲法委員會對各項組織法、議會內部規(guī)章以及普通法律有審查權;司法機關審查模式首創(chuàng)于美國,產(chǎn)生于1803年聯(lián)邦最高法院馬歇爾對馬伯里訴麥迪遜一案的判決。在美國,凡是有關憲法的爭議,相關審查主體均有權進行審查以及作出相應的裁判;立法機關審查模式的形成追朔于人民主權學說,最先產(chǎn)生于英國。我國目前也采取這一模式,這種模式下的違憲審查的對象包括制定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經(jīng)濟特區(qū)法規(guī)的立法行為,最高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司法解釋的行為。但基本法律卻被排除在審查范圍之外,既然我國憲法與立法法規(guī)定,憲法具有最高效力,一切法律、法規(guī)、自治條例、單行條例都不得與其相抵觸。但全國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被排除在審查范圍之外,這意味著基本法律不會與憲法相沖突嗎?全國人大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最高立法機關,無論規(guī)定全國人大之外的哪一個機關來審查基本法律都會出現(xiàn)“以下管上”的局面。而我國現(xiàn)行模式僅僅為了避免這種局面就將基本法律排除在審查范圍之外?筆者認為這是行不通的。
3、我國違憲審查方式
違憲審查的方式分為事前審查與事后審查。事前審查是指有權審查的機關在法律、命令生效之前對其進行審查,這種審查是由特定的機關所作的一般性審查。事后審查是指有權審查的機關在法律、命令生效之后對其進行審查。僅僅有事前審查會有疏漏,必須有事后審查來為事前審查做補充,我國目前的違憲審查方式是事前審查和事后審查相結合。[3]由于我國現(xiàn)有的違憲審查制度審查的對象有限制,因此,其他國家所有的附帶性審查和憲法控訴等審查方式在我國的違憲審查制度中并未出現(xiàn)。
為了更好的完善我國違憲審查制度(主要是違憲審查主體制度),近些年來,學者們圍繞如何確定審查主體和啟動主體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一)關于審查主體的爭論
第一種觀點,創(chuàng)設憲法委員會。支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創(chuàng)設的憲法委員會地位要在全國人大之下并且與全國人大常委會地位相對等。該模式的特點是全國人大和憲法委員會均有憲法監(jiān)督權,但以憲法委員會為主。其有著立法機關和普通法院兩種審查主體結合的優(yōu)勢,審查方式多樣,與我國現(xiàn)行國情和政治制度相符。并且作為一個專門的機構來行使違憲審查權,有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權威,能夠高效的行使違憲審查權。[4]
第二種觀點,創(chuàng)設憲法委員會,同時在最高法院創(chuàng)設違憲審查庭,形成兩者相互配合的審查模式。支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在全國人大之下創(chuàng)設憲法委員會和最高法院下創(chuàng)設違憲審查庭相結合的違憲審查模式與我國國情較貼切。形成分別作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屬的一個專業(yè)機構和最高人民法院下屬的一個審查庭復合審查的一種模式。不但沒有突破我國現(xiàn)行的政治制度,并且還突破了我國目前僅僅停在非訴訟的違憲審查的局面。[5]
第三種觀點,建立憲法法院。支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上述兩種模式的實質就是我國現(xiàn)行的違憲審查模式披上一層外衣,沒有從根源上解決我國現(xiàn)行違憲審查模式的缺陷。在我國現(xiàn)實國情下,一個最可行的違憲審查主體就是憲法法院,其能保障違憲審查權的有效實施。并且他們對反對這種觀點的學者們提出的這種模式違背了我國現(xiàn)行的政治制度進行了回應,認為要正確認識“議行合一”制度,這種模式并非突破了我國現(xiàn)行的政治制度,反而有了一個專門、獨立的主體來進行違憲審查。[6]
第四種觀點,由最高人民法院來進行違憲審查。支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若設立憲法法院來行使違憲審查權肯定不符合我國的現(xiàn)實國情。由于我國是單一制國家,設立單獨的憲法法院與我國現(xiàn)行司法系統(tǒng)不能相融合。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內部創(chuàng)設憲事審判庭,同時設立憲法法院,由該審判庭主要行使違憲審查權,憲法法院輔助行使違憲審查權,并且賦予普通法院的提請違憲審查的權力。這樣的模式下,若普通法院發(fā)現(xiàn)有違反憲法的行為,將案件移送給指定的憲法法院審理,且最終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終極審判。[7]這樣的模式不僅沒有突破我國現(xiàn)行的政治制度,并且賦予給普通法院的提請權能夠使違憲審查“平民化”,從而解決我國現(xiàn)行違憲審查制度所存在的缺陷。
(二)關于啟動主體的爭論
第一種觀點,由公民啟動違憲審查。支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公民啟動違憲審查是人民民主的表現(xiàn),有利于更多群眾參與法治建設。當群眾發(fā)現(xiàn)相關法律文件規(guī)定與憲法相沖突,他們有權向相關機關提出建議并請求啟動違憲審查。公民啟動違憲審查能有效的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公平公正的監(jiān)督違憲審查機構的違憲審查權,監(jiān)督、約束立法權的實施。[8]
第二種觀點,由檢察院啟動違憲審查。
支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我國需要一個專業(yè)的機構來啟動違憲審查,根據(jù)我國現(xiàn)實國情,人民檢察院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最適合啟動違憲審查的機關。檢察院作享有司法權的一員能夠公平公正的對待立法機關的行為是否有違憲行為,并且能夠有效的監(jiān)督立法機關的立法行為,促使立法機關正確行使立法權。[9]
(一)根據(jù)我國國情構建適合我國的違憲審查主體模式
我國與西方國家有著不同的現(xiàn)實國情,而違憲審查主體又與國情息息相關。因此,我們不能完全按照西方國家的模式,而是應該在符合我國現(xiàn)實國情的基礎之上再吸收其他國家的先進經(jīng)驗,選擇最適合本國的違憲審查模式,從而確立違憲審查主體。[10]我國目前是議行合一的國家,由最高權力機關即全國人大行使違憲審查權與我國現(xiàn)實國情最為貼切,筆者比較贊同在全國人大下設憲法法院或者憲法委員會的觀點。在全國人大之下設立憲法法院或者憲法委員會來行使違憲審查權,不僅符合我國的現(xiàn)行政治制度,而且仍然以全國人大作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這樣能夠避免大幅度的修改憲法。
(二)結合我國國情創(chuàng)設憲法委員會來行使違憲審查權
在法國,憲法委員會旨在保障憲法及其他法律法規(guī)等規(guī)范性文件的正確制定與順利施行、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不受侵害、保障總統(tǒng)和行政機關正確行使權力。在德國,憲法法院的主要職責是對國家機關的某些行為進行審查,判定其是否違反憲法,若違反憲法則宣布該行為無效,憲法法院維護著憲法的權威。[11]作為專門機關審查模式,法德的違憲審查制度主要在違憲審查機構的性質、方式以及啟動主體上存在差別。[12]兩者對比之下,法國的憲法委員會與我國的國情更符合,若我國在堅持我國國情的同時選擇此種模式,吸收法國先進經(jīng)驗對完善我國違憲審查主體制度有很大幫助。對此,筆者設想,我國的違憲審查主體制度建構時,仍應保留我國現(xiàn)行的政治制度,將憲法委員會設立在全國人大之下,人大監(jiān)督其行使違憲審查權。憲法委員會成員最好由政治活動家或者法官、律師或者具有相關法律知識及經(jīng)驗的人,審查方式上仍采取我國現(xiàn)行違憲審查方式。這樣不僅有了獨立和專業(yè)機構來負責審查違憲行為,并且也符合我國的現(xiàn)實國情,能有效解決我國現(xiàn)行違憲審查主體制度的缺陷。
在構建我國違憲審查主體制度時,需特別注重憲法訴訟制度的構建,其必須符合我國的現(xiàn)行政治制度,必須有完全獨立、專門的機構、專門的法官、專門的程序法來保障憲法訴訟的正常進行。完善的訴訟制度能保障違憲審查權的高效行使,對法治國家建設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作者單位:云南民族大學)
[1]周葉中.憲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96.
[2]范進學.論中國式違憲審查制度及其完善.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1.
[3]袁驍樂.關于我國違憲審查制度總體框架的幾點設想.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0,5.
[4]費善城.試論我國違憲審查制度的模式選擇.載政法論壇,1999,2.
[5]包萬超.設立憲法委員會和最高法院違憲審查庭并行的復合審查模式制,法學,1998,4.
[6]黃學賢.關于完善我國憲法監(jiān)督機制.江海學刊,2001,2.
[7]舒小慶,賀日開.司法審查:我國違憲審查模式的必由選擇.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7,2.
[8]王秀哲.公民啟動違憲審查的法律困境與制度完善.理論法前沿,2010,1.
[10]吳天昊.法國違憲審查制度.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34.
[11]謝維雁.憲法訴訟的中國探索.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137-146.
何鞠師(1994-),女,土家族,重慶人,法律碩士,云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