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耀彬
(吉林化工學院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2)
?
《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探索*
楊耀彬
(吉林化工學院化學與制藥工程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2)
對于高等院?;瘜W為必修課的大學生而言,基礎化學實驗課是必不可少的理論驗證和技能訓練課;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科學精神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習后續(xù)課程的奠基石。從提升教學理念,轉(zhuǎn)換教學模式,細化考核方法等方面論述了如何才能提高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應用效果良好。提高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對于適應21世紀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無機化學實驗;有效性;教學理念;考核;創(chuàng)新能力
無機化學實驗是化學相關專業(yè)學生在大學學習的第一門基礎實驗課,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具有獨到的地位和作用。高效的無機化學實驗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yǎng)嚴密的邏輯思維和主觀能動性,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1]。
所謂教學有效性是指:通過實驗教學,對學生實驗技能技巧的培養(yǎng)及學生創(chuàng)新和實踐等綜合能力的提高效果。無機化學實驗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動手能力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深化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2]。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有關大學化學實驗的有效性研究報道較少。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對于改變學習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和實踐等綜合能力,適應社會發(fā)展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考核應該全面反應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而且要公平公正。這就需制定一個更為細致的考核方法。首先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考核。預習報告不能放任照搬照抄,必須體現(xiàn)出對實驗的理解與疑問之處。例如上面廢釩催化劑提取V2O5實驗,學生獨立思考后可以自主設計實驗并在預習報告上畫出簡易流程圖。根據(jù)學生對實驗的理解和設計情況的差異可以在預習考核成績上有所體現(xiàn)。其次可將實驗基本操作考核直接在實驗中體現(xiàn)。比如在硫酸亞鐵銨的制備實驗中考核常壓、減壓過濾操作等[5]。再次,實驗結束后,讓學生自主整理實驗相關信息。并以提交實驗報告的形式進行考核。對提出新創(chuàng)意的同學在報告成績上加分。教學最終考試應針對自主設計、開放實驗。側(cè)重于檢驗學生通過實驗課收獲了什么。以上幾項分別占總成績的不同百分比,綜合考慮后給出學生的最后成績。
通過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再以自主設計實驗為突破口, 考查整體實驗綜合素質(zhì)能力。這樣靈活的考核,不再是程序化、機械化操作考試和單一書面實驗報告,可以起到全面衡量和評價無機化學實驗教學質(zhì)量的作用[6]。進而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將綠色化學概念融入基礎無機化學實驗課中,不僅使學生有良好的實驗學習環(huán)境,而且在上課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引入了綠色化學意識。對提高學生環(huán)境資源保護觀和培養(yǎng)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以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有著重大意義。
全面實行綠色化學,在學生基本的實驗技能能夠正常訓練的前提下,減少三廢,重視廢液、廢渣的處理和回收利用,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將原材料和反應條件中毒性高、對環(huán)境污染特別大的實驗內(nèi)容,使用替代品對原有的實驗進行修改。去除反應物和反應條件高毒性、 高污染的實驗內(nèi)容。合理減少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試管實驗,一些較重要元素性質(zhì)實驗,可通過多媒體教學進行。增加環(huán)境友好實驗內(nèi)容[7]。同時大力推行微型化學實驗。所謂微型化學,是指盡可能的減少化學試劑的應用來獲得有價值的化學信息的方法[8]。實行微型化學的目的是通過實驗內(nèi)容、實驗順序的優(yōu)化及減少有毒有害物質(zhì)的使用量及藥品的循環(huán)重復利用,從而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及危害。無機化學實驗中試劑使用量較大,微型化可以節(jié)約實驗藥品,縮短實驗時間,使實驗結果明顯、安全。例如氯化鈉提純實驗我們就在原有實驗基礎上,將所有試劑藥品減半,同樣能訓練實驗過程中的稱重、過濾、濃縮、結晶等各種操作技能。靈活運用微型實驗,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大大提高無機化學實驗的教學質(zhì)量。
無機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基礎地位和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通過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運用適宜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高效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等綜合能力,全面培養(yǎng)高素質(zhì)化學人才。
[1] 李向清,康詩釗,穆勁.大學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化工高等教育,2011,28(5):24-26, 31.
[2] 馮麗娟,宰學榮,張宏宇,等.無機化學開放實驗新模式設計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1, 14(6):190-192.
[3] 魏小蘭,鄒智毅.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方法[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 31(5):214-218.
[4] 李興武.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高師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的定位與思考[J].化工時刊, 2014,28(5):45-47.
[5] 李巧云.無機化學實驗新考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化學科學與技術,2014,12(4):73-75.
[6] 方正軍,陳建芳,黃賽金,等.研究型教學模式在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探索[J].廣州化工, 2011,39(5):157-158,195.
[7] 陳功軒,張蕾,黃青,等.創(chuàng)建綠色、高效無機化學實驗室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 29(9):187-190.
[8] 楊天林,楊文遠,倪剛,等.改革實驗教學,走綠色化學之路-以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為例[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4):17- 20.
Effective Exploration in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YANGYao-bin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Jilin Jilin 132022, China)
Basic chemistry experiment is essential theoretical verification and skills training courses for undergraduate who take chemistry as required course.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creative ability and scientific spirit cultivation.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erms of the improving on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mean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were discussed. The practice showed that experimental teaching had achieved some satisfactory results.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In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effectiveness; teaching means; assessment methods; creative ability
吉林省高教學會2015年度高教科研項目(JGJX2015D169)。
楊耀彬(1971-),女,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無機化學教學與科研工作。
G642
A
1001-9677(2016)020-0141-02