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娟 鄧躍碧
摘要:目的 研究探索音樂影響腫瘤患兒進行腰穿治療中的應(yīng)用。方法 共有4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兒納入本研究,40例被分為音樂治療組及對照組。其中20例在治療后由專人進行訪談。結(jié)果 音樂治療組患兒疼痛評分更低,心率及呼吸頻率均較低。訪談結(jié)果顯示,音樂治療組的患兒對音樂治療持肯定態(tài)度,包括更少的疼痛及恐懼感。結(jié)論 作為一種非藥物干預(yù)方法,在腰穿時采用耳機音樂療法可以減輕患兒疼痛及焦慮,而且花費低,容易實施。
關(guān)鍵詞:音樂療法;兒童;腫瘤;腰椎穿刺術(shù)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umor patients with music therapy in the application of lumbar puncture. Methods A total of 40 children with non Hodgkin's lymphoma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4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usic therap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0 people were interviewed by the person in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score of pain was lower and the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were lower in the music therapy grou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ildre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including less pain and fear. Conclusion As a kind of non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the lumbar puncture by headphones music therapy can reduce the pain and anxiety of patients, and low cost and is easy to implement.
Key words:Music therapy; Children; Tumor;Lumbar puncture
腰椎穿刺術(shù)是腫瘤治療中最使人感到痛苦的操作之一[1]。對疼痛管理不當(dāng)可能對患兒造成較多后遺效應(yīng),包括行為、性格改變,恐懼,焦慮及抑郁。我們需要探索更容易實施及更容易被患兒接受的疼痛管理方法。已有研究證實,音樂可以減輕疼痛及焦慮[2],而且,音樂療法的花費更低,更容易實施,安全性也較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評估音樂作為唯一干預(yù)手段在腫瘤患兒進行腰穿治療時對疼痛及心理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重慶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兒童醫(yī)院腫瘤外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6~14歲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兒需行腰椎穿刺治療者均被邀請參與該研究。所有患兒在納入研究之前均有腰椎穿刺治療史。有嚴(yán)重聽力或視力障礙或認(rèn)知障礙的患兒均未入選。每名患兒均取得本人及家長知情同意,并告知可以隨時停止該實驗。
1.2評估工具 疼痛:在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分別用數(shù)字評分法對患兒疼痛進行評估。數(shù)字評分法是全球廣泛采用的評估個人疼痛強度的方法,適用于6歲以上兒童。0分代表無疼痛,10分代表疼痛難以忍受。在操作過程中,記錄疼痛最高得分。焦慮:我們采用簡易狀態(tài)特質(zhì)焦慮量表(STAI)評估患兒焦慮程度,分別在操作前及操作后進行評估。得分從6分~24分,6分代表無焦慮,24分代表極度焦慮。
1.3方法 本研究由隨機試驗及干預(yù)后訪談兩部分組成。患兒被隨機分為兩組,音樂組及對照組,每組兒童均需佩戴耳機。音樂組患兒可自行選擇音樂,對照組患兒僅佩戴耳機,不播放音樂。研究者及操作者均不知道患兒分組情況。腰穿治療前10min,根據(jù)患兒隨機分組情況,患兒戴上耳機,聽或者不聽音樂。同時,操作者進行操作準(zhǔn)備,配置鞘內(nèi)注射藥物。在操作開始前立即記錄患兒心率、血壓、氧飽和度、呼吸頻率、疼痛評分及焦慮評分。腰穿治療后不采取止痛藥物。疼痛評分、心率、血壓、氧飽和度及呼吸頻率在操作中全程監(jiān)測。治療后立即再次對疼痛及焦慮進行評分。
1.4干預(yù)后訪談 為了避免記憶偏差,訪談在腰穿治療后立即進行。 主要由三個問題組成:"請告訴我你目前感覺如何","請描述你使用耳機的感覺","你是否愿意下次繼續(xù)使用耳機,為什么?"患兒的回答被逐字記錄下來。
1.5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采用?字2方檢驗,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訪談資料采用定性內(nèi)容分析。
2結(jié)果
共有49例患兒被要求參與該研究,40例同意參加。其中有25例男性兒童,15例女性兒童。所有兒童被隨機分組為音樂組(n=20) 及對照組(n=20)。兩組之間年齡、性別及使用耳機時間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選擇的歌曲多為童謠及動漫主題曲。
2.1個人評價結(jié)果 音樂組兒童在腰穿治療中及治療后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腰穿治療前接受音樂治療的患兒焦慮評分較對照組低。治療結(jié)束后,焦慮緩解程度在音樂治療組患兒中也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2.2生命體征 在腰穿治療過程中,音樂治療組患兒心率及呼吸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腰穿結(jié)束后,音樂治療組呼吸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氧飽和度及血壓兩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表2)。
2.3訪談結(jié)果 在腰穿治療后,一名醫(yī)生立即對兩組患者中各10例進行了訪談,并進行了分析。
2.3.1恐懼的感受 大多數(shù)接受音樂治療患兒對這項體驗感到滿意,聽音樂能幫助他們冷靜放松及轉(zhuǎn)移他們對腰穿疼痛的注意力。而對照組的患兒沒有類似的感受。在對照組中,所有患兒均談到了他們的恐懼及焦慮。由于對腰穿的恐懼,患兒的恐懼在腰穿結(jié)束后仍然持續(xù)存在。部分對照組患兒還會表達(dá)他們對疾病本身的擔(dān)心及擔(dān)心疾病可能對他們將來造成的影響。
2.3.2疼痛的感受 幾乎所有音樂治療組的患兒均表示相比上次腰穿,本次治療的疼痛有所減輕。對照組的兒童腰穿時仍然感到了較明顯的疼痛。僅僅佩戴耳機,沒有音樂并不能減輕他們的疼痛,而且在訪談時部分患兒仍能感到疼痛。
3討論
該研究表明,音樂可以減輕患兒的疼痛及焦慮。已有研究證實自主選擇音樂對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3],患兒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大多數(shù)音樂都是他們熟悉的,而且可能伴有某種愉快的體驗經(jīng)歷,這樣的音樂可以幫助患兒控制不良情緒。我們的研究表明腰穿前聽音樂可以轉(zhuǎn)移患兒注意力,從而減輕了治療前焦慮。提示音樂治療可以在其他治療前進行。目前,關(guān)于音樂治療的研究多數(shù)都是在評估其在緩解手術(shù)前焦慮的作用而不是普通有創(chuàng)操作。分散注意力似乎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減輕疼痛和焦慮的方法[4]。本研究也證實了音樂療法可以減輕患兒的疼痛及焦慮,可以改善患兒的生活質(zhì)量。
在腫瘤治療過程中,治療相關(guān)性疼痛發(fā)生率高達(dá)50%,在其他疾病治療中也有25%的發(fā)生率[1]。故如何有效控制治療相關(guān)性疼痛對于減輕患兒對疾病的恐懼,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的統(tǒng)計結(jié)果及訪談結(jié)果均證實音樂療法可以減輕疼痛及焦慮。對照組所有患兒均表示疼痛,恐懼及焦慮。相反,音樂治療組患兒在腰穿時均感到疼痛減輕,更放松及冷靜。部分患兒甚至沒有意識到操作已經(jīng)完成。有所音樂治療組患兒均希望再次腰穿時可以再次接受音樂治療,對照組的患兒希望下次可以嘗試。該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患兒的血壓在腰穿前、腰穿過程中及腰穿后無明顯統(tǒng)計學(xué)差異。
4結(jié)論
作為一種非藥物干預(yù)方法,在腰穿時采用耳機音樂療法可以減輕患兒疼痛及焦慮,而且花費低,容易實施。音樂可以降低疼痛評分,心率,呼吸頻率計焦慮評分。訪談結(jié)果顯示音樂療法讓患兒在腰穿時更放松心情,減輕疼痛。對照組患兒均有較強烈的疼痛、恐懼及焦慮。
參考文獻:
[1]Jacob E, Hesselgrave J, Sambuco G, et al. Variations in pain, sleep, and activity during hospitalization in children with cancer[J].J Pediatr Oncol Nurs,2007,24(4):208-219.
[2]Klassen JA, Liang Y, Tjosvold L, et al. Music for pain and anxiety in children undergoing medical procedur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mbul Pediatr,2008,8(2): 117-128.
[3]Nilsson S, Kokinsky E, Nilsson U, et al. School-aged 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postoperative music medicine on pain, distress, and anxiety[J].Paediatr Anaesth,2009,19(12):1184-90.
[4]Piira T, Hayes B, Goodenough B, von BCL. Effects of attentional direction, age, and coping style on cold-pressor pain in children[J].Behav Res Ther,2006,44(6):835-848.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