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水容 毛興龍 周 剛
(簡陽市教師進修學校 四川簡陽 641400)
中小學教師綜合幸福感、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研究*
——以簡陽市中小學教師為例
朱水容 毛興龍 周 剛
(簡陽市教師進修學校 四川簡陽 641400)
本研究采用《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卷》、《綜合幸福感問卷》、《心理資本問卷》為測量工具,以簡陽市中小學教師752人為對象,探討簡陽市中小學教師綜合幸福感、心理資本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結(jié)果表明:簡陽市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與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幸福指數(shù)、心理資本總體水平間顯著正相關(guān),即:幸福感越高,其心理越健康;心理資本越多,其心理越健康。逐步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心理資本對心理健康影響顯著,且作用大小依次為:主觀幸福感(解釋量為22%)>心理幸福感(解釋量為5.3%)>心理資本(解釋量為1.6%)。
心理健康 綜合幸福感 心理資本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師?!苯處熓菍W校教育的關(guān)鍵所在,教師心理健康狀況不僅影響著其工作的成敗、生活的幸福與否,還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心理與行為,因而社會對教師心理健康也越發(fā)關(guān)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通過對文獻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目前關(guān)于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研究最多的是關(guān)于教師心理健康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影響因素的分析及教師的工作壓力、職業(yè)倦怠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者們更多是從教師心理問題入手,根據(jù)問題提些許綜合性的意見,但從心理健康分布來看,大部分教師心理健康是處于較好狀態(tài),只是偶爾會處于亞健康的狀態(tài),這給我們的啟示是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應從預防著手,同時充分挖掘和運用教師自內(nèi)的在身積極心理素質(zhì)。而積極心理學,正是注重人性的優(yōu)點,而不是個體的弱點,關(guān)注人類美德、力量等積極品質(zhì),研究個體積極的情緒體驗、積極的認知過程、積極的人格特征以及創(chuàng)造力和人才培養(yǎng)等 (Sheldon & King, 2001)。積極心理學以積極的價值觀來解讀人的心理,試圖激發(fā)人類內(nèi)在的積極力量和優(yōu)秀品質(zhì),幫助個體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并獲得美好的生活(龔光軍,2008)。因此,本研究則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fā),探討自身綜合幸福感、心理資本(內(nèi)在優(yōu)勢資源)對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從而根據(jù)其影響程度對個體相應的積極品質(zhì)進行提升訓練,預防教師心理問題,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水平。[1~9]
1.被試
在簡陽市隨機選取中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問卷800份,有效問卷752份,問卷有效率為94%。被試詳情見表1。
表1 被試的一般資料
2.研究工具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卷》。該問卷由鄭紅渠和張慶林(2007)編制,問卷包括挫折應對問題、職業(yè)倦怠、人格障礙、軀體癥狀、社會適應問題和人生態(tài)度六個維度,共計61個題項。各維度的內(nèi)部一致性較好,分半信度較好。問卷各維度及總問卷以理論平均分(2分)為標準進行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區(qū)分。
《綜合幸福感問卷》(Multiple Happiness Questionnaire)。由苗元江教授編制。MHQ 包括 1個指數(shù)(幸福指數(shù))、2個模塊(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9個維度(生活滿意、自我價值、生命活力、友好關(guān)系、人格成長、利他行為、健康關(guān)注、負性情感、正性情感)共50個項目。綜合幸福問卷信度系數(shù)符合要求。
《心理資本問卷》(PCQ)。該問卷由Fred Luthans(2007) 編著,問卷包括希望、樂觀、回復力、自我效能感四個維度,共24個題項。問卷信效度符合要求。[10~15]
3.數(shù)據(jù)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綜合幸福感、心理資本的關(guān)系研究
表2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綜合幸福感、心理資本間的相關(guān)分析
從表2可知,心理健康總體水平與幸福感的三個維度(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幸福指數(shù))和心理資本均顯著負相關(guān)(P<0.001);而幸福感的三個維度(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幸福指數(shù))與心理資本均顯著正相關(guān)(P<0.001)
為進一步了解綜合幸福感、心理資本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對相關(guān)變量進行逐步回歸。詳情見表3。
表3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因素的逐步回歸分析
由表3的逐步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幸福指數(shù)不能進入回歸方程,表明其對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影響不顯著,基本可忽略不計。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心理資本對教師心理健康具有顯著影響,且作用大小依次為:主觀幸福感(解釋量為22%)>心理幸福感(解釋量為5.3%)>心理資本(解釋量為1.6%)??梢娊處熣w生活質(zhì)量的好壞對其心理健康影響較大。[16]
1.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綜合幸福感、心理資本的關(guān)系
相關(guān)分析顯示,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與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幸福指數(shù)和心理資本間顯著負相關(guān)。進一步的逐步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主觀幸福感、幸福指數(shù)和心理資本對教師心理健康影響顯著。其中主觀幸福感對教師心理健康的解釋量達到22%,其次心理幸福感解釋量為5.3%,心理資本解釋量為1.6%。這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趨于一致,早前就有研究者指出應把促進個體主觀幸福感作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標(Diener E, Eunkook M S, Richard E etal.1999),而后來的研究者們也發(fā)現(xiàn),主觀幸福感越高,心理越健康,主觀幸福感可以較好預測心理健康(余彩云,杜高明,唐小唐,2015;姜少凱,梁進龍,2015)。主觀幸福感主要是個體對生活質(zhì)量的一個整體評估,心理幸福感主要是個體對自身心理機能良好狀態(tài)和潛能實現(xiàn)程 度的評價。前者是綜合性評價指標,反應了教師生活的各個方面,后者更多是關(guān)于個體生活中心理狀態(tài)方面。而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內(nèi)因也包括外因,因而整體情況的滿意度更能影響個體心理健康。因此若要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水平,不僅需要采取有效方法提升教師身體素質(zhì),提供渠道讓其不斷實現(xiàn)價值,還應從其他方面:生活滿意度、家庭關(guān)系、社會環(huán)境等多方面、多角度加以考慮,方能達到明顯效果。[17]
另外,教師心理資本高低影響教師心理健康(張闊,張賽,董穎紅,2010) 。心理資本主要是通過管理與調(diào)整其它心理資源,以協(xié)同方式發(fā)揮作用,將個體潛力挖掘出來從而令個體獲得滿意結(jié)果。研究發(fā)現(xiàn),具有積極心理資本的個體經(jīng)常充滿自信,具有對事件的控制能力,較為樂觀和主動,采取的應對方式比較積極,能夠很好地與周圍環(huán)境相適應,減少和避免因環(huán)境不適帶來的負性情感。另外,心理資本作為一種資源,各種資源要素都可以通過支持個人來應對壓力。比如自我效能感能在工作要求和心理健康之間進行調(diào)節(jié);自尊可以緩解因工作要求而導致的工作不滿意感,減緩個人因工作壓力帶來的情緒損耗,防止壓力的負面結(jié)果,幫助個人應對工作壓力。心理資本中的高自我效能通過調(diào)節(jié)超負荷工作與滿意度的關(guān)系,減緩工作要求產(chǎn)生的工作倦?。ńt艷, 孫配貞, 祖?zhèn)? 2013)、工作壓力(張西超,胡 婧,宋繼,2014;李旭,2013),提高個體的職業(yè)承諾,進而影響人的幸福感。堅韌性能調(diào)節(jié)應激生活事件的影響,激勵人們不怕挫折、不懼困難,不放棄、不拋棄,從而改善和提高個體的身心健康水平,進而影響個體的幸福感。成功體驗會使人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強大的自我效能感,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激發(fā)工作投入,降低情感消耗,減少和避免工作壓力的負面影響,從而提高幸福感。樂觀希望的保持(周阿妮,2014),即幫助個體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體驗更多的積極情緒,也能讓其心理更健康。因此,在對個體進行心理健康的維護時,也可通過特定方式對其心理資本進行投資和開發(fā),從而促進其成長。綜上,教師的心理資本、幸福感能顯著預測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通過提升教師的心理資本,提高教師的幸福感,最終將有利于教師心理健康。
簡陽市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與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幸福指數(shù)、心理資本總體水平間顯著正相關(guān),即:幸福感越高,其心理越健康;心理資本越多,其心理越健康。逐步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心理資本對心理健康具影響顯著,且作用大小依次為:主觀幸福感(解釋量為22%)>心理幸福感(解釋量為5.3%)>心理資本(解釋量為1.6%)。
[1]Diener E, Eunkook M S, Richard E etal. 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y Bulletin,1999,125(2),276-294.
[2]Fred Luthans 等著,李超平譯.(2007).心理資本:打造人的競爭優(yōu)勢.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3]Sheldon, K. M., & King, L. (2001).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3), 216.
[4]龔光軍. (2008). 積極心理學研究綜述. 民辦高等教育研究, 3,72-78.
[5]江紅艷, 孫配貞, 祖?zhèn)? (2013). 電大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倦怠的關(guān)系研究. 開放教育研究, 19(1), 48-52.
[6]姜少凱, 梁進龍.(2015).農(nóng)村留守初中生主觀幸福感、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研究.現(xiàn)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72-75.
[7]李旭. (2013). 初中教師幸福感與工作壓力, 心理資本的關(guān)系.山東師范大學.
[8]苗元江. (2007). 幸福感: 指標與測量. 廣東社會科學, 3, 63-68.
[9]汪海彬, 陳寧, 陳峰. (2013).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橫斷歷史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 2, 13.
[10]王玲, 唐紅波, 鄭雪. (1994). 生活事件, 應付方式與心理健康——廣州, 澳門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調(diào)查.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1, 98-103.
[11]王小寧. (2013). 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倦怠的成因及應對策略.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下旬), 10, 45.
[12]楊睿娟. (2013). 不同職業(yè)類別教師心理健康水平的橫斷歷史研究 (1995—2011). 教師教育研究, 25(4), 45-50.
[13]余彩云, 杜高明,唐小唐.(2015).福建某高職醫(yī)學院新生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及其關(guān)系.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6),71-75.
[14]張闊,張賽,董穎紅.( 2010).積極心理資本: 測量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 心理與行為研究,8(1),162-165.
[15]張西超,胡 婧,宋繼,張紅,張 巍.(20014). 小學教師心理資本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 職業(yè)壓力的中介作用.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16]鄭紅渠, 張慶林. (2007). 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維度的初步構(gòu)建.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3(4), 95-100.
[17]周阿妮.(2014).中學教師工作家庭沖突、心理資本和心理健康的關(guān)系研究,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朱水容(1989—),女,四川資中人,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毛興龍(1971—),男,四川簡陽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學。周 剛(1974—),男,四川簡陽人,中專講師,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學。
“十二五”規(guī)劃全國重點課題“中國創(chuàng)新教育建設(shè)與發(fā)展研究”(項目基金號:CTF120842)子課題《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