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婧 劉旭陽 師玉峰 梁劍
摘 要:任職教育的典型特征是教學活動的實踐性。為適應新時期軍隊現代化建設和我軍裝備參謀人才培養(yǎng)需要,要認真加強實踐性教學的研究,認清實踐性教學的本質,拓寬實踐性教學的思路,加大實踐性教學改革的力度,使教學工作更貼近裝備參謀工作實際、貼近裝備參謀人才培養(yǎng)要求,進一步提高裝備參謀任職培訓教學質量。
關鍵詞:任職教育;實踐性教學;裝備參謀
中圖分類號:G726 文獻標識碼:A
第十六次全軍院校會議強調,院校要“強化實踐性教學,確保各培訓班次實踐教學不低于總教學時間的60%”。其要旨是圍繞任職教育的特點,改變教學方法,轉變教學模式,突出學員自主學習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提高崗位任職能力。裝備參謀任職培訓,是指為滿足部隊平時裝備管理和戰(zhàn)時裝備保障需要,對擬任和現任裝備參謀職位上不同職務軍官所進行的職業(yè)培訓和專業(yè)教育,是培養(yǎng)適應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zhàn)需要的新型裝備參謀人才的重要途徑。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具有明顯的實踐性,不僅要更新學員的知識,更要注重學員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通過實踐培養(yǎng)學員實際動手能力、解決裝備參謀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從而實現知識和能力向素質的轉化和升華,全面提高參訓學員的平時裝備機關工作和戰(zhàn)時裝備保障指揮能力,使之能夠勝任裝備參謀工作崗位。因此,提高裝備參謀任職培訓的質量必須加強實踐性教學。
一、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的本質和內涵
所謂實踐性教學,是以指導學員運用理論、接觸實際、開展實踐、掌握方法、訓練技能、鍛煉能力等為特征和目的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活動,本質上也是一種認識的實踐過程。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是以驗證、運用和發(fā)展裝備參謀任職崗位所需相關知識,啟發(fā)學員理性思考、促進實踐能力快速生成為主要目的,在近似的或模擬的貼近部隊實際、貼近參謀工作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中,由參加培訓的學員在教員指導下進行實際操作或演練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上,主要包括基本技能訓練、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課題研討、想定作業(yè)、調查實踐、現地教學、綜合演練、綜合比武等實踐教學方法。
加強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是裝備指揮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緊貼裝備參謀工作實際。實踐性教學要求教學內容必須緊貼部隊和學員工作實際。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強調立足當前我軍裝備工作實際,著眼提高學員崗位任職能力,針對不同培訓對象、不同崗位需求,與部隊作戰(zhàn)任務和訓練實際接軌,圍繞裝備參謀平時工作、戰(zhàn)時指揮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及能力素質,從難從嚴開展針對性教學。
二是立足信息化實戰(zhàn)化。教為戰(zhàn),學為戰(zhàn),練為戰(zhàn),一切從實戰(zhàn)出發(fā),一切為了實戰(zhàn)。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強調適應信息化條件下作戰(zhàn)對裝備保障的需求,立足信息化環(huán)境,采用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先進手段,強化信息化條件下、復雜電磁環(huán)境和聯合作戰(zhàn)等背景下裝備保障,使實踐性教學“真”起來、“難”起來、“實”起來。
三是突出全軍裝備工作重難點問題。隨著我軍使命任務的不斷拓展,未來戰(zhàn)爭中我軍擔負的任務日益多樣化、復雜化,裝備工作任務繁重、對象多元、協同復雜,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因此,裝備參謀實踐性教學強調遵循裝備工作的特點規(guī)律,著眼于解決制約裝備工作整體水平提升的瓶頸問題,著力提高學員的分析判斷能力、快速決策能力、靈活應變與處置能力。
二、開展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的基本思路
根據信息化條件下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的特征,開展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必須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環(huán)境三個方面入手抓好教學改革。
(一)創(chuàng)新實踐性教學內容
為提高裝備參謀任職培訓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必須科學構造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的內容體系,使教學內容設置緊貼裝備參謀工作的特點規(guī)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崗位任職導向,為實踐性教學的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是制訂教學方案要突出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性教學作為一種有計劃的實踐活動,必須將學員的能動性處于突出位置,將實踐性教學內容及其環(huán)節(jié)融于教學計劃、課程標準及培養(yǎng)方案之中。制訂教學方案時,把崗位能力需求作為設置教學內容之基,通過部隊調研、課前調查和學情分析,突出增強分析研究能力的思維訓練,組織指揮能力的訓練,決策咨詢能力的訓練,增強教學內容設置的針對性,使學員在有計劃、有目標的教學實踐中提高素質。
二是課程設置要貼近使命任務及崗位需求,加大實踐性教學比例。應遵循“仗怎么打、部隊怎么練、院校就怎么教”的基本規(guī)律,緊緊圍繞使命任務需求和學員專業(yè)特點,設置緊緊貼近實際的課程,盡可能地壓縮理論講授型課程教學時間,不斷加大實踐性教學內容比例。要本著“積極應變,適時而變”的思路,及時將當前最先進、最前沿裝備參謀工作新思想、新理論、新觀點充實到教學內容當中,力求教學內容與軍事斗爭準備、與裝備建設、崗位需求的實時銜接。如,明確要求學員入學時把部隊建設項目中的熱點問題、本職工作的難點問題和本單位的工作經驗帶到院校,通過對這些內容的整理歸類,及時運用到教學中,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由“有什么教什么”向“需要什么教什么”轉變,使教學內容緊貼軍事斗爭準備發(fā)展、部隊裝備建設實際、緊貼學員崗位任職需求。
三是教材內容要滿足實踐性教學的需要。實踐性教學要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通過實踐性教學使理論得到升華,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一方面以現實問題及其解決過程為理論載體,緊扣認識和解決實際向題的需要,展開基本原理、基本原則的講授和探討;另一方面,要從部隊建設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編寫系列化的教材。教材要以組織指揮的程序、方式,裝備機關工作開展的方式方法,部隊裝備管理的經常性工作和部隊裝備戰(zhàn)備、訓練工作的程序性環(huán)節(jié)為重點,并與專業(yè)基礎課教材、專業(yè)課教材相銜接,使之成龍配套,形成體系。
(二)改革實踐性教學方法
實踐性教學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知識轉化為能力素質的效果,也影響到學員良好作風的養(yǎng)成、科學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形成。改革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的方法,既要考慮學員的共性特點,也要尊重學員的個性差異,靈活運用單獨作業(yè)、編組作業(yè)、集團作業(yè)等多種方式,實現教員與學員、學員與學員之間的良性互動,做到講、練、研的有機結合。
一是要積極開展研討式實踐性教學。裝備參謀任職培訓的實踐性教學,不是授課教員的“一言堂”,也不是參訓學員對教員問題簡單的問答。而是引導學員對裝備參謀相關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深人淺出的研究和暢所欲言的討論、辯論及論證,允許學員在教學過程中相互提問、質疑、爭辯。在開展研討教學時,應注意把握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研討主題要鮮明。教員在組織大家研討時,不能面面俱到,而要把每一次研討的主題確定好,使學員能夠“一點突破”,把問題談深談透。第二,可以靈活采取多種形式??刹扇》纸M討論、正反方辯論等形式,通過多次互疑、互激、互辯,動腦筋、想問題、尋對策、出結論。第三,要注意歸納。研討后在教員合理引導下讓學員自己理智思考和歸納總結,升華知識和能力,是研討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
二是要全面展開模擬式實踐性教學。模擬式實踐性教學,就是給學員提供逼真的場景和條件,依據想定的情況引導,讓學員擔當相應的角色,去完成具體的裝備管理和指揮任務,解決隨之暴露出的問題,如情景模擬、想定作業(yè)、綜合演練等。模擬式實踐性教學的方式,是給學員一次組織裝備工作、提高參謀工作能力的良機,既可訓練大家模擬擔任一種角色,去處置情況、做好裝備參謀工作,也可模擬一個班子,讓大家充當不同角色,去共同謀劃完成一項重大任務,抓好裝備機關工作,從而提高學員的應變能力和組織指揮能力。
三是要認真探索案例式實踐性教學。在案例式實踐性教學上,首先就是要選用合適的案例。要避免案例反映的問題層次太高,超出學員崗位職責,或層次太低、太簡單,輕而易舉就能解決。案例的選取應該具有明確的指向性,選擇與學員崗位要求相適應的案例,反映軍事斗爭準備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的案例,決策性案例。其次要采取靈活的案例教學方法。如探索案例教學走出課堂、請參加過某項任務的部隊領導走進來進行案例教學、采取案例教學“課上講、課下議”的方式等,進一步理清思路,找準癥結,尋求方法,提高學員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建立實踐性教學環(huán)境
教學環(huán)境是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的依托。抓好實踐性教學,必須構建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使教學活動最大限度貼近實戰(zhàn)貼近部隊。
一是以構設復雜電磁環(huán)境為重點,加強實驗室的信息化改造。構建集視頻顯示、視頻監(jiān)控、網絡信息交換、音頻、保密干擾等系統(tǒng)為一體的實驗環(huán)境。同時,注重以模擬訓練為主,實現單一兵種運用向多軍兵種聯合運用發(fā)展。
二是加強新型信息化教學系統(tǒng)的研究力度,建立實踐教學平臺。即建立指揮作業(yè)演習平臺,在網絡交互環(huán)境下開展裝備參謀指揮作業(yè)訓練;建立作戰(zhàn)實驗平臺,主要借助面向未來的人工合成環(huán)境,對新的裝備保障理論、裝備保障預案、武器裝備進行檢驗論證;建立系統(tǒng)開發(fā)平臺,為指揮作業(yè)平臺和作戰(zhàn)實驗平臺建設提供必要支撐。
三是密切與軍隊系統(tǒng)各方面的聯系,暢通依托部隊及其他院校資源的實踐性教學渠道。與部隊及其他任職教育院校之間,不能局限于人員、資料的交往,更要擴大到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如邀請參謀教學領域知名專家和部隊機關領導、參謀為學員授課、指導;建立固定教學基地,組織學員到部隊和其他院校參觀見學、調查研究、實際操作、代職鍛煉,使他們熟悉不同部隊,掌握任職程序與方法,提高崗位任職能力。
三、開展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應把握的幾個問題
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涉及教學組織、課程實施、教學保障等諸方面。在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加強理論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理論是實踐的先導,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同樣也離不開先進理論的指導。一是要加強基礎理論的研究。信息化條件下實踐性教學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全新課題,正確認識和把握信息化條件下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的本質和內涵要求,弄清其基本規(guī)律及與其它方面的關系,深化對其特點規(guī)律的認識,是研究和解決信息化條件下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的根本前提和基礎。二是要加強應用理論的研究,重點是要突出前瞻性和創(chuàng)新性。突出前瞻性,就是要站在時代發(fā)展的前沿,研究實際教學工作中面臨的新挑戰(zhàn);突出創(chuàng)新性,就是以全新的觀念,研究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三是要堅持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既從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理論成果,又及時把先進的理論成果用于指導教學實踐,以實踐來檢驗創(chuàng)新理論,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互動發(fā)展,推動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發(fā)展。
(二)緊貼任務需求,更新傳統(tǒng)觀念
開展裝備參謀任職培訓實踐性教學,必須緊貼教學任務和教學需求,以新的觀念指導教學實踐。一是要確立實戰(zhàn)牽引的觀念,著眼于戰(zhàn)爭形態(tài)和作戰(zhàn)方式的新變化對裝備參謀工作的影響,探索貼近裝備參謀工作實際的教學方法。二是要確立科學施教的觀念,合理區(qū)分學員層次和崗位,充分應用各種教學手段,開展實踐性教學。三是要確立開放式教學觀念,從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zhàn)需要出發(fā),開展聯教聯訓,實現院校教學與部隊訓練的交流,相互借鑒,開拓教學視野。
(三)完善基礎建設,夯實物質基礎
裝備參謀任職培訓以培養(yǎng)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zhàn)裝備參謀人才為目的,其實踐性教學必然要求教學基礎建設的信息化。一是要在現有基礎之上,加快現有教學設施與訓練場地的信息化改造,使之符合信息化條件下實踐性教學的需求。二是要加大新型信息化教學系統(tǒng)的研究力度。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自主開發(fā)適用于教學需要的指揮信息系統(tǒng),特別是對那些院校沒有配發(fā)、教學又急需的新型裝備,可以通過虛擬演示、功能模擬等計算機模擬仿真的方法實施。
(四)提高教員素質,滿足教學需求
打鐵必須自身硬。裝備參謀任職培訓,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及在教學過程中重在能力培養(yǎng)的特點,對教員隊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一名優(yōu)秀的裝備參謀,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裝備參謀教員。因此,必須要重視和研究當前裝備參謀教員隊伍基礎薄弱,特別是缺少裝備參謀經歷資深專家和軍兵種裝備參謀教員的問題,采取自訓與送訓相結合,選調、自培與代職培訓相結合等方式,進一步加強裝備參謀教員隊伍的建設。一是要建立院校與部隊的合作機制,豐富教員的經歷。比如建議院校教員赴部隊觀摩軍事演習、參與重大訓練活動的有效機制,可以不斷提高教員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和實踐經驗。二是要建立教員業(yè)務培訓體系,以提高裝備參謀崗位任職素質為重點,改善教員知識結構。三是要建立教員隊伍交流制度。建立教員與部隊和科研機構的交流任職制度,選派教員到各軍兵種院校進行學術訪問、交叉任職,豐富其閱歷。
參考文獻
[1]裝備指揮技術學院編.軍事任職教育知識手冊[M].北京:裝備指揮技術學院,2011.
[2]李光軍.綜合訓練教學模式在參謀培訓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空軍院校教育,2012(5).
[3]高淮輝,李芳.在管理課實踐性教學中如何提高初中級指揮人員管理能力[J].中國人民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學報,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