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奇?オオ?
[摘要]分析高中一年級學生英語成績突然下降的現(xiàn)象及原因,根據(jù)問題列出對高中新生英語教學有效銜接的策略。
[關(guān)鍵詞]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脫節(jié)原因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120043
筆者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已經(jīng)有11年之久,在此之前,筆者還有11年的初中英語教學經(jīng)歷。經(jīng)過長時間的調(diào)查、觀察和反思,筆者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很多學生在初中學英語時,很輕松、很感興趣,成績也很好。到了高中,其成績猛然下降,學起來非常吃力,甚至紛紛失去信心,從而出現(xiàn)一大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苦苦掙扎,形成很大的負擔,英語成為高考總分的拉后腿科目?;叵肫鸪踔袝r的輕松和高中時的艱辛,有些學生向初中英語教師訴苦,但也得不到一個滿意的答案。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從初中到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和過渡的問題。
一、高中新生英語成績突然下降的現(xiàn)象及原因
筆者所在的高中為縣級重點高中,所以生源相對比較好,就英語學科來說,這些新生的中考英語成績大多數(shù)都在75分到80分以上(按總分100百分計),如果按總分150分計,他們大多數(shù)達到113到120分以上。但是高中一年級,不管是平時測試還是段考或期考,其年級優(yōu)秀率很多情況下達不到30%。很多學生上高中之前英語學得很好,在剛?cè)敫咧泻蟛痪镁陀龅接⒄Z測試不及格,而且不及格的次數(shù)接二連三。對于部分學生,英語科是他們初中時感到學得自豪的科目,到了高中卻被失敗打擊得一蹶不振,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開始動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剛開學時的豪情壯志不再,卻處在一個艱難、尷尬的境地,英語成績過早出現(xiàn)分水嶺。原先英語很拔尖的學生,他們的詞匯量很大、閱讀面廣、能很快適應這些考試,他們?nèi)匀皇怯⒄Z學科的尖子生,但這樣的學生很少。有些學生英語基礎(chǔ)比較好,意志堅強,善于總結(jié),經(jīng)過挫折后,能很快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和考試的特點,及時調(diào)整英語學習的策略,終于還是跟上來了。他們雖然不是很拔尖,但是平時成績都在100分到120分之間(按總分150分計),起碼有一半的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試失敗中苦苦掙扎,英語學習和考試成為他們高中三年學習擺脫不了的痛。不管怎樣努力,英語成績一直停留在同個分數(shù)段。在150分總分中,有的停留在85-95分之間,有的停留在75-85分之間,這兩個分數(shù)段占相當大比例的學生人數(shù)。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經(jīng)過筆者的調(diào)查研究,得出如下的原因。
第一,高中考試題量的猛然增加和試題難度的突然加大是高一學生英語成績大規(guī)?;碌淖钪饕?/p>
高中之前,一般是學什么就考什么,詞匯量要求比較小、文章的閱讀量比較少,所以學生學起來輕松,考起來也輕松。到了高中,在“立足高考、一步到位”的教學思想指導下,每次考試所選的題目不是高考真題就是高考模擬試題,分別來自全國卷和其他省份的題目。其題量、詞匯量、語法點及其難度遠遠超過高一學生的承受能力,有很多詞匯和語法根本沒有接觸過就考了,學生考不好是理所當然的,學生的信心受到打擊也是理所當然的。
第二,從教材設(shè)計的角度看,高中前和高中后的語法要求相差太大
多數(shù)學生進入高中前根本不懂什么語法知識。沒有句子成分的知識,更不懂簡單句、并列句、復合句這些句子類別,不重視詞性,以至于詞匯誤用、笑話百出,如果專門抽時間補以前的語法知識,課時進度會很慢。只有積極進取的學生通過教師的提點,能及時補回來。對于學習比較被動的學生,由于老埋怨以前沒有學過而不愿及時補過來,導致不懂也不愿及時補、不補反而更加落后。這是產(chǎn)生大量英語學困生的重要原因。
第三,學生本身生理、心理發(fā)展變化的影響
高中前后是兩個不同的階段,對于高一新生來說,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師、新集體,環(huán)境可以說是全新的,他們需要一個由生疏到熟悉的適應過程。也有些學生經(jīng)過緊張的中考復習,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產(chǎn)生“松口氣”的念頭,學習懶散,所以成績下降。相當一部分學生對高中的艱苦性認識不足,認為在高中學習也像在初中那么輕松、那么放松,結(jié)果對困難準備不足,更容易失敗。
第四,教學方法上的差異
高中之前的課堂變化多,聽說訓練多,而高中英語課堂閱讀多,語法內(nèi)容更多、更系統(tǒng)。高中前英語課往往對教材講解非常詳細,而高中英語課由于內(nèi)容多,一般不會面面俱到,而是有選擇地講重難點,上課的節(jié)奏也更快。所以對于那些過于依賴教師的學生來說,他們很難跟上這個步伐。
二、初高中英語教學有效銜接的策略
根據(jù)教與學的基本理論,教學目標的確定要以使能目標為根據(jù),如果教學目標與原有知識的距離太大,它的使能目標太多,就像一步登天,勢必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有些人戲稱高中英語教育為“放棄教育”——活生生把一群學生拉下來,拋棄掉。因此,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科學靈活地使用現(xiàn)有教材是初高中英語教學有效銜接的根本
一切有效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都必須以當時的教育對象的原有知識為基礎(chǔ)。相對于高中新生來說,現(xiàn)行的人教版教材中聽力太難、太長,其文章太復雜、太長。高中前的英語文章比較短,相對比較簡單,所以很容易讀、也容易背,只要教師提出要求,學生大多數(shù)能背下來、甚至默下來,在這個基礎(chǔ)上,他們學起來很輕松、效果好。但是高中的課文復雜、篇幅長,如果每篇文章都做精讀課文來講解,課時不允許、進度也跟不上。如果每篇文章只做泛讀材料來用,學生只得到泛泛的信息,記憶不夠精準,很容易忘記和混淆。有些學生想把文章背下來,由于難度太大而望“文”興嘆。對于這個現(xiàn)實,有些高中干脆把人教版教材直接用作泛讀教材,直接選用《新概念英語2》作為精讀教材。這樣能更有效地銜接高中前后,使學生有比較適合的材料進行讀、背、默,他們所學的知識更精確、清楚、有條理。有了扎實的基礎(chǔ),就像樹有根、水有源,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實行教材輔導材料的校本化
現(xiàn)在高一學生不缺資料,但是缺乏適合他們自身水平的教輔資料。這些資料都來源于出版社。這些出版社的資料一般有兩大特點:一是互相抄襲,你抄我的,我抄你的;二是這些資料動不動就選用高考真題,以示其權(quán)威性。盡管這樣,它們不一定符合高一學生的實際水平。現(xiàn)在多數(shù)高中的資料都是年級統(tǒng)一的,其不利之處就是因為這些資料的難度只適合小部分優(yōu)秀的學生,而對于中等生來說很吃力,對于學困生來說就是浪費。只有研發(fā)適合自己學生的校本教輔資料,才能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第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
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能使學生進入高中后快速適應高中的英語學習。首先教會學生勤用、善用工具書,如《英漢詞典》《英語語法詞典》或《高考必備》等,只要勤動手,總會開卷有益。其次要求學生養(yǎng)成大聲朗讀、背誦的習慣,這樣有利于語感的形成。再次,強調(diào)學生重視積累,及時重現(xiàn)。不管是新的知識還是舊的知識,只要不斷重復,都可以掌握。最后,讓學生學會思考、善于感悟,擴大知識量。
第四,針對高一學生的特點,要采用有效的過渡式的教學方式
面對新生,高一英語教師一定要注意教學銜接,教學方法上要充分考慮這一點。在速度上,先放慢起始進度,然后再逐步加快教學節(jié)奏,在知識呈現(xiàn)上要盡量做到以舊帶新,降低學習的難度。對新生來說,閱讀難度的大幅增加這個問題尤為突出,這就要求教師分步驟、有選擇地補充適當?shù)呐涮捉滩?。好的配套教材能幫助學生獲取文化信息,鞏固和拓寬語言知識,增強英語語感,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幫助學生選擇一些有趣的讀物,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閱讀能力當然也就不知不覺地提高了??傊覀円疹櫟礁咭粚W生的特殊性。所以在課堂設(shè)計上,目標應盡量少一點,活動和互動多一點,多啟發(fā)學生,鼓勵學生自學,使其學會互相學習,充分利用有效的資源進行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平穩(wěn)過渡,一旦到了高一,他們基本上就懂得了高中英語的學習特點和規(guī)律,為他們的學習進一步發(fā)展打下基礎(chǔ)。
第五,高中教師要時刻提醒學生高中前后的不同,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高中英語學習方法
高中前的英語是基礎(chǔ)英語,比較簡單且要求低;而高中英語容量大、節(jié)奏快、要求高,幾乎每節(jié)課都有新的內(nèi)容,需要學生及時地掌握、消化和鞏固。高中英語需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憶,這樣才能記得多、記得牢。高中前的英語比較簡單、內(nèi)容少,基本不重視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僅憑課堂的反復講練就能記住。進入高中后詞匯量、知識點猛增,教師要教給學生科學的記憶方法。如記憶單詞時避免死記硬背,應結(jié)合拼寫規(guī)則來記,這樣才會記得快、記得牢。在對付遺忘方面,告訴學生艾濱浩斯遺忘曲線,指導學生根據(jù)遺忘規(guī)律,自覺科學地安排復習、提高記憶效率。
三、結(jié)束語
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它關(guān)系到一批批高中新生是否能順利渡過難關(guān)。在這個方面,我們以前沒有足夠的重視,更沒有很深入地調(diào)查和研究,只要我們經(jīng)常調(diào)查、研究學生的學情,就會發(fā)現(xiàn)和解決在教學中不斷出現(xiàn)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束定芳.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黃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